老人如何才能和兒女們搞好關係?我觀察了周圍老人和兒女相處和睦的家庭,都有以下幾點共性:
首先,兒女多的老人,老人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偏心,偏心會引起家庭矛盾。
多個兒女的,兒女之間難免發展不平衡,例如大兒子富,小兒子貧窮。有些老人就會因此而看重富有的兒子,看不起貧窮的兒子,不疼愛貧窮兒子的孩子,這樣偏心的老人,會引起貧窮兒子兒媳的不滿。
也有的老人,常常會道德綁架,要求富有的兒女幫助貧窮的兒女,例如買房,買車,給生活費等等。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自然會引起矛盾,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久而久之富有的兒女肯定有意見,會心裡不平衡,而貧窮的兒女也因為長期受人資助而懶惰不上進,認為富有的兄弟姐妹幫他是應該的。
現在有很多女孩不願嫁有2個兒子的家庭,不就是因為怕公婆偏心以及妯娌關係難處嗎?
在對待兒女,財產分配上,老人要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這樣才會受人尊重,家裡才會太平。
其次,老人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嘮叨。
老人和年輕人在生活習慣上肯定有很多不同,例如老人習慣早睡早起,年輕人喜歡晚睡晚起,老人比較節儉,年輕人花錢大手大腳,喜歡購物。
有些老人看不慣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天天管這管那,嘮叨個不停,這樣做並沒有讓年輕人改變,只會讓他們厭煩。
所以,老人要學會裝聾作啞,難得糊塗,不要總是這看不順眼,那看不順眼的,你看不順眼就不要看了,管不住自己的嘴,你就不住自己單獨住,眼不見為淨吧!
第三,距離產生美,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不一起住。
前面說了,老人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存在很多不同,不要試圖去改變年輕人的習慣,是改變不了的,這樣只會使自己更加生氣,令人討厭。
總是要求兒子兒媳按照自己的習慣去生活,其實也是一種極度自私的行為。
所以,有條件的話,儘量不要一起住。實在不行得一起住的,老人要學會尊重年輕人,注意分寸。
例如,兒媳在家,公公就不要總光著上身,不要在客廳沙發上睡覺,也不要總在家裡抽菸,抽菸肯定不好,你一抽,家裡烏煙瘴氣的,家裡人就被迫吸二手菸了,你實在忍不住,就出去抽吧!
第四,不要摻和年輕人夫妻吵架,千萬不要偏心自己的兒女,要為兒媳和女婿幫腔,批評兒子和女兒。
俗話說“夫妻吵架,床頭吵床尾和”,本來是一件雞毛蒜皮的事,夫妻吵吵,或許過一天就好了,有些老人就摻和進來,名為勸架,實際就是幫著兒子女兒罵兒媳女婿,這樣小事就變大事,激化了矛盾。
聰明的老人會觀察,年輕人夫妻倆鬧小矛盾,就不要理,讓他們自己解決;如果是鬧大矛盾了,就先批評自己的兒女。要知道,罵自己的兒女,兒女一般不會記仇,罵了兒媳女婿,對方會認為你偏心自己的兒女,從此留下隔閡。
第五,兒女需要幫忙時,能幫就儘量幫,有多大能力就出多大的力。
例如兒女要買房,或需要老人帶娃,在經濟和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老人能幫忙就儘量幫,不要計較太多。
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非常大。有的老人才四五十歲,身體健康,卻不想再去賺錢就要兒女養老了,這樣給兒女也增添了很大的負擔。
總而言之,誰都會老,但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令人生厭,有分寸感,難得糊塗,多為兒女著想的老人肯定會得到兒女的尊重,這些老人也是兒女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