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時候,你說:“媽媽,我想吃紅燒肉。”媽媽回答:“好,燒。”15歲的時候,你說:“媽媽,別再燒紅燒肉了,換個口味。”媽媽回答:“好,買別的菜。”
35歲,媽媽問:“兒子,你什麼時候回家吃飯?媽媽做紅燒肉。”你回答:“不,我最近很忙。”45歲的時候,你說:“媽媽,我想吃紅燒肉。”那裡,沒有媽媽的聲音……
四十五歲的時候,我才明白,生活中的許多失望、思念、遺憾,看似與歲月流逝有關,其實與歲月流逝無關。責任全在自己,怎麼能抱怨“時間不等我”呢?在生活中,你會遇到不同的人。有些人成為朋友;有些人成為路人;有些人可以陪伴他們一輩子;有些人只陪他們一程。無論是並肩同行,還是陌生人,相遇是緣,相處是福。我們沒有預知的能力,所以無法計算出最美的相遇和最痛苦的離別。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一天,一眨眼;一年,一個秋寒。一輩子,一聲嘆息;一次微笑,一次哭泣,一生!
四十五歲的時候我才明白,一個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快樂的,把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然後拼命尋找快樂。所以,為了讓我們有能力看到幸福,上天常常安排各種損失。通過失去,我們可以看到曾經擁有的幸福。然而,很多東西一旦丟失,就再也找不回來了。當幸福在手時,你應該珍惜它。人生如詩,不必刻意去追求。詩不在於有沒有小橋流水,也不在於有沒有名山奇景。只要用心去體驗,沐浴在夜裡,聽風,漫步在無人的街道,也是人生的詩意。
四十五歲才明白,十大快樂是我享受的,即:進自己的房間,睡在自己的床上;娶賢妻,養聰明娃;想去就去,想去就回老家;白天精力充沛,晚上睡得香;世間有書可讀,無事獨自遐想。人到了中年,就帶著“啟蒙”這個詞過日子。“啟蒙”讓我們看透了人生的真相。而實踐,可以讓我們穿透生活的迷霧。世界很大,幸福卻很小。一家人整齊、健康、幸福地在一起。這是理想的城市生活。
四十五歲明白:真正的修行是“通過經驗來體驗心”,並且一直保持清醒。外在形式或工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覺知每一個升起的念頭。用心的話,笑罵都是純粹的行為;不用心,一切“修”都是錯的!冷眼看人,冷眼聽話,冷心感受,冷眼思考。用冷靜的眼睛觀察別人的行為,用冷靜的耳朵仔細聽別人的話,用冷靜的心態處理事情,用冷靜的心態思考。我告訴自己:冷靜,沉默,笑著生活。如果你是對的,你就不必發脾氣;如果你錯了,你沒有權利發脾氣。
最好的生活可能是這樣的:既有敏感的靈魂,也有粗獷的神經;熱血和安靜的眼睛;深刻的思想和世俗的興趣;既仰望星空詩意,又腳踏實地的堅定。或許最好的人生,就是經歷漫漫長夜,守到黎明,走過黑暗,相信Sunny。一路上懷著一顆堅強的心,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看著一路的山河,停下腳步,又繼續走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並轉發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