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學者評價說,《白鹿原》並不比獲諾貝爾獎的小說遜色。
在這部耗時六年,並被陳忠實當作“將來墊枕頭的”鴻篇鉅製中,通過白鹿兩家祖孫三代的恩怨情仇,再現了渭河平原上半個多世紀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突出了一個又一個複雜且真實的人物。
小說裡,有的人精於算計,卻下場悽慘;有的人半世荒唐,最終迷途知返,有的人格局遠大,光明磊落,也始終受人尊敬。
命運很多時候是個人選擇的結果。
心懷善念,便會結善果。慾望太多,難免誤入歧途。
人生十字路口,一次的選擇,影響的也許就是一生的命運。
讀完《白鹿原》中這五句話,就看懂了人生,看透了人性,也就明白了人生的方向。
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該做,應該做的事就不怕人知道。
白鹿原上生活著白、鹿兩大家族。
作為族長,白嘉軒的一生光明磊落,他恪盡職守,不謀私利,為了全族人民的福祉兢兢業業。
面對貪官,他掰開場子,拉下陣勢坦坦蕩蕩與惡勢力硬剛。
身為父親,白嘉軒不但沒有用自己的威望和手段去保護犯了錯的大兒子孝文,反而按族規嚴懲他。
他更不曾利用族長身份為自己謀私利。
他的腰桿又硬又直,是因為他為人磊落,坦坦蕩蕩,從不曾乾絲毫蠅營狗苟的事。
白嘉軒自己這樣做,也這樣要求他的兩個小兒子。
也正是因為這些美好的品質,他才贏得了全族人的威望和擁戴。
梁啟超說,磊磊落落,獨往獨來,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我們無法要求別人的行為,卻可以左右自己的思想,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心中有一把尺。
懼怕流言蜚語,則謹言慎行,敢做,則不怕人知。
只要我做的事,都是我心裡想的,我心裡想的,都是能夠大白於人前的,就可以。
行走世間,做人做事,不求盡善盡美,但求無愧於心。
凡事看在眼裡記到心裡就行了。
年少時,往往意氣張揚,看到什麼就說什麼,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從來不會去考慮這件事可說不可說,可做不可做。
而當我們越來越成熟,閱歷越來越豐富的時候,慢慢就學會了謹言慎行。
白家長工鹿三的兒子黑娃要去城裡參加“農講所”受訓,消息傳回白鹿原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人們議論紛紛,覺得黑娃他們不務正業,很是看不起。
就連白孝文也很不以為然,認為黑娃他們都是烏合之眾,去受訓的人都不乾不淨。
白嘉軒雖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但他卻從未在人前透露半分。
包括後來黑娃帶領“農協”的人攆走三官廟的和尚,砸掉白鹿村的祠堂,毀掉刻著鄉約條文的石碑……
白嘉軒都像個旁觀者一樣淡淡看著。
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是一種洞察秋毫而又寵辱不驚的處世哲學。
有些話,說了反而無益。有些事,做了反而有害。
有人說,所謂的成熟,就是學會沉默。
與其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還不如看破不說破,淡然處之。
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既是在保護別人的尊嚴,也是在保留自己的體面。
世事你不經它,你就摸不準它。世事就倆字:福禍。
白嘉軒的一生同那個時代很多人一樣,經歷的挫折和磨難數不勝數。
他六娶六喪,卻和第七個妻子相濡以沫一生。
他種植罌粟,獲得了大量的財富,改善了他的生活條件。但也讓許多無辜的村民染上煙癮,連兒子孝文也未能倖免。
白嘉軒一手策劃了交農事件,雖然承受了不小的壓力,還差點被關進監牢,但也因此贏得了更多人的愛戴和尊敬。
古人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世上的事,本就禍福相連。人這一生所遇之事,既不可能全是好事,也不可能全是壞事。
就連白嘉軒自己都說,凡遇好事的時光崩張狂,張狂過了頭就有禍事;凡遇禍事的時光也別亂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也就來了。
福也好,禍也罷,都不過是人生常態。
福來,淡然接受,禍至,坦然處之。
既不因福來得意忘形,也不因禍至悲觀厭世,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得住一輩子誦讀。
在白鹿原,朱先生雖然只是白鹿書院的一個教書先生,無權無勢,卻能心繫百姓,救民於水火,因而深受人們敬重。
朱先生從不講究吃穿住行,但對讀書的要求極高。晨誦午習是他每天必備的功課。
讀書時,他是不會理會任何俗事的。哪怕是十萬火急的總督的手諭,也得等他晨讀結束了才去理會。
在朱先生的世界裡,讀書就跟吃飯睡覺一樣不可缺少。
因為讀書,習禮,他恪守著“學為好人”的宗旨,無論世事如何變化,無論面對多麼大的誘惑,他始終不曾心動,不曾低頭折腰,始終堅持著讀書著述。
就像書裡所說:世間一切佳果珍饈都經不得牙齒的反覆咀嚼,咀嚼到後來就什麼味兒也沒有了;只有聖賢的書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樣一句話,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體味和新的領悟。
食物帶來的飽腹感只能是暫時的,但書籍帶來的營養卻是永久的。
赫爾曼·黑塞說,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
讀書,讓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認識不一樣的人生,擴展你的思維,提升你的認知。
一切的迷茫和困惑都可以在書裡找到答案。
讀書,可以讓你變得更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讀書,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投資。
能享福也能受罪,能人前也能人後,能站起來也就圪蹴得下,才活得坦然,要不就只有碰死到牆上一條路可行了。
書中的兩位主角:白嘉軒和鹿子霖,他們的人生都可謂精彩紛呈。
鹿子霖的一生爭強好勝,無論何時,他都在想著和白嘉軒鬥,都想著壓白家一頭。他抓住一切機會往上爬。
他做過鄉約,受過原上人的恭維,一時風光無兩,也蹲過監獄,嘗過人情冷暖。
和他比起來,白嘉軒有過之而無不及。
年輕時,連續六任妻子死亡,被人當作瘟神一樣避而遠之。
時代風雲動盪,原上也風波不斷。走了性情暴掠,搜刮不斷的楊排長,又來了瘟疫、乾旱、饑荒這些天災。
作為族長,上天對白嘉軒的考驗從未停止。
然而,在惡意撲面而來時,他不理會,不計較,努力過自己的生活;在天災人禍面前,他帶領全族人抵禦災難,向陽而生,才是最值得人欽佩的地方。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做事懂得彎曲變通,就是付出和放棄,也將變得曲直有度,讓人難忘其背,終將事成。
人生並非非此即彼,非對即錯,在遇到迷茫時,不妨換個角度,換種思維。
既能接受鮮花和掌聲,也能面對質疑和否定,才算是真正的成熟。
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沒有渡不過的溝壑。
邁過溝壑,走過挫折,也許就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白鹿原》寫盡了渭河平原上人們的辛酸與無奈。
在苦難的歲月裡,誰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面對命運的無情鞭笞,總會有人在不屈不撓地抗爭,也總有人在努力地活著,並且用自身微弱的光去照亮其他人。
他們在苦難的生活裡摸爬滾打的樣子,又何嘗沒有我們的影子?
尼采說,那些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變得更強大。
沒有人的人生是順風順水的,也沒有人不會經歷波折坎坷。
不放棄不抱怨,從坎坷中走出,將不順意的人生過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才是一個人最厲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