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太大,而人類當下的宇宙探測技術還較為原始和落後(最起碼和渴望星際旅行的人來說是如此)。所以,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是緩慢的。但是,雖然緩慢,卻也意味著不斷進步。比如,人類對冥王星的態度轉變便是宇宙學不斷進步的體現。
姍姍來遲冥王星
早在二十世紀初年,天文學界就有一種猜想:那就是我們的太陽系,應該還存在第九個行星。不過,猜想之所以叫猜想,原因就在於沒有實物證據。直到1930年,天文學家發現了在距離太陽44億——73億公里的地方,有一顆星球。這顆星球,便是冥王星。於是天文學家認為:這個冥王星,可能就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不過,到了上個世紀的70年代中期,事情發生了變化。
冥王星的廬山真面目
上世紀七十年代,天文學界根據冥王星的反照率進行分析,認為冥王星的質量不會太大。之後隨著天文觀測技術不斷進步,在上個世紀90年代,天文學界開始陷入爭議:很多學者認為冥王星體積小,而且很多特徵也表明:冥王星不該繼續留存在九大行星的序列裡。為此,天文學界召開多次會議,來論證這個話題。
直到2006年,天文學界最終做出決定,而且這個決定是一個基本上不可逆的決定:那就是把冥王星從九大行星的序列中開除。因為2006年的時候,天文學界已經掌握了冥王星不具備行星資格的證據。
首先,雖然卡戎名義上是冥王星的衛星,但實際上,冥王星和卡戎的關係,更像一種雙星系統的模式。如果冥王星算作行星,那麼,卡戎是不是也得算行星?
其次,起初天文學界認為冥王星處於太陽系的軌道上,但是,天文學界後來發現,冥王星的軌道其實處於柯伊伯帶。這意味著,單就這一點來說,冥王星就不大符合行星的定義,更不能和太陽系其他八個行星相提並論。
第三,在柯伊伯帶,像冥王星這樣的星球實在太多。如果冥王星能算行星,那麼,其他的星球該怎麼算?天文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總不能厚此薄彼,夾雜個人情感吧?
所以基於這三點,冥王星被開除了行星資格,而且基本上不可能重新獲得行星資格了。
意難平
冥王星被開除行星資格以後,很多天文愛好者對此深感意難平。事實上,小編我其實也是以“冥王星的遺老遺少”自居:畢竟,我們打小就接受了冥王星是行星的說法,如今,冥王星居然不是了,這自然讓很多天文愛好者難以接受。不過,科學就是科學,不該夾雜個人情感。
不過,有時候,夜深人靜,我還是會暢想冥王星上的景物:那是一個處於冰天雪地的世界,更是生命的禁區。
宇宙,好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