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也許,很多人不理解程少商的想法,認為程少商之所以要求跟凌不疑退親,是因為不滿意凌不疑婚前復仇,不顧自己的感受。

凌不疑私自調兵復仇,是冒了很大風險的,畢竟,凌益已經消滅了所有人證,凌不疑無法通過正當途徑證明凌益才是導致孤城城破霍氏一族被屠的罪魁禍首,霍君華已死,最後一個知道他是霍無傷不是凌不疑的人也沒了,他連自己不是凌益兒子的事情都無法證實。他殺了凌益,在世人的眼裡,很有可能是弒父之罪。

弒父之罪,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別說在以孝治國的古代了,哪怕到了現在,都是不可諒解的。

雖然他選擇在大婚前夜報仇,就是為了不連累程少商和程家,但是,程少商畢竟已經與他定親了,即使沒嫁給他,可是,也避免不了受到牽連,甚至,程家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很多人以為程少商是因此責怪凌不疑。

然而,從頭到尾,程少商根本沒有怪過凌不疑復仇的行為,這點從文帝反對凌不疑帶兵征討壽春、程少商送甜釀勸說的劇情就能看出來。

程少商很清楚,孤城一案是凌不疑的心結,凌不疑一直以來都想要查清真相,為霍氏一族報仇,而程少商深愛凌不疑,也明白愛一個人就該支持他、與他站在同一立場的道理。她支持凌不疑出征,支持凌不疑徹查真相,渴望與凌不疑一起分享大仇得報的喜悅。

可是,她無法容忍被拋棄,無法接受凌不疑的隱瞞,這,觸碰到了程少商的底線。

01.

拋棄,是程少商的底線,是她最害怕的事情,只因她悽慘的童年遭遇。

程少商剛剛出生,還沒享受到父母的疼愛,父母就不得不外出征戰。本來,程始和蕭元漪是想把她帶走的,若是那樣,程少商也會過得很幸福,即使需要跟父母顛沛流離,在軍營裡成長,但至少有父母和哥哥們在,沒人敢欺負她。或許,在那期間,憑藉她出眾的品貌,她還可以遇上自己喜歡的人,有門好親事。

可是,二叔母葛氏惡毒,因為嫉恨她的母親蕭元漪,為了報復蕭元漪,設下歹計,攛掇程老太太,以孝道為名,逼迫程始和蕭元漪拋下幼女。而程始和蕭元漪反抗不得,不得不拋下了程少商。

在父母回來之前,程少商幾乎沒過過一天好日子,作為堂堂程家嫡女,她吃不飽穿不暖,沒得到正兒八經的教育,為了一塊小小的飴糖,被冤枉,被欺負。

寒冬臘月,她被趕到了鄉下莊子裡,差點兒就死掉了,這樣的遭遇在程少商的心裡留下了嚴重的陰影,讓她不得不自立自強,學會保護自己,只因她不靠自己,早就死了。

被拋棄,是程少商最無法容忍的底線。她可以陪著凌不疑一起復仇,可以跟凌不疑一起去死,她都樂意,可是,她絕對無法接受她所愛的人拋棄她。

02.

她為了凌不疑做出了很多改變,做好了成為凌不疑新婦的準備,卻遭到凌不疑拋棄,欺騙,這讓她情何以堪?

在凌不疑求親之前,由於原生家庭的遭遇,程少商是一個獨立的女孩子。不是她喜歡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而是她沒人可以求助。

指望母親蕭元漪給她主持公道嗎?怎麼可能?蕭元漪只會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自己心裡的偏見,打著公平的旗號行偏心的事情,在她的眼裡,女兒跟葛氏一樣,都是那種品行不堪的人,只要程少商跟別人發生衝突了,鐵定是程少商的錯。

既然母親靠不住,程少商就只能靠自己了,不然,她只會被人欺負死。

而跟凌不疑定親後,兩個人由於互不瞭解,發生了不少衝突,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經常在一起,程少商與凌不疑慢慢了解了彼此,也愛上了彼此,開始為了對方改變。

比如,凌不疑不再強迫程少商過午不食,會給程少商帶餅,會尊重程少商的想法。而程少商也在努力學規矩,對凌不疑噓寒問暖,努力去了解凌不疑,為嫁給凌不疑做好準備。

結果,她改變了這麼多,已經全心全意愛上凌不疑了,凌不疑卻在自己幾次追問下都隱瞞她,不肯實話實說,在她拼命救他的情況下拋棄她,孤身赴死,留她一個人,這讓程少商怎麼能接受?心裡能好受嗎?

高爾基曾說:“婚姻是兩個人精神的結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艱難,困苦。”

夫妻是命運共同體,既然你選擇跟她結婚,就該信任她,對她毫無保留,告訴她真相,與她一起攜手應對,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藏在心裡,一力承擔,把她護在身後。

她也想與你患難與共,也想與你一起攜手共進,也想你可以信任她。你不說,她怎麼知道你有苦衷?你不說,怎麼知道她的想法?

很多人都覺得結局是悲劇比較好,可是,一想到他們兩個人都太苦了,我覺得還是在一起比較好,用餘生去彌補之前的遺憾。

END.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愛你相濡以沫,想你念念不忘,你是我永遠的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