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城市煙火氣?是大唐不夜城的人影綽綽,是回民街的比肩繼踵,是長安路的堵車日常,是高新區的車水馬龍,是小寨賽格的人滿為患,是西安人三三兩兩在城牆下聽戲消遣,甚至是老百姓可以走出家門吹吹新鮮空氣……
對於西安人來說,擼幾串烤肉,喝幾瓶啤酒,順帶逛逛夜市攤買點東西,同時和攤主聊聊天。這是夏日最美的生活圖景。同時,也是西安人最愜意的夏日打開方式。
此外,易俗社文化街區一舉霸佔了西安人的朋友圈,也喚醒了東大街的“煙火氣”,東大街和老易俗社打通了,裡面滿是西安的老字號餐飲名店,同盛祥、白雲章、五一飯店......五一飯店買包子的人總是排著長隊。廣場的戲樓裡秦腔戲輪番上演,好不熱鬧。負一層還原了80年代的西安街區,像影視城一樣頗具匠心,裡面有許多80年代的生活場景,還有西安特色小吃,遊客在往昔熟悉的環境裡吃著熟悉的味道,滿是暖暖的回憶。說到易俗社人民都會想到粗獷豪放的秦腔,新的文化街區以“街、坊、巷、院”為基礎,以“秦腔之心”作為構想的多層次活動空間,這裡也成為擴大中國文化傳播和彰顯陝西文化魅力的重要名片。
1924年,魯迅受邀赴西安講學,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五次在易俗社劇場觀看秦腔,並贈匾題字“古調獨彈”。如今的秦腔文化傳承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裡是以秦腔文化和秦腔藝術為核心的陝西戲曲集結地,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兒女齊吼秦腔的文化大場景。
前兩天,我們還看到了一個理論說,一座城市要想吸引人才,除了給他提供人才公寓房、安家費等硬件之外,還應該考慮到這個人才的妻子和孩子的軟需求,比如說能否提供給其妻子便利實惠的購物生活服務,讓城市煙火氣圍繞其左右;能否給孩子提供高質量的、安全短距離的學校資源。唯有免除了人才的後顧之憂,才能真正使他招得來、留得住。
僅從這個角度來說,在這裡透過高樓廣廈能感受到國際化大都市的現代和時尚。而從街頭這些攤販走卒的生活氛圍裡,也能真切感受到這座城市的人文關懷和情感溫度。 #寶藏陝西一見鍾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