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感人新聞:
50多歲的周海,在今年6月,因病去世。
去世之前,他捐出自己的眼角膜,幫兩人重見光明。
生前接受採訪時,他說:
把我所有的器官捐出來,如果醫學上能夠用到,就用到醫學上。
如果需要這個眼角膜,就給他們用,讓他們能夠重新看到我們這個美好的時代。
生命無垠,大愛永恆。
周海的舉動,無疑為這個世界,留下更多溫暖的痕跡。
同樣的,他也被人這樣溫暖對待過,所以也想以同樣的方式溫暖他人。
曾經的周海,是一名肝癌晚期患者,醫生說最多隻有3個月的時間。
是一名16歲少年的器官捐獻,讓他有了重獲新生的機會。
這一切,要從5年前說起。
2017年4月27日,16歲的Sunny大男孩葉沙,突發腦溢血去世。
悲痛欲絕的父母,無法接受這一事實,哭著求醫生再想想辦法。
可醫生也只能表示抱歉,無能為力。
就在葉沙父母沉浸在喪子的悲痛中時,醫生提了一個建議:
葉沙很年輕,器官都在完美狀態,可以考慮器官捐獻,這樣也可以讓孩子的生命得以延續。
一開始,這個建議是被強烈拒絕的。
但後來,葉沙的父母改變了想法,談及原因,葉父說了這樣一句話:
“葉沙的夢想就是做一名醫生,救死扶傷,也許這算是幫孩子圓夢了!”
所以,他們最終決定,將葉沙的器官捐出去。
而這一決定,拯救了7個人的生命。
來自湖南的劉福,是葉沙的“肺”。
在手術之前,他是一名塵肺病人,連呼吸都是一種煎熬,痛苦到一度想要輕生。
“就像有人拿了一根鋼絲,掐著那個脖子。”
是葉沙的肺,讓他終於能夠順暢呼吸,也堅定了繼續活下去的念頭。
他說:“現在健康了,不能做寄生蟲,我要自食其力,帶著葉沙多看看這個世界。”
來自廣西的周海,是葉沙的“肝”。
他說,當他得知救他的是一個16歲的男孩,他非常震驚。
並在病床上,向葉沙致敬了最高的敬禮。
康復後的他,對每一天都無比珍惜。
堅持鍛鍊身體,更加努力工作,花時間陪伴家人,享受生活的樂趣。
他總是說:“我不是一個人的生命,我還有葉沙的生命。”
不幸的是,去年他的癌症復發並轉移。
今年6月,在臨終的前一天,他用手艱難地指著自己的雙眼。
兒子大聲告訴他:“放心吧,爸爸,眼角膜可以捐,已經通過評估了!”
按照遺願,他的眼角膜分別捐獻給了兩名眼疾患者,讓他們重見光明。
從受助者到捐獻者,周海用生命將這份愛傳遞。
包括周海、劉福在內,葉沙捐贈的器官,共為7名患者帶來生命的轉機。
關於器官捐贈,看過這樣一個比喻:
就像遊戲一樣,我沒了,對方繼承了我的裝備。
這一輩子我就走到這裡了,希望你帶著我的裝備走更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葉沙用自己生命的餘光,點燃了更多人,生的希望。
而這份愛和希望,正在持續傳遞著。
每次聽到葉沙的故事,內心都湧起無限的感動。
也許,這個世界並不總是很友好,暴力、惡性事件時有發生。
但請相信:
總會有那麼一些人,讓我們感受到溫暖,感受到愛和善意的力量。
8月8日,成都街頭,一男子拿著刀,一邊叫囂著,一邊朝路人砍去。
正在執勤的輔警符傑,發現情況後,迅速上前呵斥制止。
“不要動!把刀放下來!”
沒想到,男子不僅不聽,反而揮刀朝符傑砍去。
手無寸鐵的符傑,只能拿起手裡的頭盔,和他進行周旋。
就在這時,“鏟子哥”安裝工劉萬剛,趕了過來。
他從環衛車上取下兩把鏟子,一把遞給符傑,一把與歹徒鬥爭。
緊接著,“牌子哥”範賢明,拎起路邊的一塊廣告牌,衝向歹徒。
這一推,讓持刀男子瞬間倒地。
這時,外賣小哥劉敏,在成都出差的肖勇,以及正在送菜的騎手王亮,紛紛衝了出來。
併合力奪下刀子,一起將歹徒制服。
他們,就是被全網稱讚的“成都六勇士”。
事後,第一個衝出來的安裝工劉萬剛,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
如果我們再不上去,所有的人都往後退的話,所有人都要受傷。
只要有一個人上去,後面肯定有很多人也會上去。
有人說,勇敢,是這個社會最稀缺的品質。
但在“鏟子哥”身上,我看到了,勇敢是可以被傳染的。
一個勇敢的人,會吸引更多的人,勇敢地站出來,共同對抗惡,共同守護善。
而他們,就是平凡中的英雄,是救贖世界的一道光。
有時候,英雄並不只是出現在小說、電視劇情節中。
他也出現在我們身邊,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這世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但就是這樣的普通人,在危難時刻,選擇勇敢地站出來,用善意驅散黑暗,用正義打敗邪惡。
為我們帶來了溫暖,也照亮了這個世界。
感謝他們的挺身而出,也感謝他們守護了人間溫暖。
聽過一句話:
“世界雖然殘酷,但總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溫暖,讓你在冰冷的世界上,溫暖前行。”
生活有過悲傷,有過失望,卻也有溫暖,有愛和善意的力量,讓我們感到:
人間依然很值得。
▽
8月8日,陝西西安,一輛轎車落入水庫,5人被困。
聽到呼救後,3名男子奮不顧身跳入水中。
其中一名叫蔣正全的男子,為了救最後一位落水者,他把頭埋在水裡,託舉著小女孩怕被嗆到。
最後因體力不支,不幸遇難,永遠停在了44歲。
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5名落水者的生命。
致敬英雄,英雄一路走好。
▽
河南鄭州,楊女士76歲的老父親,在醫院看病時走丟了。
將近3天杳無音信,出去時沒有帶錢也沒有帶手機。
一家人心急如焚,求助媒體發佈尋人視頻。
就在視頻發佈當天,好心人認出老人,並提供吃喝留住老人家。
等到楊女士和家人來接時,在父親的口袋裡,發現了滿滿當當的零錢。
原來在父親走丟的這3天裡,一直有好心人在照顧著他,不僅提供飯菜,還塞滿了現金。
▽
7月13日,貴州遵義。
一小女孩被掛外牆僅靠電線支撐,情況十分緊急。
這時,一群好心人湧了上來。
他們搭起“人梯”,合力將小女孩安全送到地面。
一群好心人,挽救了一個家庭。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
那些平凡的普通人,也依然會讓我們感動得熱淚盈眶。
▽
餐廳走進來一位老人,他問老闆,白米飯多少錢一碗?老闆說,2塊錢。
他又問老闆,豆漿是免費的嗎?老闆回答說,是的。
當老人拿過豆漿準備找座位時,一位女士輕聲走到前臺。
她給老人點了一份飯菜,並讓老闆說是搞活動送的。
老人吃得很開心,她坐在一旁,叮囑老人,要照顧好自己。
這世上的有些溫暖,是不動聲色的善良。
雖微弱,卻足以照亮他人。
1918年,梁濟自殺前問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
梁漱溟答道:“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裡去的。”
是的,不可否認,這個世界,有黑暗,有陰冷,有冷漠,有難過。
但總有一些溫暖的東西,比如正義、勇敢、善良、愛,在支撐著我們。
讓我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讓我們明白,愛一直都在。
要相信,陰霾總會被驅散,Sunny也會重新回到大地。
即使身處黑暗,也要活成一束光,照亮世界,點亮更多的人;
哪怕身陷泥淖,也會追尋心中的太陽,點燃生活的希望;
這世間的溫柔與美好,是你我的點點微光組建而成的。
這個世界會好嗎?一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