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兒子、小兒子和女兒都打電話回來,告訴我,他們會帶著孩子回來,陪我過中秋節,讓我啥都別買,菜啊、肉啊、水果零食啥的,他們都買好了。小兒媳問我,之前給我買的進口藥還剩多少?要是不多了,她去再給我弄一些,一併捎回來,還問我身體好不好,有沒有哪裡不舒服,說我要是樂意,中秋節過完,我可以跟她和小兒子一道返程,去她那裡這一段時間,她好送我去醫院做一次全身體檢。”
聊到兒女的時候,趙奶奶樂呵呵的,十分高興。是啊,人到晚年,能有這麼孝敬、關懷她的兒女,對為人父母者而言,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高興的?
紀伯倫曾說:“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
知道惦記父母、有時間了就回來陪伴父母、平時不讓父母操心的兒女,才會讓父母感到此生不虛。
聽到趙奶奶的話,很多人都羨慕不已,不少同齡人跟趙奶奶抱怨兒孫不孝,別說中秋節了,過年都不一定見得到人。
趙奶奶則告訴我們,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無論是父母與子女,還是公婆與兒媳婦,或者岳父岳母跟女婿,都得先做好前者,才有資格要求後者。人過50,你做長輩有多“省心”,晚年生活就會有多幸福。
01.明白我幫兒媳婦,就是在幫兒子和自己的道理,願意力所能及幫兒媳婦一把;
趙奶奶有兩個孫子兩個孫女,大兒媳婦和小兒媳婦都生了一兒一女。
兩個兒媳婦四次生產,都是趙奶奶伺候的月子,孩子也是她帶大的。雖然照顧四個孫子孫女很吃力,經常需要兩家孩子一起照顧,一起接送,四個孩子年歲相仿,調皮搗蛋,照顧起來很容易顧此失彼。
當親戚抱怨趙奶奶兒媳婦不像話、把孩子丟給老人自己不管了的時候,趙奶奶很嚴肅地反駁了回去。
“你要是少抱怨兒媳婦一點,你兒媳婦也不會跟你生氣,禁止你去他們家了。你光抱怨兒媳婦,咋不抱怨兒子呢?孩子不是你兒子的嗎?我兒媳婦跟我兒子一樣賺錢養家,一樣從早忙到晚,我心疼還來不及,怎麼捨得說她們?再說了,你不僅是在幫兒媳婦,也是在幫你兒子啊!”
趙奶奶是一個很省心的婆婆,無需兒媳婦提要求,自己就會主動幫忙,也很少向兒媳們要什麼。當兒媳婦跟她道謝的時候,她總說:“一家人,客氣個啥?你們忙著賺錢,我們看著點孩子,不正常嗎?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只要一起努力,家和萬事興,我這個當媽的就滿足了。”
趙奶奶與兩個兒媳婦、四個孫子孫女的感情都挺好的,去年,還被大孫女接出去旅遊了一圈。
02.孫子孫女大了,主動離開,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們;
當最小的孫女到了無需人接送的年齡了,趙奶奶不顧小兒媳婦的挽留,堅持要回老家。
“好了,我忙了這麼多年了,想過幾天自己的日子,你們忙你們的,我就不在家裡打擾了。再說了,孩子大了,該有自己的臥室了,家裡就三個臥室,也住不下啊!這樣吧,等到咱孫子孫女都結婚了,你兒媳婦也不需要你帶孩子了,我就來找你,那個時候,有的需要你們夫妻倆照顧我的呢!”
兩個兒媳婦同意了,跟趙奶奶約定好,等到她們都退休了,孫子孫女也帶大了,一定會把趙奶奶接到家裡去養老。在這之前,只要趙奶奶有需要,隨時可以過來。
說到這裡,趙奶奶又勸說起了一位比她小十歲、跟兒媳婦在鬧彆扭的老鄉:“你現在才67歲,身體硬朗,留在老家,過著養養花、遛遛狗、到處找人嘮嗑的日子不舒服嗎?為什麼非要去兒子家?你兒子家只是一套兩居室,你去了,怎麼住得開?還有,既然你看兒媳婦不順眼,嫌棄兒媳婦敗家、懶惰、脾氣大,就更不能去,去了之後,你天天看著她,不吵架才怪!”
趙奶奶遵循的正是遠香近臭的原則,為了避免自己管不住嘴,看到哪裡不順眼就說什麼,還不如干脆一個人過,看不到就不嘮叨了,這樣大家都省心。
03.能自己解決的事情,就自己解決,很少麻煩兒孫。
“你兒女也見不得多孝敬吧!上次,你生病住院了,他們只打了電話,沒一個人回來伺候你。婆婆病了,不回來伺候,這樣的兒媳婦我絕對不會要的。”
事實上,趙奶奶的兒女們都想回來照顧趙奶奶,都被趙奶奶堅決拒絕了:“什麼叫作孝敬?不讓我操心,讓我省心,就是孝敬。要是為了照顧我,你們任意一人丟了工作,影響到了我的寶貝孫子孫女的生活質量,我不得內疚死?想要孝敬我,是吧,給錢,我請護工好了吧!錢能解決的事情,折騰個啥?”
兒女們沒辦法,只好打了錢給趙奶奶,他們還生怕趙奶奶不捨得花,委託了一位親戚看著趙奶奶,大家才肯放心。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寫道:“一個幸福晚年的秘訣不是別的,而是與孤寂簽訂一個體面的協定。”
你老了,兒女卻處在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作為過來人,你很清楚他們有多難,這個時候,即使幫不上兒女的忙,也別拖兒女的後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