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有言:“多得不如少得,少得不如現得!”
他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你是願意將來拿1000萬,還是一年後拿100萬?
有很多人可能會選擇你年後拿100萬,因為將來是什麼時候,誰也不知道,況且將來如果還沒等到,公司倒閉了怎麼辦?
不過,當你選擇了一年後拿100萬時,老闆會再給你做選擇,如果只能拿一半,現在給你60萬,你是選擇一年後拿100萬,還是現在拿60萬?
當然是60萬,因為拿在手裡的才是真正存在的,其他的都有可能有變數。
不管多少,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沒拿到手的只不定是誰的呢。
這就是“多得不如少得,少得不如現得”,所以當下的日子,才是我們真正屬於自己的,至於將來是什麼樣,都是變數和未知數。
就像女人總想要有個家,不是孃家,不是婆家,而是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原以為嫁給愛情,就可以有家,誰知道讓自己真正進退兩難的,正是這個“家”。
當想有屬於自己的家時,“日落歸山海,我該歸何處”,萬家燈火,卻沒有一盞為你而明。
有的女孩什麼都不用做, 嫁得良人幸福一生。有的女孩,天生善良,可人間疾苦,一樣都不落。
命運就如蒲公英,風起而湧,風止而歇,落到肥處迎風長,落到瘦處苦一生。
如果無能為力,那就順其自然,如果心無所待,那就隨遇而安。
以前總以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後來才知道其實在出生的那刻,劇本早已寫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再去抱怨,雖然拼搏的路上很辛苦,可那也成就了自己,原來我可以。
有位老師開導身邊人:“你的孩子無論怎麼選擇,都不影響TA一生要取得的成就,無論選擇那條路。”
朋友剛開始不理解這句話,老師說:“你是怎麼來的北京?”
朋友說:“從內蒙坐火車來的。”
老師笑著說:“你從內蒙無論用什麼途徑來,都不耽誤來到這裡。”
朋友瞬間頓悟,哈哈大笑起來。
目的地是定的,但用什麼方式來,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努力就是讓我們儘量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去,而不是走著去,命由天定,運由己修,一個是定數,一個是變數。
所以何必糾結過程是怎麼來的呢?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已經註定,無論走多少彎路,經過多少年,該你經歷的,該受的苦,都不影響你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到最後該你承受的結果,都不會改變。
有沒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就是老人所說的:“能開導別人,是因為身在局外!開導不了自己,是因為身在局中。”
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書中最後一句話:“人們都是在希望與等待中生活著。希望你的人生是努力的,勤勞的,有意義的,去實現自己希望得到的一切,祝福你走過輝煌的人生。”
努力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