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人應該就像硬幣的兩面,有正有反,就像太極八卦的兩面,有陰有陽,這樣你的人生才能達到平衡。

就曾國藩而言,他的身上有兩個特質,一是笨拙,二是精明。

而笨拙的反面是精明,笨拙是曾國藩的正面,精明確是他的反面。

人啊,我認為,你身上應該有一點笨哲學,懂得下笨功夫,這體現的不投機不取巧,不要老是想著走捷徑,因為人生最大的捷徑是不走彎路。

當然啦,笨不是傻,天下拙勝於一切機巧。與此同時,你還要是非常“聰明”的人,這裡不是指小聰明,而指的是智慧。

人想要變得優秀,這兩點必須同時具備這兩種體質。

其實,我之所以喜歡讀曾國藩,是因為讀了曾國藩,雖然談不上非常懂他,但是在我的身上真的和曾國藩有一點千絲萬縷的聯絡。

回顧他的一生,你會發現,正是他的“笨拙”積攢了他的“聰明智慧”,反過來,他的“聰明智慧”又成就了他的“笨拙”。

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因為,真正牛逼的人,都是正反共生體質。

1

在湘鄉當時流傳一個笑話:

說的是曾國藩在家讀書,一篇賊短的文章,背了好多遍硬是背不下,小偷等他入睡後想要偷竊,小偷在哪裡左等右等,而曾國藩就是不睡覺,在那裡搖頭晃腦的讀書。

於是小偷氣不過,站出來向曾國藩吼道:就你這種笨腦袋,還讀什麼書啊?

也許小偷說的是對的,曾國藩的確很笨,而他的父親曾麟書,那也是笨的出名。

據記載他一生考了17次秀才,一直到43歲,才考過。

那曾國藩也是,他從14歲開始參加考試,前後考了幾次,到23歲才考上秀才。

當時小他一歲的左宗棠14歲參加考試,但名列第一,李鴻章也在17歲時就考中了秀才,甚至比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都還晚的梁啟超天資過人,11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

當時的左宗棠和李鴻章,一個看不起曾國藩,一個毫不留情面的當面批評,甚至連他都說:我讀書做事,反應速度就是很慢。

其實,我自己就屬於那種特別笨的人,這是我和曾國藩身上的共性。

但是正是因為這種“笨拙“,讓我養成一種做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習慣,不投機取巧,不走捷徑,不被眼前的利益或誘惑帶偏。

2

而且,他懂因果,因此,又是一位聰明富有智慧的人。

曾國藩就是這樣,他一旦認定一件事情,一旦向上天下注,那他必要全力以赴把押的注贏回來,把事做成。

他相信因果律是人類的信條,這個世界必然存在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的。

他能文能武,能言善辯,會結交人脈,善於借力,會說會講,還會識人用人,帶團隊打勝仗等等。

拿他寫日記來說,很多人堅持沒有幾天就果斷放棄,而他把寫日記,每日反省覆盤,可以說他的一生都沒有停止過。

也許,高手與菜鳥之間的差別就在這,就跟習武一個道理,菜鳥想要學習一萬種招式,結果每一種招式都懂點皮毛,而高手是把一種招式不斷刻意練習一萬遍,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他作為一個高明的軍事家,戰略家,眼看太平軍壓敵北上,所有人,甚至包括膽小如鼠的皇帝,都嚇得屁股尿流,但只有曾國藩提出“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勢”的掃平太平軍戰略,就是這個高明的戰略再加上一些外在因素,才得以取得勝利。

還有他還是一個職場老司機,善於審時度勢,知進退,即使自己功成名就,他也極度的冷靜,在時代中尋找契機。

他在職場可以說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喜歡做難的是化解難題。

其實,以上就是他與別人不一樣的聰明,智慧之處。

3

與眾不同的“笨拙”造就非同一般的聰明

有人會說,曾國藩身上的笨拙與聰明,是不是非常矛盾呀?

其實不是的,他的這種笨拙是他的一種人生哲學,是他的經驗。

第一:你需要明白,笨拙其實是一種優勢而不是缺點。

他之所以能夠打通科舉的這條通道,完完全全靠的是下笨功夫。

比如讀書方面,不讀懂上一句就不讀下一句,不讀完整本書,不摸下一本書。

在學習方面也是要求嚴格,不完成今天的學習,就不睡覺。

然而,他身上的這種笨拙,其實是超乎常人的勤奮,吃苦,踏實的精神。

這種笨拙,讓他看起來走得很慢,實際走的最快。

在別人看來笨是一種缺點,但是他把他這種笨拙的缺點卻硬生生轉變為自己的優勢。

第二:笨拙是一種嚴密的思維方式。

這就培養了他在做事方面從不繞彎子,不走捷徑,用最踏實的方式去做,追求的是紮實徹底。

他認為:君子成功也許比別人晚,但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

就連帶兵打仗也靠的是笨拙精神,你可能會覺得我沒有聽錯吧,打仗這樣重要的事,笨人一定輸得很慘吧。

他的一生不打無準備,沒有把握之仗,他在湘軍作戰時就以“結硬寨,打呆仗“而聞名。

就是說打仗基本上不主動出擊,而是誘惑敵人來攻擊他自己,後發制人。

而另一方面,他的笨拙帶給他的是不同於別人紮實徹底的思維方式。

因為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不注重邏輯,思維跳躍性很大,喜歡從整體上,宏觀上把握一切,缺乏嚴密細緻的推理過程。

這就導致古代中國知識分子,“一言定天下,一概而論”的思維方式,缺乏理性思考。

而西方的思維方式最大特點是重視實證,重視邏輯,重視差別。

西方人喜歡從量化分析事物之間的不同之處入手。從現象到差別,再到差別的延展,再到精確量化,最後做到創新,透過這樣的理性思維,建立了嚴密的學術體系。

因此他的這種紮實徹底的笨哲學,訓練了他嚴密的思維方式。

很多時候,他遇到一些問題或者一件事,他都會從正面和反面去思考,反覆琢磨,仔細推敲,細細分析。

把事情或問題的正面再分為正反面去思考,同樣的,也會把事情或問題的反面再分為正反面去思考。

與此同時,這就形成了一串思考邏輯樹。就是這樣嚴密的思維方式,能讓他看到事物背後的本質。

中國人一般重視綜合性的考慮而輕視分析的重要性,但是他用紮實徹底的思維方式,發現了分析“差別“的重要性。

他說:吾心之知有限,萬物之分無窮,不研乎至殊之分,無以調乎至一之理。

意思是,如果你不精心研究萬物之間的細微差別,就不會得出差別背後的統一規律。

就是這句話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分量無人能比。

他認為,人的認知有精密和粗淺之分,行動有虛實之分,而這又恰恰是牛人與普通人,大與小之間的區別。

因此,真正厲害的人,應該多一些嚴密推理,邏輯性以及條理性,少一些大言不慚。

我自己也就是這樣,在做一件事情,我會反覆去琢磨,去研究,直到真正弄明白為止,這樣也讓我可以輕而易舉就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以及事物背後的本質。

因此,做任何事,沒有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做好的事,都是需要費心費力,對待任何事情,需要不留死角的分析,才能找到關鍵點,打破僵局。

當然啦,很多時候,不是做完事情就完事了,做只是學的開始,做完還要做覆盤,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你才能進步呀。

笨人有笨人的好處,笨到極致就是一種聰明,拙到極點就成了靈巧。

就曾國藩而言,他沒有別人的聰明,即使今天大多數人也沒有他更笨,而曾國藩比別人聰明的一點是,比別人更能吃苦,下笨功夫,紮實徹底,不斷鞭策自己。

第三:笨拙是一種謙虛,長期主義者

他的笨還體現在,不妄下結論,不妄做判斷,在知識面前表現很謙虛,但對知識非常渴望。

當然,除了跟書學以外,他還喜歡從自己生長的環境中學習,比如艱苦的環境讓他變得更勤奮,磨練了他的意志與心智,在祖父哪裡學到凡事要有長遠打算,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與自己的未來。

第四:笨拙是種做人哲學。

當然他在接人待物上,以真誠為本,以拙為輔助。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寧願別人佔自己便宜,他也不佔別人便宜,即使別人欺騙他,他也以真誠對待別人。

一方面他也善於聚人,而讓他具備聚人體質的是他“說道做到“的品格。

正是這種品格,讓他一生遇到了很多貴人,結交了很多朋友。

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第五:笨拙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方法論。

人都會有個缺點,那就是愛下結論,聽信於別人的結論。

曾國藩正好相反,因為笨拙,他在知識經驗方面很謙虛,不敢稍有差池,不喜歡借用別人的腦子,就連讀書,也是一字一句讀,讓他有了開闊眼界,見識,與格局。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知識,你自己都沒有學懂或者學一點皮毛,就喜歡下結論,做一件事,你自己都沒有做,沒有嘗試,就不要輕易去教給別人。

曾國藩就是一個經驗主義者,也就是隻有他親自做了,實踐了,他才下結論。

別忘了,眼見不一定為實

第六:笨拙塑造了他踏實,謙虛的品格

因為笨拙,他從來不喜歡說大話,也就是假大空。

當然也不做有違背原則的事,不吹牛逼,他的特點就是,凡事先幹了再評價好不好,任何事自己都先嚐試,去實踐。

因此,他總能找到理論與實踐中間所夾雜的真知,真理。

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第七:笨拙帶來的腳踏實地,帶給他的是創新

曾國藩一來不迷信前人的“道”,所以凡事都要自己動手去學習,去實踐,因此,他的經驗與方法大多都是他自己不斷更新出來,總結的,總是自己創造出適合自己的一套思路,然後下定決心狠狠執行的。

正是因為他自我不斷進化,自我創新,以至於讓他成為洋務運動的創始人。

也正是因為他與眾不同的笨拙精神,成就了曾國藩腳踏實地,紮實徹底的思維方式,讓他的思維保持著活躍,積極的心流狀態。

也正是因為他的笨拙,讓他面對複雜陌生的未來世界,時刻保持著敬畏,謙卑,老實的心態。

而且你會發現,他的笨拙與聰明才智兩者之間並不相互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就。

這讓他具有了長遠的遠光,看的遠,不同的思維方式,想得大,才讓他成就了大事業。

很多人說,性格決定命運,而朱熹說,命運決定性格。

而後者在曾國藩身上就表現的淋漓盡致,其實,命由天定,天命它就像一隻翱翔在高空的雄鷹,時刻在篩選它的獵物。

一旦命運選中你,決定來成就你,空降大事給你,那它就會設定很多苦難,甚至九九八十一難來考驗你,看看你能否接受的了,看你是不是那個做大事的料,是不是他要選的對的人。

正所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讓你在這個苦難的過程中修行,養成具備幹大事的人所需要具備的十八般武藝,包括塑造你的性格,也就是人格。

在修行過程中,命運塑造了你的性格,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曾國藩就是被命運選中的人,他的一生可謂是苦難深重,正是他經得住老天九九八十一難的深造與考驗,在這個修行過程中塑造了自己的非同一般的性格,笨拙與聰明智慧,從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他也因此沒有辜負天命對自己的期望與器重,完成了命運交給他的這一項大任呀。

這就是曾國藩的正面與反面帶給他的牛逼之處,因為,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正反共生體質。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74 吾日三省吾身 靜能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