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位就讀於浙江農林大學的大一女生,把把自己的某些隱私經歷寫成了日記,並且釋出到了個人微博上,這些日記引發了網友的圍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日記的內容是她的“特殊服務”經歷。

日記中,除了寫道買賣的經歷,還寫下了自己對生活的態度,裡面都是悲觀的情緒,甚至有厭食的情緒在其中。翻看她之前的微博,其中有幾篇是她對自己個人經歷的講述和家庭生活的獨白。

透過她的描述,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到她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姐姐,並且受到了多年的虐待。她的爸爸曾經出軌她的母親,現在又疑似出軌了。看得出來,她從小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中。

網友對她的成長環境感到驚歎,一個花樣的少女,受到父母、生活環境等的影響,讓她走上了特殊服務的道路,而且還把這不堪的經歷對外公佈,很多人都替她的人生感到不值。

一部分人抱著吃瓜群眾的心態,有用惡毒的話語對她進行人身攻擊,有的甚至把她和她的媽媽進行比較,說她媽媽一個小三,生出來的孩子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很有的人都吃驚女孩的做法,怎麼會有人把自己不堪的家庭曝光在大庭廣眾之下,還把自己的放在公眾平臺,讓網友圍觀,難道這個女孩一點廉恥之心都沒有了嗎?難道社會這麼開放了嗎?

後來經過深扒才知道,她不僅將自己特殊服務的經歷曝光,還把自己的成長環境和家庭情況曝光,透過第三視角,人們才知道她是怎麼艱難地一步一步走到現在,曾經受到了多大的精神壓力,才會這麼不珍惜自己。

在網上她自述了自己的家庭環境,言語之間都是悲觀的情緒:

“我好想逃走。”

“我可憐的同父異母的姐姐被虐待那麼多年。”

“我以前就討厭我的父母,但我以為他們只是單純地討人厭而已,原來他們那個叫十惡不赦啊。”

“我早早睡覺,就是為了對現在的飯票賣慘而已。”

“而我呢,小時候被強姦了也沒人管,長大以後做雞做狗就是不做人。”

看到這些話,你們有什麼感受呢?是不是很嘆息這樣一個花樣少女怎麼可能有如此悲觀、厭世的心態,歸根結底,這是一個社會的悲哀,是父母責任的缺失。

自己年幼的時候受到過性侵,而姐姐一直被虐待,後來女孩知道自己的母親是小三,更加悲觀,父親並沒有想要安定的生活,他的父親一直遊走在外面的世界,一直貪念外面的花花世界。

一個三觀扭曲的家庭,必定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她就是家庭教育的悲劇和犧牲品。

我們透過女孩的日記可以看出,她一直是在一個從小缺愛的家庭中長大,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導致她長大以後不自信。

父親是一個到處撒愛的男人,對家庭不負責,從小都沒有得到過父愛,從而長大以後,渴望愛但又得不到愛,長大以後,想要男人給予自己的愛,但是又不信任男人,她的心理就是在這樣兩個極端下掙扎。

掙扎的結果就是變成了一個病態的自己,這也是為什麼一個長相漂亮、身材很好的女孩,一直都沒有男朋友,得不到男人的垂愛。

我們從心理學可以判斷,這個女孩的內心有兩個人自己,一個想要做好女孩,一個想做壞女孩。有時候很明智,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有時候又很悲痛,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

處在這樣一個水深火熱的思想中,讓她不知道該如何生活。只有透過日記的方式,記錄著自己的生活,記錄著自己的心情,記錄著自己遭受的痛苦,透過這些言語拼湊,我們終於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她。

如果這個悲觀的情緒找不到發洩的地方,這就像一個藻澤地地一樣吞噬著女孩,一步一步的讓女孩陷進生活的黑洞,無法自拔。

其實從女孩的種種悲觀的情緒看出,女孩的可能有極度抑鬱的情況,加上童年生活的陰影,讓她的精神開始分裂。

當心理出現兩個自己的時候,一個聲音會和另外一個聲音抗衡,到最後受傷的只是自己,讓她失去生活的本能,失去生活的信心。

一步一步的,女孩就失去了控制能力,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對的或者錯的,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才好,有點像瘋子一樣。

但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一般都不會自己去網上釋出微博,女孩的語言表達可以看出她很悲觀,但是不能判斷她是不是有精神類疾病。

可能她正在朝精神類疾病開始發展,只是現在的病情比較輕,或者說還沒有完全發作。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女孩在說謊,她說的一切都是她編撰的,並非真實發生的,因為有些人為了吸引大眾的眼球,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

如果一個人拿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性侵經歷來博取眼球,說明她也沒有什麼廉恥之心,做人也毫無底線。

她是一個大學生,一個普通家庭供養一個大學生,是很不容易的,按照她自己所講述的,她應該不可能被送到大學,這個時候應該輟學在家才對。

對於她所說的話,我們無從考證,只能說這個女孩都是可悲的,無論是真實發生的,還是自己編造的一個虛幻的世界,我們都要懂得,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好好善待自己。

2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這只是一件小事,不是嗎?你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