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借出去的是錢,還回來的是恩。
我第一次借錢給別人是在我讀初中的時候,一個同學說沒錢吃飯,問我借了50元錢,說好的一個星期後還給我,但是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過去了,他提都沒提一下,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他借我錢這事。
大家都是農村家庭出身,手裡的錢都是父母辛苦用汗水換來的,給我們的也都是有限的生活費,怎麼能借了不還呢?!
後來我見這個同學買菸倒是錢多得很,就厚著臉皮問了他一下,結果他當著別人的面,十分不屑地嘲笑我小氣,50塊錢都這麼緊張,當其時我也不知道怎麼反駁他,只能弱弱地說那50塊是我家給我的三個星期伙食費,他不還錢給我就到我沒錢買飯票了。
學校裡是嚴格要求寄宿學生一定要在學校裡買飯票吃飯的,否則會扣生活行為品德分,班主任也會來過問。也許是那同學也不想老師知道他借錢不還吧,當天晚自修之後經過我身邊丟了50塊錢在我桌面上,大大聲用鄙視的語氣說還給你三個字,那施捨的態度好像是我要借他的錢吃飯。
借錢,窮人難借也難還,倒是容易被人借。
2002年,我叔想自己開工廠,資金不夠,來我家借2萬元,我老爸爽快地追問,兩萬夠不夠,要不要借多點,我叔欣然笑之,於是我老爸賣了山木頭湊夠了五萬塊借給我叔。
2011年,我老爸心臟手術後在老家養身,風水佬說我們家周圍的鄰居蓋起高樓影響我家風水,我老爸這是風水犯的病,所以我們全家搬去了爺爺奶奶留下的老房子住。那房子畢竟是老舊建築,而且對我們家這麼多人來說實在太小,特別是我大嫂來到我們家,非常不習慣,所以大哥帶頭提議蓋個新房子。
按照大哥的提議,他出十萬,我和三哥各出五萬,當時我正在我叔的工廠打工,工資底是600元,每個月加一百多小時班都拿不到一千塊,五萬對我來說太難了,但我那時候不懂拒絕,所以去找了我叔借錢。
當年我聽大哥提過,我叔開工廠一年的分紅有幾百萬,我以為親叔這麼有錢,借我五萬塊錢給我家蓋房子應該不難,萬萬沒想到,我被不屑地拒絕了,而且還是我承諾在他那打工打到還清債務的情況下。
因為這些積鬱,我離開了我叔的工廠,多年以後,也不再在意這事,但是前兩年我叔找我借錢,我居然傻傻地借給了他,對比之下,我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傻了。
當年我問我叔借五萬塊錢蓋房子,許以打工還債尚且被他不屑地拒絕了,那時候五萬塊對我叔來說都不到他一年收入的百分之一,而我叔問我借錢時,連理由和還錢方式還錢時間都沒說,就借走了我兩萬塊錢,而這兩萬塊錢對我來說是我半年省吃儉用才能存到的,也是我當時所有資金中的50%以上,我怎麼就借給了他呢!?
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借錢這事對窮人來說難借也難還,因為沒有多少賺錢的能力,獲得的信用度就不高,也就很難借到錢,同樣因為收入也不高,借到了錢也難賺到錢還債。當年我叔就說過,我的工資都不夠他用五萬塊錢運作生出的利息多。
窮人借錢給別人倒是很容易,因為錢少,花得也少,有點閒錢也沒有理財意識,看別人有錢又容易相信別人,借這麼點錢就是考驗自己的,借了也不愁別人還不了。
借錢,借出的除了錢,還有心中的底氣。
我是一個很自卑的人,也一直處於很貧窮的狀態。這個社會百分之九十的煩惱可以用錢來解決,解決不了是因為錢還不夠多,對於一直沒什麼錢的我來說,就會常常遇到解決不了的煩惱,可把握的事情少了,所以也就沒什麼做人的底氣。
跟同學出去聚會,我從來不敢表現自己,因為我不敢讓人注意,我知道自己不會是主角,主角是那個埋單的人。我倒不是不想埋單,而是我捂著口袋去前臺的時候,服務員說我同學已經預付的一個讓我頭皮發麻的錢數,我覺得一晚要花我半年工資的場合都不是我能來的。
那一刻,我意識到錢就是一個人心中的底氣,沒有錢的我只敢裝作小透明,也真的就是小透明而已。
那麼,把錢借給別人,借出去的就是底氣,是卑微裡自信的底氣,是生活中安然的底氣,是決擇中不用認命的底氣。
借錢,借到最後是一地雞毛。
我大哥生意失敗,欠了銀行一大筆錢,車房都賣了也沒能填上坑,沒有辦法,只能向周圍的親戚朋友借錢還債。
我有一萬三的時候,我大哥借走了一萬二,我有一萬七的時候,我大哥借走了一萬五,有六萬二時借走六萬,有九萬三時借走九萬……每一次,都客氣地給我留下個零頭,還問我這麼點生活費夠不夠,好像不是他在問我借錢,而是我在跟他討生活費,一次次地借走我九成九身家,但每次都是我不問就不還,我問了還是拖著還。
我也不明白我為什麼要當我大哥的銀行取款機,小時候他過年回老家,給我的壓歲錢都是十塊二十塊的,這麼些年給我的錢加起來不夠我一次給他的子女一年壓歲錢多。
最讓我鬱悶的是我曾經問我大哥借過錢,我記得他是發了一頓脾氣才搖下車窗扔在地上給我的,其實也就是我工資才發630塊,接網線要交650塊,差那20塊錢要借而已。
好幾年了,大哥生活也不見什麼起色,反而進徵信黑名單了,家裡也不知道他具體欠了多少債務,來借錢借了這麼多次,大家都麻木了。
好像突然斷奶了的孩子,大嫂埋怨我們家人不幫她了,我大哥沒有出聲,但多少也表現出不滿情緒。父母看在孫子孫女份上,把棺材本都掏了出來,從來沒有聯絡過我的老爸突然打電話關心我,叫我發了工資一定要交給大哥還銀行利息……
當年是大哥出聲供三哥讀大學的,也是主要出資人,三哥今天能混份公職除了父母拉下臉皮求親戚幫忙,還要感恩於大哥,但是三哥表示他要供車供房,也沒錢了,叫我要多出力。
因為我沒有結婚,也沒車房,都不談戀愛,還過得非常節省,家裡一致肯定我是存了多少多少錢的,就是捨不得拿出來而已。
的確,我還是有幾萬塊的,是之前有機會可能要結婚存下的,後來沒成,就買了基金。
說實話,我捨不得再借錢給我哥了,當年我才是讀書最好那個,他都支援三哥讀大學,而我卻才初中就要自己打暑期工交學費,當年給壓歲錢,大哥大姐都是給三哥的錢幾倍於我,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得到資源少那個人是我是事實,更應該出力償還的是三哥不是我,而且我也說了,三哥捨得把房子賣了把錢給大哥還債,我就也可以把基金退了拿出來,大嫂是很感激我的提議,但是父母卻是出聲打亂了提議。
我不借錢了還有三個原因,一個是我意識到人生是自己的,我遇到困難時沒有人幫,我死了我家人都未必會第一時間知道,我也三十多歲了還一無所有,前途未卜,是時候為自己打算一下了。
另一個原因則是我大嫂嫁給我大哥後就一直沒有工作過,但並不是因為要帶孩子,因為她的孩子都是分開給父母公婆帶的,我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沒有上班,就算是我大哥沒辦法養起家後她也一直在租房裡躲著,沒錢用了就哭,就是不會自力更生。用我大姐的話說,她就是每次用眼淚換走我們的工資,我們辛苦打工加班等著發工資,她哭著躲著等我們送工資給她。
第三個原因是我發現,借錢已經借出慣性,經常借錢的人一直在借錢,經常能被借錢的人也一直在被借錢。我兩個哥哥都屬於經常借錢的人,也都一直在借錢,大哥是因為生意失敗,三哥是因為買車買房生二胎。而我則是經常被借錢的人,因為我都沒什麼要花錢的地方,所以他們認為我的錢是沒用的,更有可笑的說法,借我的錢是在幫我存錢。
本來我已經對他們的行為見慣不怪了,但我沒有想到,我三姐居然也學會借錢了,而且還是專門找我借,因為從我這裡可以借到錢啊,大哥欠她的錢都不還,還怎麼借,借三哥的錢又怕我三嫂有意見,所以我一個容易心軟的省錢單身狗成了最佳目標。
我知道,我之所以成為經常被借錢的人都是我自己作的,如果我一開始就一分錢都不借,也就沒有後邊老是找我借的情況發生。
我堂弟就是個被我拒絕成功的例子,他是因為網路賭博,他父母專門打電話叫我們不要借錢給他的。堂弟問我借過三次錢,第一次是借兩千塊,我那時還不知道他的事,也沒問就微信轉給他了,說好的三個月還,結果拖了一年。後邊兩次一次是借五百房租,一次是借一萬五千塊進貨,我都拒絕了他,五百塊錢隨便下載個金融APP都借到了,幹嘛要找人借,一萬多塊應該找最親的人借,他和我一樣,有親兄妹四五個,哪輪到我這個堂哥出馬。
之後堂弟知道從我這裡是借不到錢的,也就沒有再找我借錢了,憑著這個經驗,我今年就拒絕了六波來借錢的人。
有些人找到我,是想碰運氣,有些人找到我,是因為心裡相信我會幫忙,有些人也的確值得我幫,我也應該幫一把,但我還是拒絕了。
有個同學情況特殊,他爸早死,母親改嫁,由爺爺奶奶帶大,他很幸運又很倒黴,幸運是他這麼窮都找到了一個年輕漂亮的老婆,倒黴的是他老婆花光他的錢後跑了,然後他又很幸運地遇到了第二任老婆,但又倒黴的是他窮得叮噹響的時候,他的女兒早產了,要住保溫箱。
這個同學和我還算是感情較好的,每年回家都會聊一下,這麼些年也沒有說發生過借錢不還的事,這種急需借錢的情況我知道我應該出手的,我拒絕是因為我知道我一旦開了這個頭,事情就不會那麼簡單結尾的,借錢借到最後不過都是一地雞毛,再好的朋友也經不起折騰。
出來打工這十多年,我一直都是孤獨地生活,也意識到很多人其實都已經和我無關了,自己都站不起來,憑什麼幫扶別人啊。
以後我就不借錢給別人了,也不想借別人錢花,借出去的錢要不回來了就算了,就當白打兩年工吧。
自己攢錢自己花,存錢就是存底氣,很多人都在自己困難的時候期待別人能幫自己,但是卻很少人在自己有能力幫人的時候去幫一下別人,現實就這麼無情,求人不如求己。
網路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