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們每個人都認識很多人,在這些人之中,有的和你成為了朋友,有的和你則止步於認識而已。 朋友又有很多類別,有的是親密朋友,你可以和他們自由地分享彼此內心深處的秘密;而另外一些則是一般的朋友,你們侷限於交流一些簡單的資訊資訊。

就好像下面圖片一樣,以你自己為中心,外面是一圈圈的圓環,從最外圈的陌生人,到認識的人,一般朋友,親密朋友,環環遞進,最後靠近最中心的圈---你自己。

你與他人的關係

有時候,你渴望和一個人成為親密的朋友,卻不能如願,而且就算最後成為親密的朋友,可能也好景不長,最終退回一般朋友的位置。而這個人卻偏偏能很容易和另外的人成為親密朋友,並維持長期的親密關係,這是為什麼呢?

上述問題有愛情的味道在裡面,當然在愛情方面也會有同樣的情況發生。為什麼是那兩個人成為伴侶,而不是你們成為伴侶?為什麼有些伴侶只能維持一段時間,而有些卻可以維持一輩子?

撩了《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吸引磁場這一節後,才明白上述問題背後的原因。因為“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的背後真正動機,是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才有了各種關係的親疏遠近,長久短暫。

書中提到,“我們追求或者吸引別人來做我們的伴侶,是因為我們需要人陪伴,照顧,瞭解,支援,接受,讚賞,撫摸和相擁而眠……”,並且,“戀愛中美好感覺的真正原因是,意識到自己的需求即將得到滿足。”

電視劇《康熙王朝》裡,後宮佳麗三千的康熙,他最愛的是容妃。因為他就想和她說說話,無論國家大事的傾訴還是生活小事的閒聊。因為康熙在外一直精神緊繃,不能放肆隨意說話。他有在說話上能肆意妄為,釋放自己情緒,找人傾訴的需求,而容妃恰好是那個能做他最好的傾聽者,能合理安撫他情緒的人。也就是說容妃滿足了康熙的需求,從而成了康熙的最愛。就算最後不得已被廢,也常懷念不已。

而另外一些親密朋友或者伴侶,因為滿足了彼此的需求,而走到一起。但是當需求不再被滿足時,就會分道揚鑣,甚至雞犬不寧。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一對男女在年少時期,彼此志趣相投,都能滿足彼此的需求,於是發展成叫做伴侶的親密關係,一起相互扶持,共同創造並獲得了人人都羨慕的經濟基礎。隨著時間過去,年歲增長,年華不再。而經濟基礎的加強和鞏固,一方最初年少時的需求不再,變為對賞心悅目美貌的追求。如果這個時候恰好有一位美貌,且追求經濟基礎的人出現,那麼幹柴烈火,一拍即合就是說的這兩人相遇的情況吧。不為其他,只是因為他們滿足了彼此的需求。

隨著人的不斷成長,閱歷不斷豐富。每個人的需求會不斷變化,舊的需求滿足了,就會出現新的需求。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之間的愛情被後人所歌頌,但是這被人歌頌的愛情卻也有少為人知的一部分。

少年,卓文君因《鳳求凰》而傾慕司馬相如之才華,司馬相如則驚豔於卓文君的才華與美貌。兩人經過一番努力,來一出著名的私奔橋段後,最終在一起了。成為伴侶後的多年裡,卓文君的需求依然是司馬相如的愛情,而司馬相如的需求逐漸發生變化。他希望後繼有人,這是沒有生下一兒半女的卓文君不能滿足的,於是司馬相如有納妾之舉。但幸得卓文君的《白頭吟》,司馬相如終憶及當初兩人能夠在一起的艱辛,在後繼有人和愛情兩個選擇中,選擇了愛情,這個卓文君能夠給予的需求。於是兩人重又迴歸恩愛,繼續維持親密的伴侶關係。

無奈《白頭吟》的卓文君

所謂的一見鍾情,所謂琴瑟和諧,一生一世不離不棄,沒有其他玄妙的秘訣;而僅僅是泛泛之交,也沒有其他深奧的理由。一切都是因為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的背後真正動機,是滿足自己的需求。

3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人到晚年,不想被兒女嫌棄,請記住這4種活法,才能避免晚年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