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mg.juduo.cc/2020/12/652b0071cce245fbbed37a31e1a94a82.jpg)
#情感PK臺#
01
在我看來,婆家的事自然由我丈夫去處理,我只要做好他的賢內助、做好兒媳婦的本分工作就好,至於其他,就像:婆家有沒有把我當作一家人,平時都會發生以及談論一些什麼事情,我從來不會去關注,也不想去關注。
我和丈夫是這樣,在雙方家庭的生活方面,我們其實達成了一致:他們家的事情他負責,我們家的事情我處理,雙方都不會強迫對方必須要盡到什麼義務,也不會偏執地要求對方去做到最好。
就拿照顧父母這件事情來說,公婆身體不舒服時,丈夫會忙前忙後,而我輔助他就好,偶爾工作忙顧不上,哪怕就給公婆打個電話慰問一下,丈夫也不會生氣或指責;我的父母生病時,我會回家照看,也不會刻意要求丈夫,即便是他忙得連電話也顧不上打,我也從未心生不滿。
畢竟,自己的父母,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孝順”,怎麼還能去要求伴侶盡孝呢?
當然,對於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比如:各種紅白喜事的參與,以及家庭重要事情的商議,我們都是各自負責管好各自的原生家庭。
誠然,也正是因為我和丈夫“分得清”,因為我們足夠體諒、理解對方,我們從沒有在雙方家庭的事情上鬧過矛盾,因此,在我眼裡,進不進家族群,有沒有被他們家看作是“一家人”,其實一點也不重要,因為ta影響不了我過好自己的生活。
![](http://timg.juduo.cc/2020/12/e621756a5b0a49f6a9d2acd7742767a8.jpg)
02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結了婚,不管你家還是我家,都成為了一家,發生了任何事都要夫妻一同去解決。
就像進家族群這件事,有人覺得無所謂,也會有人看得比較重。
這不,我的發小,就因為“拒加家族群”,而和丈夫發生了衝突。
前兩天,發小的丈夫主動提出讓她加進家族群,說是一大家人都在,比較容易商量事情。
發小有些吃驚:她曾無意間發現過丈夫的家族群,只是,裡面從公婆、哥嫂再到姐姐、姐夫全都參與了其中,只有自己一個人被排除在外,丈夫對此的解釋是,本來忘記把她拉了進去,後來覺得她應該不喜歡參與就沒再作聲。
發小很是生氣,當然,她不是介意自己沒被加進家族群一事,而是丈夫對她的態度,既然都已經結婚了這麼多年,哪怕主動和她說一聲都是好的,即便是自己不願意參與到家族群,也應該有知情的權利。
為此,她和丈夫吵鬧過幾次,丈夫扔下一句“你太不可理喻”後便一直不再提家族群一事,也未有任何想要讓她進群的表示。
她耐著性子問丈夫:都已經隔了那麼久,為什麼突然又想起了她?
丈夫回覆她:“你看,說的什麼話!本來就是一家人,難道沒讓你進家族群就是嫌棄你、不把你當回事兒?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個人忘性太大,你和我較什麼真兒!”
雖然丈夫的言辭理直氣壯,但她還是果斷地拒絕,既然大家都習慣了她不在群裡,那自然是用不到她、也沒她什麼事兒,她不想很唐突地加進去,也不想再去操那份兒心。
看到她不在乎的態度,丈夫於是情急之下說出了緣由:原來,婆婆因中風住院,大家在一起商量一下她在住院期間陪護的問題。
這一說不當緊,發小聽到後更加生氣了:“我說呢,為什麼你以前那麼排斥我進你們家的家族群,現在卻非要讓我進,敢情是我有用處了?你們家人可真有意思!用不到我的時候,把我扔到一邊,沒有一個人能主動想起問一句,現在倒好,有人生病了需要人去床前伺候了,反而想起了我,我在你眼裡、在你家人眼裡,到底算什麼?揮之即來呼之即去的保姆嗎?”
她的一番話讓丈夫無地自容,他吞吞吐吐,一邊解釋一邊道歉。
然而,不管他怎樣苦口婆心地規勸,發小都堅持自己不僅不會進家族群,而且也不會在婆婆住院一事上大包大攬,只會輔助丈夫照顧婆婆的一日三餐。
丈夫見她態度堅決,於是勃然大怒,兩個人因此吵得不可開交。
![](http://timg.juduo.cc/2020/12/c10fa16d4fa24c5fb0b29eee645dc924.jpg)
03
發小和我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長嘆了一口氣:“唉,說我自私也好,無情也罷,我都認了!本來當年婆婆就偏愛大叔子,對我不管不問,丈夫那時還和稀泥……這又來了一個家族群事件,我真的覺得他們家人給我的態度就是:用到我時我就是家人,用不到我時我就是外人,你說換做誰誰不會心寒?有時候,不求你能對我多麼好、多麼上心,哪怕偶爾能想到也是好的啊!”
實話說,發小的心情我能理解。
對很多女人來說,有時候,不是某件事情本身讓她們生氣,而是在這件事情上家人的態度,尤其是伴侶對她的態度,讓她產生了情緒。
發生事情時,伴侶沒能站在她的角度為她考慮、沒有給她足夠的安全感,特別是在整個家族裡,總給她帶去她是外人的錯覺,那麼,遇到事情需要用到她的時候,她怎麼會沒有反抗的態度?
很多男人不理解:為什麼平時生活中一件小事都能讓女人抓狂,甚至是抱怨不斷?
他們也會想不通:明明在自己那裡早都已經過去的事情,為什麼女人的心裡卻依舊過不去?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女人過於斤斤計較,而是在男人眼裡不值一提的小事,對她們來說,體現了被在乎與關心的程度。
男人遇事越是輕描淡寫、無足輕重,女人在心裡就越容易糾結、憤懣。
因為,男人沒有看見她的委屈,忽略了她的情感需要。
長此以往,積水成淵,矛盾自然堆積地更多、更深。
![](http://timg.juduo.cc/2020/12/3f274a6cadff414b9afba2629e32ae12.jpg)
04
有一句話叫:夫妻生活中最可貴的莫過於真誠、信任和體貼。
婚姻說到底,就是兩個人在一起汲取溫暖,互相作伴。
想要少一些“曲折”,想要走得長久,就少不了關注對方的感受。
很多男人會覺得,既然結了婚,在一起過日子,就不必有太多“講究”,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感覺來。
其實,夫妻之間最不能缺少的恰恰就是:換位思考,而不是一味的“自以為是”。
遇到事情時,想一想愛人的感受,遠比自作主張的“她不需要、為她好”要好的多。
塗磊老師曾說過:“婚姻裡,你以為責任是什麼?你以為責任就是終身相守,扔幾個錢在家裡?真正的責任是要在乎你所愛的人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受。”
深以為然。
男人對家庭、對妻子最大的盡責,是理解她、給她做自己的權利。
有時候,看似不經意的一件事,男人處理的態度,卻體現了他對女人的重視程度。
就像最微不足道的“家族群”,大大方方地告訴對方、徵求她的意見,好過遮遮掩掩的一聲不吭,也好過到了眼前時的欲蓋彌彰。
因拒加“家族群”,夫妻發生衝突,女人的一番話讓丈夫無地自容。
而不是,你認為她應該加的時候,才想起讓她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