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小時候愛看武俠片,幻想自己擁有絕世武功,獨步天下,這樣就可以為所欲為。後來看漫威電影,想象能有什麼奇遇,可以擁有超能力,從此江湖路遠,稱王稱霸。

長大之後,明白了高手都是孤獨寂寞,悽苦無助的可憐人。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有它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如果我摧毀了一切,那我也將毀滅。

人們蔑視規則,但卻又拘泥規則。享受著規則帶來的便利,也想成為規則的決策者。不然為什麼人人都想往上走,都想當領導。領導有特權,可以制定或修改規則。

所以人人都想要自由,但卻沒有自由的能力。人啊,有時候就跟牛是一樣的,你怎麼吆喝,都不用勁往前走,抽上幾個鞭子,知道疼了,才能拼盡全力。我們缺自由嗎,是缺鞭子。美國人倒是天天喊著自由,民主,一場疫情,現在亂的不能再亂了。

無序的社會是混亂的,別說正常生活了,生命都保不齊有沒有。當一切規則失去了意義,我們都是熱鍋上的螞蟻。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上學的時候我們有學生守則,回到家裡,我們有家長的規矩,賭博有賭博的講究,就連那些殺人越貨的強盜,也得隨口說一句,盜亦有道。

規則這個東西可大可小,簡單到吃飯,走路都有講究。能打破不?能。但是代價可能是巨大的。不然的話,你試試用屁股吃飯,倒立著走路,管孩子叫爺爺,用炸彈當枕頭。約定成俗的東西都是我們從小就培養的概念。那父母和學校的責任其實就是這些簡單的體系生成的。當然也有完全顛覆這套規則體系的,他們要不就是開創新紀元的領袖,要不就是進監獄裡的犯人,大多數人都只能是後者。但不論是哪一種人,他們所受的痛苦是一樣的。

我們都愛打遊戲,打遊戲的時候有好多的玩家一起,但無論怎麼玩,都要遵守遊戲規則若是破了規則,就沒有人願意跟你玩了,只好被孤立(開外掛除外,這也說明有些規則還是有漏洞的)。生活也就像是一場遊戲,由一幕幕的場景和劇本組成。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演繹不同的角色和臺詞。一旦齣戲,就沒有玩伴了 。所以,我們得努力拓展自己的戲路,好的角色和壞的角色都要會演。因此,也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只是當時站的立場不一樣而已。

明白了規則的重要性。那我們該想想規則的背後是什麼,當然是人,是利益。規則是人制定的,用來約束人的。如果去約束豬,那些規則也就沒有用了。但我們往往會發現,制定規則的人不一定遵守規則。不信你看看去公司上班,員工遲到了罰款,但老闆遲到了,沒事。學生做錯了作業,受罰,老師做錯了作業,重做一次。小孩犯了錯誤,家長一頓批評,家長犯了錯誤——咳,哪裡有錯誤呢。很奇怪,但有一天,你成了老闆,老師,家長,還會一樣制定更多的規則,可能還會有增無減因為要保證自己的權威和利益不受損失啊。

制定規則的人總是少數,遵守規則的人總是多數。所以社會總是遵從二八定理,80%的人都是普通人,都是要遵守的那一方。所以要麼強大到推翻制定者,要麼就乖乖的順從,隨遇而安。但人們普遍都靜不下心來,總是有躍躍欲試的新鮮感,對於一切強加的意願都不甘於妥協。也僅僅是內心不甘於順從,卻沒有表現出強烈的不滿。

小時候父親對我特別的嚴苛。有一次家裡來收糧食的,裝了一大車,賣了厚厚一沓錢。事後,父親叫我幫他算賬,我說我算不出來。他就把我呵斥了一頓,我那時候剛上小學二年級,委屈的都哭了。後來,父親不論幹什麼都要算帳,而且經常是事後算賬,還總拉著我一起。但我卻不愛算賬 ,特別是事後,因為算的再清也沒有任何意義了。要算就當面算。長大才明白,原來他內心極不自信,他害怕自己算錯,所以總是拉著我一起。那學期畢業的時候,學校通知書要家長簽字。老師在學生評語裡寫到,該同學什麼都好,就是性格內向。我那時候不理解什麼是內向,就問父親,他說就是跟女孩子一樣。還問我為什麼內向?我很詫異,這不是家庭培養的問題,怎麼成了我自己的問題。多年以後,在一次聊天中,父親當著我的面跟他的一個朋友承認,他自己就是一個特別內向的人。還真是應了一句話,人越缺少什麼就越容易表現什麼。

一切的圍繞規則的東西,都是不平等的東西。因為制定規則的人本就是為了控制比他低層次的群體的。著名編劇汪海林曾經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是有一個導演拿著投資人的錢找他拍電影。進門的時候喝的酩酊大醉,在他面前吆喝五六,一邊手裡摟著一個小姐,一邊慷慨激昂的說,我們這個電影一定要有情懷,要真摯感人,要弘揚社會正能量。好吧,誰讓人家是導演呢。

真正強大的人都是自我剋制的,規則對他們來說只是一些死板的說教和制度。人人都想要自由,但世間哪有絕對的自由。

1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回男友鄉下老家,和婆婆握了一下手,隔天我就和男友領了結婚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