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晚情
幾年前,兩個外省的閨蜜過來找我聚會,我們徹夜長聊,其中一個開玩笑說等你平臺粉絲過百萬時幫我徵個婚吧,我白她一眼說估計我粉絲還不到三十萬,你就轟轟烈烈嫁人了,她說那你可以先在平臺預熱一下嘛!
於是,我真的照做了,並且寫了她的基本資訊:出身普通,但憑著自己的努力,二十幾歲已經是公司老總,未滿三十,年收入七位數。
由於是玩笑性質,所以我並沒有寫得很詳細,我也知道她並不是真心要我徵婚,追她的人多了去了。
這個問題把我帶到了八年前,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們應該是2008年初認識的。
當時在一個五星級酒店舉辦的會議茶歇上,一個目光堅定、熱情開朗的姑娘出現在我面前,那時候,她是應屆畢業生,我比她大幾歲,然後就迅速熟悉起來了,她很熱情,非常有趣,能把最普通的事講得妙趣橫生。
我總以為那麼開朗樂觀的姑娘應該是家境富裕,沐浴在愛的光輝下長大的。再熟悉一些,我才知道她的大概情況。
她出身於一個以貧窮聞名的地區,家裡還有一個弟弟,原本父母都有收入,幾年前父親生病就無法再幹活了。
她的母校不如我的好,但是在能力、交際、獨立、靈活上,是可以甩我八條街的。
因為知道自己的出身普通,唯有靠自己努力,她跟我說:“其實我在唸書上真的不是太有天賦,我只能在其他地方更努力。”
所以別人在打遊戲混日子和談情說愛時,她在努力賺錢,積累人脈。她幹過很多兼職,並且在這些工作中漸漸建立體系,摸索出管理和用人之道。
畢業後正式進入職場,我以為她和我一樣,每個月拿著幾千塊工資,生活淡然寧靜,直到有一天,她來和我商量,有一個機會,很多人競爭,她資歷不夠,比其他競爭者劣勢很多,問我要不要試一試?
當時的情況是機會很小很渺茫,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試了不成功,卻有可能成為笑話,被貼上好高騖遠,自不量力的標籤。
事實上和她資歷差不多的人挺多,對那個機會心動的人也很多,只是大家覺得可能性不大,基本都放棄了,覺得去了被淘汰,還不如安份一點。只有她告訴我:我要試試,如果失敗了,了不起被人嘲笑,還能把我嘲笑死嗎?
然後,她積極去跟領導溝通,仔細分析自己身上的優勢和劣勢,把所有相關的資料全部複製回來,沒日沒夜地準備。
她並不符合那個崗位要求,嚴格來說,第一條就把她PASS了,但她沒有放棄,最後,竟然擊敗了所有競爭對手,完成了職場的第一次飛躍。
那一次,是她第一次和我拉開距離,無論是職位還是收入。很多人不服氣,不配合她的工作,每天晚上她在我寢室裡跟我說又遇到了什麼困難。
基本上,那時候,她自顧自地說,我自顧自地撫琴,她不需要安慰,只要傾訴完就好,也不介意我有沒有聽,我知道她有絕對的能力自己解決。
果然,沒幾個月,她已經幹得如魚得水,成功躍上三個臺階,順順利利地過了兩年。
當我以為她會滿足於眼前的崗位時,她又來和我商量,她想調到外面,獨立去管理一個公司。
當時我下意識地反應是:這個目標有點遠吧,一來她是姑娘,二來她才二十多歲,太年輕了!
我生平很少去阻攔別人上進,但這一次我卻勸她稍微緩緩,畢竟這個目標比之前那個還大,甚至,沒有先例,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而後遺症卻很大,萬一領導覺得你不安分,那就得不償失了。
但是,她不想放棄,於是我問她,你懂他們的運作嗎?你懂他們的管理嗎?
結果,她足足跟我講了三小時,大到整個公司運作,小到某一場會議,方方面面,她都清清楚楚,我這才知道這一年多來,她在幹好本職工作的情況下,每天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每次外地的老總們回來,她總是跟他們聊個沒完,找一切機會去實地學習觀摩,早就已經成竹於胸。
一開始,領導並沒有鬆口,不管她再怎麼用心地學習,沒有經驗是事實,哪裡放心真的讓她去管理一個公司,只說有機會會考慮她。
但她沒有放棄,一邊學習一邊等待機會,當你想幹一件事,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半年之後,領導見她如此堅決,終於決定讓她去管理最小的公司。
中間有多少艱辛我並不知道,那段時間她極少給我打電話,用她的話說,累得連喊累的時間都沒有。
如今,她已經調到南方的公司,幹得風聲水起,但我知道,這亦不過是一個過程。
經常有年輕人跟我抱怨,出身小城市,父母都是普通人,沒辦法提供什麼幫助,沒有人脈,沒有資金,不知道怎麼才能幹出一番事業。
豔羨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家子弟,想幹什麼都一呼百應,總覺得光出身一項就已經把自己的人生判了死刑。
每次我說出身普通也可以幹出一番事業來時,對方總是一副“你太不現實了,你說得太輕巧了”的表情,提起某某人的成功,總是一副“他還不是靠了家裡的關係”的不屑。
我總是默默住嘴。
當一個人把所有的不如意歸結為出身時,他早就在自己的腦海裡形成一套自己的價值觀了。
他們不願意承認別人的努力,把一切成功歸功於對方的出身,他們也不願意正視自身的頹廢,認為沒人提拔才會如此。
困住一個人的絕不是出身,而是心態。
我們周圍有多少人真的是一出生就擁有一切呢?大多數人都是經過辛苦打拼,才擁有了與努力和能力相匹配的成就。
往遠了說,即使對方比你強是因為他的出身比你好,追溯到上一代,他的父輩祖輩比你的父輩祖輩努力,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也感慨自己出身不好才不成功,你就沒有任何藉口去犯懶。
每個人的資源不同,能力不同,成就必然不同,但你總可在你能做到的範圍裡做到最好,那麼,你捫心自問,你是否做到了呢?
出身能決定你成年以前的生活,若你到了三四十歲,日子依然沒有起色,就不要再怪出身,而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可很多人在出身的掩護下,心安理得的混沌度日,偶爾看到幾篇勵志文時,也會引起內心的波瀾,卻總是安慰自己出身普通,平平淡淡才是真,一邊又對別人的成功羨慕不已。
其實,對於很多人而言,你的困境並非來自你的出身,而是你有沒有清晰的目標,並且願意為這個目標付出實質性的努力。
如若沒有,即使你出身顯貴,也只能成為一個紈絝子弟而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