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哥住在老家,很小的時候隨父母回家,因為彼此之間年齡相仿,所以很快就在一起玩的不亦樂乎了。一天到晚就是下河撈魚、溝裡捉蛇、田中逮鼠......這些都是我們那時最喜歡乾的事情。
分別的那一天,我們倆兒抱頭痛哭,一邊吸著鼻子抽泣著,一邊用吃奶的勁拉著勾,彼此承諾永遠都是好朋友。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長大的我們也都有了各自的圈子和家庭。彼此間的聯絡也漸漸稀少起來。直到有一天,父母的談話這才又勾起了我的回憶。
昨天吃晚飯時,父親在飯桌上對母親說:德生說他家老二一家路過。要來看看咱們。看完他們就要去上海了。到時候你準備些拿手飯菜招待他。母親略帶些質疑地問道:德生家的老二,他去上海做甚麼?
父親聽出母親話裡話外間的不相信。不滿地瞪了她一眼,沒好氣地反問道:聽你這口氣,娃有啥不可以來去上海呢?母親也察覺到父親的不滿,連忙陪笑解釋道:
"這全怨王大媽。以前住郊委大院的時候,咱們不是和她家是鄰居嗎?你上班走了之後,我倆沒事就常在一起嘮嗑。她常對我說:看人看手,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大手抓草,小手抓寶。
所以那段時間我就習慣看別人的手長得咋樣。回老家看德生老二的手又短又粗還黑不溜秋,所以那時候覺得他將來註定是一個勞碌命,掙不住什麼錢;"所以你一提德生家老二,讓我想起以前的事了。
父親聽了母親的解釋後也不再生氣,泯了一口酒說道:你可莫要小看這個娃。聽老二說,他北大畢業之後,考研最後博士畢業,開了一家公司做進出口生意,聽說生意做得蠻大掙了不少錢.

老二說他最近在上海買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老家的婆姨給他生了倆娃。這回是陪婆姨和娃搬到上海去。那王大媽滿嘴跑火車,整個院都沒有幾個人和她玩,也就你沒心沒肺地整天跟她粘乎在一起。
母親嗔道:那不是我年輕不懂事嘛?你還別說我那時還真的讓王大媽給忽悠的神魂顛倒。她說啥我都信以為真!現在年紀慢慢大了,想起來那個時候真可笑。
我在一旁插科打諢說道:"您那時候年輕不懂事,咋聽著這麼彆扭啊!"母親一邊給父親倒酒,一邊笑罵道:滾!吃幾年飯就敢跟老孃叫板?不想混了是不是?

晚飯在一家人的歡聲笑語中愉快地結束了。我回到屋裡躺到床上,想起母親說手指粗短勞碌命的這句話。仔細想一想還別說,前幾年在鄉下跑業務,還真的沒少聽什麼關於"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大手抓草,小手抓寶"、"男人手大抓錢,女人手小命好"等類似的說法。
乍一看這些說法句句似乎都言之鑿鑿,但一旦深究起來則不堪一擊了。按這些“識人理論”來理解,無非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手指比較短且粗,那麼這個人註定就是忙碌命,一生都要忙忙碌碌不能四處奔波。

按現代醫學理論,一個人的手指長短粗細,或多或少都會和一個人的身高有關聯。個子矮的人手指短而粗的機率就會很大。但如果按這個邏輯延伸出去,那麼世界上所有長得矮的人一定都會是忙碌命。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古今中外現實中更是有很多手指短粗的名人,諸如美國歌唱家多里·帕頓、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柏、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他們活的不僅有滋有味、而且也有閒有錢。所以說這句話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聊資罷了 ,可千萬不要當成什麼至理名言來供著!
與這句話相比,我們難道不應該更相信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只有愛拼才會贏嗎?不論顏值與雙手長得究竟如何,如果不努力、不進取,那麼無論長得再好也終究會變成乞討命。
只有那些努力拼搏、不斷進取的人,才是有成就、有福運的人。只有自己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好的前程與福氣才會在前面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