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一段韓國線上相親影片,女主山十歲上下,未婚,辦公室女職員,提出10個要求,層層篩選之後,40位男士僅剩下一個。
主辦方問道:你覺得自己可能遇到滿足要求的理想型嗎?答案顯而易見,幾乎很難了。
這位女士如果再加個身高180以上,估計就只能去仙界找男朋友了。
她的第一個問題:誰願意和我約會?走了五位男士。
男友標準
3.不喜歡有紋身的人,我覺得我們的價值觀會有所不同(退出一位)
4.我希望他在公共場合是個王子,但在床上卻像頭野獸(退出三位)
5.我喜歡會打扮的男生,不喜歡穿衣很隨意的人(退出七位)
資質要求
6.希望對方是大學以上學歷(退出一位)
7.我希望對方有工作(退出六位)
8.每月收入在一萬人民幣以上(退出九位)
個人要求
9.我不希望男生沒有任何感情經歷(退出三位)
10.我很難和抽菸的男生相處(退出二位)
其實這個女生提出的每一個條件單獨看起來都不過分,但是如果要所有的條件都符合,卻非常難。
在你沒有遇到真正喜歡的人之前,理想型是你的擇偶標準,很多人之所以總是單下去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擇偶標準過於理想化。
我們以最嚴苛的方式來定義真愛,用萬分之一的機率來證明了真愛,那麼真愛也會以最渺茫的機率來考驗我們。
有時候我們會想,我不過只想找個能一起牽手的人;
我只想找個能一起共進晚餐的人;
我只想找個懂得樂趣的人;
我只想找個可以一起學習新事物的人;
我只想找個下班後可以一起看電影或者散步的人;
我只想找個能激勵我,鞭策我的人;
我只想找個讓我有理由把手機裡所有交友APP都刪掉的人;
我只想找個能讓我微笑的人.....
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所有的只想,其實都不是隻有一個問題,我們有時候有很多標準都是自己幻想出來的,未必就是自己的真實需求。
原來我也會在心裡默默幻想另一半的條件,幾經折騰後,我發現,其實不用去限定那麼多條件,只需要選擇你心裡最不能容忍的三種情況就行。
當時我給自己的底線是:
1.不能打女人。
2.不能有賭博的惡習。
3.不能經常出差。
因為這三點是我最無法容忍的,家暴是必須在開始前就扼殺的行徑,賭博是摧毀一個家庭的惡習,經常出差會讓我感覺不到家的溫馨和穩定。
這樣一來,我不再覺得找尋另一半是件困難的事了,誰都有缺點,只要不是你 無法容忍的,都可以嘗試去包容。
所以想好了自己最不能接受的以後,其他問題都可以在交往中慢慢改善和發掘。
要相信,兩個真心相愛的人在一起,有很多小問題是可以共同解決和麵對的,把選擇面擴大,給自己更多的機會,才有脫單的可能。
愛情之所以會有所謂的標準,只不過是你還沒有遇見那個人,當你遇到你真正喜歡的人之後,所有你的理想型擇偶標準將不復存在。
因為他就是標準,所有的剛好,都不過是剛好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