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話題解讀,帶您走進更多的正向情感世界!我是你的情感解憂人,但你要懂得放過你自己!
文 | 風停夜泊
是否,中年的你也一樣有過這樣的經歷:
下了班,寧可一個人安靜地坐在辦公室,隔著辦公室的玻璃窗俯瞰城市一角的燈火通明,也不想直接奔回家中。
勞累了一天的人,在都市的喧囂被黑夜吞沒時,好想尋找一處安靜的地方,讓自己不被打擾,就那樣,把一天的煩心和勞累慢慢自我消化。
工作、生活、感情瑣事、婚姻不幸……
一個人,什麼都不用想,也可以隨意去琢磨。總之這樣的自在,是給精神緊繃的自己最好的解壓方式……
人到中年的不得已,遠不是“保溫杯裡泡枸杞”那麼簡單。
是身處快速發展的當下時代,不得不迎接生活隨時而來的挑戰。難的,是勞累不堪中無法發揮自己的潛能,將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然而,在平凡歲月裡那些不平凡的“被打壓”中,憂患或是安樂,都在煎熬受苦中自我品嚐了所有的心酸。
對於多少中年人來說,笑不過是一種表情!心底無數個無助與疾苦的聲音,早就讓自己忘記了上一次發自內心的大笑是什麼時候了。
好像,很久都沒有好好的放鬆過了,即使有那麼一天什麼也不做,思緒仍然在暗湧,讓人慾罷不能。
或許,大多數人都一樣,步入中年就開始困惑:
總覺得很多事情沒有做,總覺得碌碌無為什麼也沒完成,可精神緊繃的讓自己時刻窒息感,竟是那樣的強烈。
曾經,總以為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可以得到,付出和回報成正比的概念,在自己心裡根深蒂固,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均是如此。
直到步入中年才明白,無論想要得到什麼,重要的是全力以赴後的心態!有些苦,其實不必受!因為那些苦幾乎都來自於自我折磨。
其實,不同階段的人,都會焦慮不安,都會對不同時期的現狀有些自我懷疑,造成這些的根本原因無非有兩個:
自己的心態以及自己創造的“安全感”。
面對成長和生存,每一個人似乎都進入了“我應該怎樣做才能得到誰的認可”的誤區,以至於忘記了如何活出自己真正的價值。
在行為和思維之間的控制和被控制中,人們往往用行動控制住了自己的思維,讓人潛意識地認為自己的行為就是自己想要的思維結果,實際這是一個錯誤的生存形式。
人,應該直視自己的內心,明確自己要什麼,並透過思維決定行為,這樣過多的苦痛和焦慮就會大大減少。
目的性明確的人,往往付出和回報率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上述那句“有些苦其實不必受”的苦,多半來自於內心,而非身體。
我們都知道,身體的苦痛可以有癒合的機會,而心中的苦痛即使有痊癒的可能,也是一個比身體苦痛要難以煎熬幾倍的漫長過程。
人到中年才明白,保證心態就會非常有利地避免內心的焦慮和苦痛,這是最好的自救方式。
中年以後仔細回想:
曾經那些焦慮和內心的緊繃苦痛,真的為現實存在的問題帶來的解決之法了嗎?
並沒有。
所以,有些人才不得不改,不得不在被歲月的蹂躪中,把自己稜角磨平,把心態放平和,逐漸踩著有溫度的規劃前行,才不會被自己拖累成一隻“狗”。
主動成功和被動努力,結果註定了各不同!
過於被動,就會過於焦躁不安、內心承壓也會到達誤認為的極限,這樣的形式也掩蓋了我們積極主動的能力,大大的影響了最後做事的成功率。
所以,與其被動被驅使,何不直視自己的生活現狀、迸發自我內在潛能,主動“出擊”呢?
那些焦躁不安又沒有上進心的人,幾乎都是被動努力造成的結果,所以當他們身心俱疲時就會和現實產生叛逆心理、和自己彆扭,既不想安於現狀,又不想屈服……
這些苦,是不是不必受的呢?
人到中年才明白:世上所有的因果,均有跡可循。你有多焦躁,就證明你有多缺乏安全感!
主觀上進努力是成功的助力帶,有這樣的助力,成就就會不期而遇,安全感也就來自於此。
所以,何苦為難自己呢?焦慮什麼、苦痛什麼呢?
一份工作深感懷才不遇,想辦法突出自己的特長優勢,眼睛多看平臺的優點,畢竟要依託平臺而存在,何況每一個企業都存在問題!與其焦躁不安,還不如多想想為什麼別人能夠得到重用自己不行?是否自己需要改變?
一段感情有始而無終,就儘快放下放過自己,耿耿於懷又不能改變曾經的過往,何苦呢?
一段婚姻的不幸,要麼及時乾脆的止損,要麼想盡辦法改變現狀,什麼也不錯,就是焦慮、困苦,又能怎樣的?是否,自己缺少了婚姻經營的技巧和改變自己的決心呢?
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必去刻意迎合,道不同不相為謀明明自己都懂,為何還要苦苦糾結自己付出多少呢?是否忘記了曾經結交時是心懷坦蕩毫無目的?
人到中年才明白,有些失意在所難免,關鍵在於自己如何去面對!
內心的平和、陽光的心態,才是自己無窮無盡的力量源泉。
人到中年才明白,多有負面情緒都是自己人生的絆腳石。
餘生幾十載,要怎樣度過,希望中年的你,從此自給安全感,用主觀能動性去贏得自己想要的人生,別在自己不想要的現狀裡,繼續迷失、頹廢、苦痛、焦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