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俗話說:“懂得低頭,才能出頭”。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這句話語是有道理的,也是被無數例項證明了的結論。據國內某成功心理學機構的長期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現實生活中,越能成大事者,往往越有這3種低調錶現。

表現一:懂得忍人所不能忍

在成大事者的眼中,任何艱難困苦都不足以讓人心灰意冷,相反更加鼓舞士氣,激發起一定要做成大事的慾望。在遇到困難的過程中,不與對手直接對抗,而是稍稍低一下頭,避開強勁的疾風才是明智之舉。

有時候忍耐住剛強直率的性格與對手周旋,是鬥爭中的良策。相反以硬碰硬,會讓自己吃大虧,這樣做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是不明智的。必要的時候,忍人所不能忍,必能保全自己。

人們一直稱之為英雄的西楚霸王項羽,他就沒有這種忍辱負重的精神,以至於自刎於烏江邊上。

烏江岸邊,烏江亭長勸慰項羽說:“江東雖小,足夠大王稱王稱霸,請大王速速過江。”而項羽是那種寧折不彎的人,對烏江亭長的勸說怎麼能聽得進去?最後自刎於烏江岸邊。假設,如果當時項羽忍耐一下,聽從烏江亭長的勸說過江,結果有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一統天下的人也許就是這位楚霸王了。雖然這只是一種假設,但項羽按照這種假設去做,他的確還有翻身的機會。

其實,用忍耐應對不利的局面是高明的辦法,當人們遇到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以忍耐應對當前的屈辱與刁難是最理想的方法。很多人都無法體會到忍耐的好處,取而代之的是衝動、過激的行為,其實,適時地忍耐一下,以退為進,可以改變局勢,轉敗為勝。

表現二:懂得適時給人讓步

俗話說的好。好漢不吃眼前虧,有時候讓步並不是吃虧的代名詞,而是實現下一個目標的前奏曲。對於任何事情,一味地爭強好勝,好勇鬥狠,是不可取的。適時地作出一些讓步,既不是無原則的屈服,更不是軟弱的退卻,它是在充分了解對手的情況下,作出的明智選擇。

辦事過程中,“以退為進”更易獲取對方的信任。很多時候過分強調自己的目的,過分堅持自己的想法並不一定能取得預想的效果,相反,如果在身陷危難時恰當地採取一種“退”的策略,把握好分寸,也許勝利就會屬於你。

李淵奉命留守太原時,北邊的突厥曾多次以數萬精兵進攻太原。為守城池,李淵派部將王康達率千餘人出戰,結果卻一敗塗地,幾乎落得個全軍覆滅的下場。

後來,李淵用計嚇住了突厥兵,暫時守住了太原城。雖然突厥兵被嚇走了,可是郭子和等人依靠突厥的支援和庇護,又紛紛向他挑釁,這讓李淵防不勝防,隋煬帝隨時可能會以失職為藉口,要了他的命。

面對內憂外患,大多數人都可能認為,李淵為自保必然會奮起反擊。可出乎意料的是,李淵並沒有那樣做,他反而甘願向突厥稱臣,也願意把自己所有的財寶全部進獻給突厥可汗。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淵這樣做的用意,其實,他早已經分析了天下大勢,決定要起兵反隋。可怎樣才能反隋成功呢?唯一的辦法就是西入關中。太原雖是一個軍事重鎮,但並不是他理想的發家基地。西入關中是最明智的選擇。可是,如果太原失守,對李唐大軍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損失。那麼怎樣才能保住太原,順利西進呢?

李淵當時手下至多有三四萬人馬,就算要與突厥決一死戰,也未必能守住太原,更何況在應付突厥的同時,還要抵抗有突厥撐腰的四周盜寇,這樣看來勝利的機會顯然是微乎其微。如果現在進入關中,留下重兵把守顯然不是一個好方法。唯一的辦法就是與突厥講和,甘願獻寶、稱臣。所以李淵甘願忍讓,向突厥低頭。

李淵的讓步策略果然奏效,始畢可汗果然與李淵修好。李淵對突厥的讓步,得到了突厥的許多資助,始畢可汗送他大量的馬匹和士兵,李淵又乘機購買了許多馬匹,這為李淵興建一支強硬的戰鬥隊伍,奠定了強而有力的基礎。加之當時,漢人一向懼怕突厥兵的英勇善戰,而李淵軍中恰恰又有突厥騎兵,這一優勢自然為他增長了不少士氣。

李淵當時的讓步,儘管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卻為打天下保住了資本。在當時的情況下,選擇讓步絕對是一種明智的策略。

記住了,讓步並不是一讓到底,而是等待時機,再設法突圍。

表現三:懂得耐住性情能屈能伸

能屈能伸好做人,可高可低大丈夫。即使才高八斗,位高權重,家財萬貫,若能放下身段,降低姿態,前面的路會更寬廣,高成的可能會更大。

每個人都有對自我的認識,如性格愛好、身份地位、特長缺點等等,全面的認識能幫助自己更好地定位,但是自我認識有時候也會成為一種限制,往往容易形成這樣的想法:我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性格怎樣、學歷多高,所以不能去做這個事情或者那個事情。

自我認識越清楚,自我定位越明確的人,對自己的限制也越厲害。大學生不想去基層工作,博士生不做業務員,上級領導不和下級職員交流……,他們覺得這麼做和他們的身份地位不符。瞭解自己,認識自我,有助於發揮特長,但是也不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

一個人可能身居要職、聲名顯赫,也可能腰纏萬貫、富可敵國,但是,終究也只是一個凡人。一位西方的哲人曾經說過:“一滴水的最好去處是什麼地方?那就是大海。”每個人都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所以,倒不如放下身段,還自己一個普通人的本來面目。

對於遭遇困境的人來說,降低姿態,放下身段,拋開面子,面前的困難可能會輕鬆地解決掉。而對於一些相對比較成功的人來說,降低姿態,與大家平等相處,非但沒有人覺得失去了面子,反而讓大家更加尊重。如果公司的經理老闆經常與下屬的職員在一起,同吃同喝,無形之中就能提高他的親和力,就更能使員工聽上司的指揮。倘如他高高在上,不苟言笑,下屬的敬畏之心有了,但是距離也遠了,如此一來,不可能獲得眾人的愛戴。

如果一個人執著於自己的尊嚴和麵子,落難王子那樣的悲劇很可能會再度重演;如果放下身段,拋開身份,也許會發現,前面的路越走越寬;能屈能伸才好做人。只有這樣,以後的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1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女人不主動,做好這三件事,可能會有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