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毒打”說通俗一點其實就是“挫折”,所以題目也可以說是“面對挫折,要如何逆襲”,即“在挫折中逆襲”。
詞彙一改,這段話就變成了一句很雞湯的話,對於常聽著“鹹魚翻身還是鹹魚”,“在哪裡跌倒就在那裡躺一會兒”之類毒雞湯的 人來說,這段話的雞湯味兒太沖了,會本能地抵制。
但事實上,真的也只有被社會毒打過的人,才能對這個命題說出個一二三來。
成功的和失敗的比例是差異巨大的1比9,面對挫折無法挺過去的人倒也不必覺得自己非常失敗,因為這才是絕大多數人的情況。
因為人本身的自我心理防禦機制,當面對挫折時退縮或是挺不過去是件非常正常的事。又因為痛苦和挫折,自然會陷入一種焦慮當中,這個時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做到“瞭解”自己。
日本時尚新浪潮掌門人山本耀司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 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
人之所以會受到挫折,其實是“自己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發生了碰撞。
“自己的世界”裡一般會有一套自洽的邏輯體系,和諧而狹隘,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也很舒適。
而“真實的世界”要更大、更復雜,也更殘酷。
受到挫折,則是因為“自己的世界”在“真實的世界”裡遊走時碰到了暗礁,它們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但你自己以前可能從來不知道其存在,或者是僅僅透過書本、新聞有過一些模糊的瞭解。
碰到暗礁的時候,大多數人因為痛苦而退縮,這雖然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卻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狹隘,長久以往就越來越不能接受一些新潮的事物和思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中老年人“思想封建”的一部分原因。
但如果能夠不退縮,那時候那些“暗礁”就能被消化成我們“自己的世界”的一部分,“自己的世界”也就壯大了。
而從逆境中走出來的人,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因為有時候相當一部分人在“走出來”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情緒的低落和自我否定,能力反而下降了,而另一部分則是變得比以前更好,比如前文提到的“1”,就是這一部分人。
變得更好的那一部分人,必須承認,有運氣加持,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願意忍耐,不急於擺脫困境,而是會冷靜分析,積蓄力量,可以把握住翻盤的機會。
這就像戀愛中,有的人為了擺脫上一段失敗戀情的陰影,急於找到下家,匆匆開始新戀愛填補空白,但這種時候他們找到的物件往往並不會多優秀。
而那些成功的人,往往有著以下幾點特點:自信;常運動;睡眠質量好;善列清單。
首先是自信。在逆境之中能快速走出來的人往往有著一些盲目的自信,他們不一定正確,但總是能夠翻盤。過度自信在別處有著很多的缺陷,但只有在面對逆境時,人往往就需要這樣的一種盲目的自信。
因為理性的人越是客觀分析挫折現狀,越會喪失翻盤的動力,所以在面對挫折時,盲目自信一些並不是壞事。
其次就是運動。運動是成本最低的,價效比最高的使自己走出情緒低谷的方法(這裡的最低是說運動你在家裡也可以做的,並非只有在健身房辦卡那才算運動),對普通人來說也是最好的抗抑鬱和抗焦慮藥。
而運動對於下一點“睡眠”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有資料說,常年運動的人平均睡眠質量要比那些不運動的人更高。
“早睡早起”這種話幾乎是從小聽到大的,只是年齡越大就越難做到這一點。但如果能保持一個優質的睡眠質量,那麼就能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同時早睡也可以讓自己遠離抑鬱,越是晚睡的人越容易胡思亂想,陷入焦慮。
所以想提高睡眠質量,建議在睡前不要再擺弄手機了,如果一定要玩,把螢幕亮度調到最低,當然最優選擇當時睡前遠離一切電子產品。
最後一點列清單,則是能讓你做事變得更有條理。
對我們而言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其實都可以分成三類:自己可以控制的,自己不能控制的,和自己能控制一部分的,分別對應比如決定自己要設定一個什麼樣的目標、明天會是什麼天氣、以及自己的面試能否透過之類。
對於第一類,我們應該投入100%的精力將它做好;而第二類,則是要完全無視它,因為這類事情你無法控制,過於關注也無法改變它的結局,還給自己徒增壓力和煩惱;而第三類中則是要選擇其中自己能控制的點,只集中精力在這些點上。
事實上,年輕時,是最有成本去犯錯是試錯的,等到人到中年時,上有老下有小,犯錯成本就提升了,所以,趁著還年輕時,不要懼怕犯錯,不要懼怕挫折,也不要擔心走彎路,面對社會的毒打時,如果能夠挺過去,那麼就能發現一片嶄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