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與民主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鹹豆腐腦和甜豆腐腦……這些衝突雙方有沒有可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並試著理解對方的動機呢?看來是不可能了。我們都有一種感覺,和我們作對的都是些壞人,也正是這種想法導致了衝突的發生。
但是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份最新研究顯示,讓人們更加積極地看待敵人是很有可能的。方法也很簡單——付錢讓他好好思考。如果對敵人有了更為正面的理解,也許互相妥協也就不遠了。
雖然聽上去很簡單,但是結果卻很複雜。
“意識形態上的敵人不顧自己國家經濟和地球的安危,因為他們覺得要做出政治讓步是不可能的,”研究的作者在文章中寫道,“全世界各民族各宗教團體因為拒絕分享權力、共用土地和共享宗教活動場所這種對於雙方都有利的解決方案,反而進行大量的暴力活動。”
雖然這些衝突的源頭可能有較為深遠和複雜的根基,但是持續衝突所造成的慘烈結果應該足以讓雙方做出讓不步妥協。但是為什麼大家就是不互相讓一步呢?作者認為在分歧的最上層,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們普遍對最終達成對雙方都有利的協定都表現出悲觀情緒,大家都有各自的假理由。
所以這些假理由成為了衝突的繼續下去的理由。雙方各自都相信自己是為了對本集團彼此之間的愛而戰鬥。他們不願意去了解對方那種相同的愛,反而認為驅使敵人的仇恨。而且這種仇恨肯定是針對自己團體的。有了這種根深蒂固的“敵人恨我”的先入為主的思想,人們會不願意去了解對方,而且對任何讓步都感到悲觀。
為了驗證這種說法,研究作者調查了支援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兩派美國人如何看待彼此,以及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是如何看待巴以衝突。總體來說,研究者的假設很能站得住腳。
大多數人確實認為自己戰鬥的動力是對彼此的愛,而敵人團結在一起的原因是因為仇恨對方,例外的只有巴勒斯坦人,他們認為雙方都是因為對己方的愛和對敵人的恨意團結在一起的。研究作者認為巴勒斯坦人的這種想法是相對缺乏權力的一種反應,但是研究者並沒有深入論爭下去。
為了量化這種負面思想,作者們對不同個體【敵人為了愛戰鬥】和【敵人為了恨戰鬥】的相對傾向程度進行了測量。傾向的強度和協商自願度下降、達成滿意和解樂觀程度下降以及其他樂觀指標有關聯。簡單說一句話,只要你覺得敵人恨你,那麼未來就會希望渺茫。
研究人員告訴一組美國人,如果他們對敵方動機的評價與敵人對自己的評價相符,就能拿到12美元。換句話說,如果你是民主黨人,你給了你的對手共和黨人一個自愛/仇恨敵人的評價,而評價剛好符合這個共和黨人對自己的評價,恭喜你,你能拿到12美元。
誰料錢發揮了不可思議的作用,原先的整體評價顛倒了過來。更多人覺得對方這麼做是出於對己方的愛。
雖然實驗參與者可能為了拿錢故意去說一些對手可能會說的話,但即便如此,還是能減少傾向性得分(就是作者上面提到的)。同時,這再次顯示了傾向性和對和解的悲觀情緒有關,而在這種悲觀情緒下幾乎不太可能達成雙贏的協議。透過降低這種傾向性,付很少的錢可以讓人們更容易接受讓步妥協的想法。
雖然給每個美國人12美元讓他們對對方的政治意識形態有更好的理解不太現實。而且也不知道花出去這12美元能管多長時間。不過研究還是讓我們認識到許多人的敵對思想是可以改變的,甚至可以很容易讓他們重新評估自己對敵人的看法——只需要付錢給他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