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這件事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可一旦糾結於這件事會造成怎樣的結果時,就註定會為結婚與否而痛苦。對於糾結於不結婚會怎樣的人來說,大多數都是本身並不是非常想結婚,但他們受到家長催婚或是周圍環境的影響等等,最終的結果都是會隨大流去選擇結婚。而這些人的婚姻多數也都會產生自相親或是一些被迫條件,婚後就必然會為自己這樣的決定後悔,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卸給當初催婚的家人們,渾渾噩噩度過一生。可事實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做的決定。

其實大家並不願意正面承認的一點,就是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很多選擇,都是看似被迫實則自願。誠然,當代社會家庭並不會放縱自己的孩子不結婚,大多數的家長都會不斷向自己的孩子催婚,但催婚歸催婚,如果你能夠堅持自己的意願,是沒有人能夠奈你何的。之所以很多人會因為所謂的催婚壓力選擇結婚,不過是因為他們不想承擔責任。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你頂著壓力不結婚,最終的結果並不盡人意,這個責任需要你自己來承擔。但如果你進入了一段不幸的婚姻,你就可以把這個責任推卸給自己的家人。雖然痛苦都是自己在承受,但很多人痛苦的源頭都是來自責任。

且不論當代社會養老機制的完善,幾乎等同於你只要有錢,肯定能在晚年住進條件甚好的養老院,照顧你的人肯定會比所謂兒女盡心盡責,而且加上到時肯定有同伴在側,也談不上什麼孤獨。退一萬步講,即便你真的孤獨終老了,也不過是最後幾年悲涼些。相比之下,如今你湊合進入一段沒有什麼感情基礎的婚姻,日後的一地雞毛將是長達幾十年的苦惱,兒女孝順則罷,如果兒女不孝順,那你一樣是孤獨終老,晚年淒涼。

由此可見,現在抱著養兒防老的心態去生活的人,不過是在賭博。這場賭博的風險不亞於孤獨終老的苦,並且你要多過幾十年的痛苦生活,最終仍舊有可能得不償失。

這並不是鼓吹人們進行不婚主義,事實就是隻要是模稜兩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不管選擇怎樣的人生,他們日後都會後悔,都會因為沒有選擇另一樣而感到後悔。

如果能夠堅定地做出選擇,無論是結婚或是不結婚,對他們來說都是自己的選擇,都是自己願意承擔的。真正讓人感到痛苦的,不過是源於自身的模稜兩可而產生的痛苦。這些人所做的決定都是出於被迫的,從根本上來說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才會隨波逐流的過上“大家都在過的日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他們也會安慰自己“別人也是這樣”,以舒緩自己生活中的痛苦,說到底就是一種逃避。

對於生活的逃避,不僅是結婚這一個問題,大多數人之所以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千篇一律的乏味和無聊,都是來自於不斷地逃避所產生的結果。因為不敢去嘗試大多數人沒有走的那條路,於是他們總是感覺自己在被迫做著選擇,被迫承擔著責任。這樣的結局就是迴圈往復地讓自己陷入一種空洞的行屍走肉之中。

1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想要和女人發生關係,就要用這些方式去相處,讓她離不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