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筆耕不輟是我心裡一個美好的目標,在這個逐漸適應的過程裡,因為很多因素,我卻曾一度丟了自己,就如同失去了方向,脾氣一度變得暴躁,也變得非常斤斤計較。

看著老公和孩子們對我的包容,我告訴自己,旅途中泥潭可以等人施救,而一個人內心的“泥潭”唯有自救。

儘管這個過程會艱難,會痛苦,但是隻要肯用心,肯付出,終將會達到自己想要的彼岸。

而我自救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置身於書海,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方法,無意中,接觸到美國作家納塔莉.戈德堡的一本書《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

這本書的書名第一時間就打動了我,第一時間就找到了這本書,並且收入囊中,拿到書後,最快的時間就進入閱讀實際行動起來。

那一刻,好像自己一直以來困惑的東西,一下子有了清晰的想法和感受。在書中薦序中有這樣一句話:

所有的寫作,都通向療愈。

我覺得這句話說得特別符合我的需求,走心的書寫,確實是一個療愈的過程,只是因為這段時間我的沒有方向,停下了筆耕不輟的步伐,才導致了自己的焦慮和暴躁。

而像我這般的境遇並不只有我,其實身邊也有不少媽媽會有這樣的狀況,在快速前進的路上,丟失了自己內心的寧靜,變成別人眼中的不可理喻。

而這一部分人,並不是所有的都是就此沉淪,而且自我救贖,完成改變自己的完美蛻變。

《不安的時候,坐下來寫》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讓我記憶猶新,而且表達的特別直觀。

納塔莉寫了她的一個鄰居,有一天,崩潰狀態的鄰居來找她,跟她訴說自己家庭的分崩離析:

她的丈夫有了外遇,13歲的女兒在吸食毒品大麻,貓咪在隨地大小便,總之,所有的一切都特別糟糕。無助的鄰居只會讓淚水肆意流淌。

可是,兩個月後,她卻愜意的來找納塔莉,平靜地品茶,悠然地談論自己的玫瑰花、詩和小說。

納塔莉:

“丈夫的外遇呢?”

鄰居:

“誰管它。”

納塔莉:

“貓咪呢?”

鄰居:

“哦,那個可愛的小傢伙,它現在在外面尿尿了。”

納塔莉:

“女兒呢?”

鄰居:

“信不信?她開始學習小提琴了。”

就這樣,納塔莉的鄰居自己走出了泥潭,平靜的走上已經幹了的泥巴路。

其實這個案例,值得包括我在內的媽媽們好好品讀一番,找到適合自己的療愈心靈的方法,而寫作就是一種很好的療愈方法。

寫作的好處真是數不勝數:

寫作可以療愈內心

當我第一次開始接觸寫作的時候,目標就是簡單而直接,能夠賺錢貼補家用,減輕先生的負擔。

那個時候,我並不懂得寫作就是一種療愈方式,只想讓自己的寫作可以傳遞一種力量,一種聲音,給更多的人一種力量和方向。

而走到現在,我才深刻地體會到了這種療愈的魅力。寫作於我而言,不只是傳播力量,變現,還是為了一種享受,不錯,現在的寫作模式,於我而言,就是一種平靜的享受。

可我內心仍有一種遺憾,那就是沒有早早的領悟這種療愈的力量,所以,我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出來,希望更多的朋友們,可以在自己的文字裡找到療愈自己的力量。

擁有了這種力量,就會有不同的心境,心境改變了,看待問題的態度也會發生變化。尤其是一些全職媽媽們,懂得利用這種力量,就不會面對問題的時候,放大問題、執著問題、專注問題,而讓自己陷入困境,甚至是影響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

寫作就可以讓自己找到面對家庭問題的時候,找到屬於自己內心的平靜,找到處理問題最舒服的方法。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這裡借用Spenser的一本書名《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其實,面對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很多人都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進行著自我投資。

自我投資的學習真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當然也有不少在這種學習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但是也有不少人,拿到了一堆的證書,卻感覺英雄無用武之地。

這其中包括我自己,在我的書櫃裡,也有三四本本自我選擇學習的證書,但是證書對我而言,使用率並不是太高。

而當我接觸到寫作,才發現練習好寫作是一項很強大的技能,而是使用非常廣泛。學會寫作就像是按下了人生的“快捷鍵”。很多的相關工作都可以手到擒來。

所以,想要業務學習一項技能,並在這個技能裡找到出口的人兒,可以嘗試學習一下寫作,寫不好也不虧本,寫得好,未來就算是賺的。

寫作最俗的理由:變現

這個寫作理由,肯定有人會覺得我的這個理由很俗,確實,寫作變現,是一個很俗的理由,但是,也是一個很接地氣的理由。

在今年這種特殊的時候,相信大家已經見過很多的實際案例,很多的人在寫作的路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兼職和專職工作,用以補貼家用,甚至不少人收入也非常可觀。

就拿我自己來說,雖然因為其他的很多事,也曾沉淪過一段時間,但是在寫作的過程裡,收入還是很不錯的。

想要一份自由職業和兼職的工作,寫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很多的全職媽媽,在全職的路上,有的會因為日常消費而有很多的難言之隱,何不在空閒的時候,給自己一個經濟獨立的機會。

寫作的好處還有很多,當一個人靜下心來寫作的時候就會有更真實地體會。所以坐下來寫,你一定不會失望。

尤其是全職媽媽們,我們所做的事不只是對孩子的教和養,還有讓孩子看到一個更加美好的媽媽。

謹以此文和同頻的朋友們共勉,加油!

1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90後夫妻“結婚證”格外浪漫,網友:幾生幾世修來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