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口才是一種能力。

既然是能力,那麼我們能不能用好這種能力,就會對某些事情產生一些好或壞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卻往往跟我們有切身的關係。

那怎麼定義一個人會表達、敢說話呢?

很簡單,如果你能夠在以下列舉的場景裡,也知道怎麼去應對,那麼你的口才不會差到哪裡去。例如:

1,你認為好的愛情,需要雙方都要“勢均力敵”嗎?

2,你認為好的愛情,需要一方比另一方強嗎?如男比女強或女比男強!

對於這兩個問題,你能不能做一個三分鐘的即興闡述呢?這兩個論題,肯定有一個你是比較認同的,你不可能兩個都不認同或者兩個都認同。

因為基於邏輯思維的排中律,對於彼此有衝突的兩個命題,你不能選擇兩個都反對,或者兩個都不反對,只能選擇是或者不是。就好像對於一種食物,你只能選擇吃或者不吃這樣,沒有第三個選擇。

既然如此,這兩個論題,肯定有一個你是認同而且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的。如果你只是簡簡單單地說個三兩句之後就沒話說,那麼對不起,你的口才只是一般般而已。

又比如,你的朋友結婚,喊你上臺說幾句話,表達一下你對於新郎新娘結婚這件事的看法,你能夠說出什麼樣的話呢?

或者公司開會,老闆點到你說一說,對於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有什麼看法(不管你有沒有這樣的機會,你在工作的地方呆久了,肯定有自己的感受,想象一下你遇到這種場合),那麼你能不能說出什麼樣的意見呢?

如果你不知道要說些什麼,或者說得時候支支吾吾、吞吞吐吐,一點都不流利,如坐針氈一樣難受,那麼你的口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沒錯,這些情況或許你很少會遇到,畢竟你是長期一個人生活,不怎麼跟別人打交道,很少參加社交活動的話。

如果你希望是後者,那麼從今天開始,你就需要有意識地去積累自己的口才資本了。

構成口才資本的四要素

有些人口才很厲害,有些人連話都說得不利索,那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他們產生這種差別呢?

這些因素,就是構成口才資本的重要特質。只要找出這些因素,然後以此去鍛鍊自己,那麼任何人都能夠提升自己的口才。

而在我看來,構成口才資本的要素大概有四個:

1,心態;

2,思維;

3,知識儲備;

4,表達能力。

這四個要素,是不是要做到“頂尖”的程度,我們才有可能獲得一副好的口才呢?可以,但沒必要。

鍛鍊自己的口才,不是為了讓自己成為說話的專家,儘管你可以以此為目標。主要的作用是,透過對口才的運用,最大限度地緩解我們和客觀世界磨合的衝突程度。只要把口才鍛鍊到這種程度,那麼就已經足夠了。

例如前面所列出的例子,在你不具備口才的情況下,你與客觀世界存在難以協調磨合的間隙。客觀世界需要你這樣做,而你的口才能力又無法滿足到,於是就產生磨合上的衝突了。

但是當你具備一定的口才能力,那麼你就可以把這種磨合上的衝突情況降低,如同潤滑劑那樣,讓自己更從容地應對需要應對的問題。

所以,根據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上的需求安排相關鍛鍊的專案。如果你認為現在心態不夠自信積極,那麼就先從心態的調整練起。

如果你認為自己思維的反應不夠敏捷,那麼就鍛鍊自己思維靈敏度。如果你覺得自己“胸無點墨”,腦子裡沒有表達的東西,那就先增加自己的學識。

而如果你覺得自己只是在表達這方面的能力不行,那麼就每天學習不同的表達方式,多多鍛鍊不同情況下的說話能力。

當然,如果你確實不知道如何入手鍛鍊口才,好像四個要素都馬馬虎虎,那麼你就需要一步一步打造自己的口才了。

先從心態說起。

打造良好的心態

一個人心態的好與不好,會影響到他自己的表達能力。

否則為什麼諜戰影視劇裡面的間諜高手,都需要表現得這麼沉著冷靜,面對敵人的懷疑,永遠都是這麼對答如流呢?因為一緊張,話都說不好就很容易露餡了。

問題是,為什麼有些人的說話能力,很難建立在一個自信穩定的心態上?究其原因,就是自身價值點的缺失或者偏移

所謂“價值點”,就是自己對於自身某種價值的肯定和認可。

很多人之所以自信心不足,就是由於外界留給他們各種不好的經歷,導致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價值點,從而喪失自信心。

沒有了自信心,也沒有了底氣,於是總覺得做什麼,都好像會失敗似的,包括與人的交談和自我表達。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麼想要改變自己,就需要找到你自身的價值支撐點,慢慢積累你的自信心!

例如想一想,你在工作上,有哪些地方你覺得可以做得比別人更好,或者只要你繼續提升自己,就能夠做得比別人更好呢?

找出來,然後從中積累成就感,你就會慢慢塑造出自己的自信心。當你的自信心恢復到正常的水平,那麼接下來去提高你的溝通啊,說話技能也就很容易了!

當年我也是一個自信心不足的人,因為我找不到自己的價值點,就算說話、溝通和表達沒有任何的障礙,也總覺得自己說出來的話沒分量,於是只能一直沉默寡言。

當時我怎麼改變自己呢?就是透過背誦古文積累自信。之所以選擇古文,因為我覺得背誦這種佶屈聱牙的文字,既可以鍛鍊到自己的舌頭,而且當我背誦成功之後,我還可以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那麼我就沒有理由自卑了。

後來,我花了大半年時間,背誦了差不多三十篇古文,當然短的比較多,例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這些,如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然後基於這個價值點,我的自信心慢慢積累回來,跟別人說話有底氣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再去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溝通口才,於是一切都順理成章地獲得提高,我自己的性格也得到改變!

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心態不好,最好找到那個能夠給予你力量的價值點,以此著手提高自信心,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提高自己那些不足的地方!

練就敏捷的思維反應

思維跟我們的口才能力,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因為好的思維能力,不僅可以讓我們說出來的話更加流利和準確,最重要的是,它能夠讓我們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夠接收和迴應到外界發出的訊號。

每個人對於外界訊號的迴應都有不同的模式。例如有些人能夠抓住某些語言點開起玩笑,有些人只能木訥應對,正正就是兩人不同反應模式的體現。

當然,思維是一種長期塑造而成的固定反應模式,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改變的,但如果你平時有意識地轉化反應模式,那麼你的表達形式,就比別人豐富了。

簡單來說,我們對於外界訊號的反應模式,只有兩種:邏輯和非邏輯

對於某些情況的聊天,我們當然會選擇採取邏輯性的表達,例如領導的發言,對孩子的教育,工作內容的講述等,都需要運用邏輯的方式去梳理內容,進行有條理的表達。

非邏輯的反應模式,通常都是用在開玩笑,或者應對某些聊天的突發狀況等,都需要你跳出固有的邏輯反應模式,用創新的方式去應對。

例如女生跟你說:“我對你這麼好,你什麼時候請我吃飯啊?”如果你用邏輯的方式作出反應,不管是答應還是拒絕,都會給人非常生硬的感覺。

但是如果用非邏輯的方式去回答,就會有意思很多,你可以說:“當然沒問題!不過你先說說你是怎麼對我好的,我再決定到底是請你吃十塊錢的快餐,還是100元的大餐!”

是不是給人更有“挑戰性”的感覺呢?平時聊天的時候,懂得隨時轉換邏輯和非邏輯的表達,你的口才自然不會差。

至於怎麼鍛鍊這些思維,由於運用在口才上的思維,跟平時我們動腦子的思維,會有一點點的不同。所以鍛鍊的時候,可以嘗試自己“考驗”自己。如:

1,自問自答,問一些能夠給自己刁難的問題,快速思考回答;

2,即問即答,問自己一個問題,立刻就做出回答,幾乎沒有思考時間;

3,思考對方的語言漏洞,看看對方的話語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漏洞;

4,發散思維去曲解話語的意思,思考對方這句話是否可以從不同的方面理解;

鍛鍊無需做到完美,重在堅持。堅持下去,你的思維反應模式,自然就會得到提升。

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

想讓自己說出來的話更有深度和語言魅力,光靠一些外在的技巧是不夠的,自身素質的培養也同樣重要。

因此,我們在學習語言技巧的同時,還應該全面加強和提升自身的學識修養。而好的口才,也在於平時我們對於知識的積累儲備,所謂“厚積薄發”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那怎麼做,才能夠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對於所見所聞,都要加以思考、研究一番。不要專注表面,而是瞭解其背後的過程、原理和意義,從中悟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和道理。

這些都是學習和積累知識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不管上網看到什麼,生活遇到什麼,書中讀到什麼,都要把它們跟自己關心的事情聯絡在一起。

所以,如果你不想自己說出來的話空洞無物,你就需要靜心下來給自己積累一些紮實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以下就介紹幾種方法:

1,平時多讀書多思考;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但不管是碎片化的資訊,還是系統化的知識,想要把它們轉化為自己的“墨水”,我們就需要對這些資訊或者知識投入專注力。

看到你認為好的句子或者論述,就把這些話語摘抄下來,多念幾遍。或者根據自己的思考目的,把它們放在不同的分類裡。

這樣一旦你遇到類似的情形,你就可以把這些資訊和知識調動出來,變成自己的談吐了。

2,積累談話素材;

有些時候聽別人說話,會很容易聽到一些我們想不到或者說不出來的話語。有時候這些話語,可以啟發到我們怎麼構建表達的。

當我們碰到這些素材時,除了要認真去吸收,還需要在生活中好好去運用。當你懂得如何運用,一句普通的話也可以給你帶來驚人的談話效果。

正如你朋友找你請吃飯,你就可以套用周星馳《國產凌凌漆》的臺詞,表達你的“不滿”:我以為憑我們的交情,可以講點感情,沒想到還是一筆買賣。

3,提高觀察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只要善於觀察別人談吐,或者能夠思考不同情境下的溝通問題,那麼你就可以知道哪些情況怎麼表達會更好,跟什麼人聊天用哪些方式交談更恰當等。

經常思考自己看到、讀到、聽到的知識和素材,想一想怎麼根據實際情況去運用出來,或者變換另一種方式去輔助表達,你的口才能力自然就會越來越好。

這就是豐富自身知識儲備的做法了。

最後一個要素就是表達能力。而這方面的文章,我已經寫了很多,不想再詳細說一遍了。總之,一個表達能力強的人,都有四種特質:

1,說話流利;

2,發音清晰;

3,富有感情;

4,句式豐富。

這三點,可以先透過大聲朗讀文章或者念繞口令,鍛鍊自己口腔肌肉和舌頭的靈敏度,讓說話更流利和清晰。

然後結合表達的需求,調整自己說話的語氣和語調,做到抑揚頓挫,富有感情。例如“我討厭你”這句話,你可不可以說出給人一種“我喜歡你”的感覺?這就是語氣語調的作用。

最後積累不同的表達句式,學會用不同的句子去表達同一個意思。例如你想表達“你喜歡女朋友”這個意思,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闡述這個意思嗎?嘗試用語言描繪出一個語境,別人聽到這個語境,自然就領會到你這個意思。

當你能夠做到以上這些,那麼你就具備口才的資本,成為一個會表達、敢說話的人了。

1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相由心生與容顏不老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