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兒時的記憶

雖然已過了50多年,但兒時的記憶依然是那麼的清晰。大有憶童年方知老大徒傷悲的感傷。

兒時的記憶,三歲以前是非常模糊的。四歲以後的記憶是那麼的清晰。現在回想起來,恍如隔世。

70年代初期為響應計劃生育政策。父母親給了我們一四口之家,我和一個弟弟。弟弟比我小近三歲。當時只有父親一人工作,母親沒工作,父親工作每個月月薪20多塊錢養我們一家四口,而且每個月還要給奶奶寄一部分錢,在那個年代20多塊錢養一家人還是捉襟見肘的,每個月都要精打細算的過日子。這樣的日子不是我們一家,而是家家如此,沒有對比,也沒有彼此傷害。即便如此,大人們為響應國家的號召,每時每刻每天都在努力的奮發工作,從不懈怠,從未有因一些小事而請一天假。總害怕請假後拿不到全月工資,如果是這樣,這個月的生活就有點困難,就會入不敷出。單職工的家庭,有了孩子母親可以在家專職帶孩子。若是雙職工的家庭,沒人帶孩子,還要從老家把父母或是姐妹接來幫助帶孩子,無形中這又增加了一筆開支,他們的生活質量相對有所下降。在那個年代,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若是每個月的錢過早花完,去問鄰里借錢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各家都有各家的困難,很少有多餘的積蓄。這時在生活方面的質量就有所下降,但從未有揭不開鍋的情形發生。條件如此,家家不閉戶不鎖門。

父親是當兵復員後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大西北建設來到新疆的。被分到新疆水利廳第一工程處工作。因為是興修新疆境內的各大水利工程,所以這個單位的工作地點在疆內分佈很廣,南北疆都有工作地點。當時父親所在的工作地點是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這也是我和弟弟出生的地方,我4歲以前生活的地方。現在還依稀記得我所住的地方是幾排工整的平房排列有序的建在一片空地上,當時因為是計劃經濟,沒有過多的住房分給職工每家每戶也就一間房子,大概三四十個平方,住人和廚房都在一起沒有分開,家中的床都是簡易的,是木板搭建而成沒有任何傢俱,只有一兩個木質的箱子存放衣物和其他的東西。那個年代沒有暖氣一說都是自己燒爐子,每家都打有一面火牆是用來冬天取暖用的,火牆設計很合理夏天時做飯不走煙道火牆就不會熱,只有冬天的時候才走煙道火牆很熱。如果你看過小兵張嘎這部電影,你就有所瞭解,每家房頂上都是有煙囪的煙囪是為了排煙抽菸是為了更好的讓爐火著旺。電影中嘎子所做的事情我們小時候也做過。夏天倒無所謂,只是房子倒了倒煙。若是冬天做這樣的事情,煙憋足了就會把火牆憋爆,這不僅是倒煙的事情了,而是滿房子的黑煤煙灰,整個房間都需要打掃,床單被褥都需要重新洗一遍,另外更麻煩的事還要重新打火牆,冬季想快快找齊材料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費工費事不說,會耽誤很多事情,所以除非有深仇大恨才會去這樣的缺德事一般不會去做。

也許是因為工作性質,單位家屬區都是依水而建的,可能是為了更好的方便廣大職工上下班。我們家屬區是東西朝向,門朝西開,距西大約兩公里處是一座延綿數公里的石頭山,黑呦呦的寸草不生,山腳下是一條水流湍急的河流,河水混濁混雜著濃濃的黃土味,就如黃河之水一樣滾滾而流,不知匯入河處。因為年齡尚小從未走到進處看過,這也是現在回想起來的一點遺憾。房後東面二三十米處是一處澇壩坑是用來蓄水用的,不知是人工挖掘出來的,還是天然的未曾考究。坑裡始終有多半坑水,好象是永不枯竭。坑裡的水也不清澈呈半透明狀,即便是這樣但它卻是每家每戶的日常用水。水雖如此但不是很髒,不家有些地方人畜共用,但天熱時蝌蚪卻是常見之物,打回來用的水也時常看見一兩隻小東西。不知為何單位是興修水利的,卻連乾淨的水源生活用水都保證不了。現在想起來大家都在把精力放在工作上,都樂於奉獻而忽略了生活生存的細節吧。(待續)

1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為什麼中年喪偶的女性大多長壽呢?86歲老人的心態,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