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結婚?不結婚可以嗎?結婚和不結婚有什麼區別?其實我一直在想這幾個問題。所以我做了三個大膽的假設。
假設一:如果我們只談戀愛,不結婚。
其實要實現這個假設並不難,因為只要我們願意就可以。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戀愛,可以從18歲一直談到38歲,甚至48歲。後面我就在想:48歲以後我還能找到和我談戀愛的人嗎?或許有錢人可以,窮人不行。因為人都趨利避害的利己主義者。有錢人有錢,所以很多人會趨之若鶩,窮人只會被社會剩下來。
這種時候,既沒有戀愛物件,又沒結婚的人就會特別的孤獨和無聊。因為周圍年輕人有物件,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也已經成家了,只有自己孤苦伶仃。所以說,如果自己能忍受住幾十年的孤獨和無聊,那麼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主觀意義上不結婚。
假設二:談了戀愛,後面也結了婚
記得“飛岸”老師說過這麼一句話,愛情從來不等於婚姻,但是從愛情轉為婚姻的感情最幸福。我個人是相當贊同這句話的。因為愛情是純粹個人的事,而婚姻卻是兩個家庭之間的事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愛情要比婚姻簡單很多。
雖然步入婚姻後會多很多繁雜的事物,或許是對方生活習慣不好,或者是消費觀不一樣,又或者是對方有個嘮叨的老媽,但是這些東西都是可以慢慢改變的。及時煩惱會增加很多,但是想想談戀愛的時候,想想孩子的時候,想對方為自己無怨無悔付出的時候,或許這些都已經不是問了。在一定程度上我甚至會認為,戀愛是為自己高興,而婚姻是為了讓別人高興。
假設三:結婚了,但是婚後感情很淡
其實結婚後感情變淡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即使不結婚,我們三十歲以後也不可能像二十歲那麼開心。因為隨著我們見到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多,我們就越會發現生活的殘酷。結婚以後,瑣事會變得越來越多,經濟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在這個男主外女主內的大社會環境下,男人會迫於經濟壓力變得越來越忙,女的會因為瑣事太多而身心疲憊。在雙方都疲憊的時候是很難抽出精力去顧及對方的,交流越來越少,感情就自然而然越來越淡。
各位試想一下,假如一對夫妻每天就是:早上起來男的下樓把早餐買回來,然後女的給孩子穿好衣服。吃完早餐後各自去上班,下班了回家。然後女的在廚房做飯,男的給孩子輔導作業。吃完飯以後女的去廚房洗刷碗筷,男的打掃一下衛生,完事之後各自洗漱睡覺。第二天又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試問一下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意思?
我覺得這樣的關係與其說是夫妻,還不如說是一對結婚領證後生了個娃的兄妹。雖說這種婚後關係淡如水的婚姻很平凡,但是這種彷彿室友般的關係使得生活失去了樂趣,使得婚姻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昨天我在熱點新聞裡面看到一個訊息,說是歌手王櫟鑫和吳雅婷離婚了。我本是不認識他們兩的,但是出於好奇我打開了這個新聞。在王櫟鑫發的分手訊息中,他稱呼對方為“親愛的室友”,並且說自己先下車了,而後又說對方是好老婆,好媽媽等等。當時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稱呼對方,並且承認對方很好還要離婚。
後來經過他的粉絲爆料才知道,他們之前本來是很恩愛的,並且王櫟鑫也很寵對方。不僅不反對妻子追星,甚至還幫她追星。他們2015年結婚,到現在為止差不多5年,5年之內他們生兩個孩子。就這樣原來恩愛的夫妻突然離婚了,不得不讓人感到驚訝。有粉絲說他們已經半年多沒有互動了,也半年多沒有秀恩愛了。選擇這個時候離婚應該是他們都相互受夠了,因為明年離婚有離婚冷靜期。
想到這裡我突然就明白為什王櫟鑫為什麼稱呼吳雅婷為“室友”了。原來的寵妻狂魔天天都要秀恩愛的人,原來一直都是朋友圈曬娃的人,現在這些突然都沒有了,並且這種情況已經長達半年,可想而知他們之間的相處方式是多麼的無趣而平淡啊。這不就是硬生生的把夫妻過成了兄妹,過成了室友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連兄妹和室友的關係都談不上,因為沒有哪對兄妹和室友會住在一起半年都不理對方的。既然是這樣了,那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樂趣呢?這樣的婚姻又有什麼存在的意義的呢?
採臣有話說:
有些婚姻看似美滿,實則早已名存實亡。絕大多數人是不會把自己的不足或者是不好的展現給外人的,婚姻也是一樣。壓死駱駝的從來就不是最後那一根稻草,有些失敗早有端倪。當兩人不在相互關心,不在相互交流的時候,感情就會開始出現裂痕。
今日話題:你覺得婚姻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