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讀者:大方老師,從昨天開始我感覺到自己的負面情緒好像消失的差不多了,有一種自己終於正常了的感覺。我認識到都是自己前些年在自私我執的路上走的太遠了,所以這幾年才會有這樣的經歷。我覺得悔恨,母親去世前生重病那麼需要支援,而我卻只顧自己的工作,把照顧母親的責任都交給了父親和姐姐們。我在父親越來越年邁時不多關心他還讓他擔心我,感覺以前的自己像是活在一團混沌當中,身心都不由自已。我想懺悔,同時我覺得挺奇怪的,我以前是一個孝順很愛關心別人的人,一心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這幾年怎麼會變成這樣了? 感覺都不是我了。

跟您說挺神奇的事。就是隨著這些年的生病,我越來越能接受佛教義理,也帶著家人孩子去拜佛。前一段時間,我的家裡突然收到由一家寺院寄給已經去世的前房東的雜誌,這個房東應該以前信佛的,已經去世很多年,我也一直沒有收到過他的東西。八年後我突然收到這種雜誌,我覺得冥冥之中就是一種安排,讓我多接近佛法,讓佛法拯救我出苦海。

我網上看了一些佛教大僧關於抑鬱的理解,其實說缺乏信仰的緣故,而且在他們看來,也是身上有冤親債主的緣故。我前一段時間給去世的母親,祖母唸了三遍地藏經,也嘗試給冤親債主念,不過沒有堅持唸完三遍,希望他們脫離苦海,早生極樂。

接下來我想懺悔,想做彌補的事情,不知道該怎麼做。我想百善孝為先,多關心父親,盡孝道。多關心別人,注意自己的語言和書畫方式。另外,多念念經,繼續超度這些冤親債主,迴向社會。不知道我這麼做是不是正確? 請教大方老師。其實就像您說的,一切要順其自然,跟著能量的流動走,就是最正確的事。請大方老師指點。

回覆:不用刻意去行孝,不用刻意去慈善。如果說覺得以前做得不夠,現在想補回來,這是另外一種偏執。以偏糾偏,說起來沒錯,但很難把握好度,不容易回到平衡。因此,可以直接平衡,不需要去糾偏,也就是不用刻意去做什麼。

修行確實要兩條路走路,一是靜心,一是愛。靜心是收回無意識的,濫用的愛,愛,是無條件的付出。靜到一定程度,愛多了,自然會溢位,自然會想付出。你現在能這麼想,說明你慢慢到了這一層次,但不用急於做什麼,繼續靜心。

本文再補充幾句。人們常常想孝敬父母,想好好經營自己的家庭,想有一份不錯的事業,想要對社會有所貢獻,想要活得幸福快樂,這些想法好不好呢。非常好,簡直太好了,誰不這麼想呢?如果你不這麼想,那麼你的心理,可能有些問題。

想法是好的,怎麼去實現呢?只要沒有忘記,然後又不強求,按照自己的真心去走,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不同人可能最後達到的層次是不一樣的,但那只是表現在物質層面,在精神層面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問心無愧,都可以心安理得。

不強求,就不那麼緊張,不忘記,就保持了專注。做到這兩點,一定可以有所成就的。之所以有各種問題,要麼是強求了,要麼是忘記了,要麼二者都有。不論你要幹什麼,輕鬆的去做,如果你感覺到很緊張,很疲勞,那說明你當前處於一種強求的狀態,需要即刻放鬆下來。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大道至簡至繁,修心至難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