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內向心理學》。
01.你是內向的人嗎?我們在談論一個人性格是否內向時,常常會不自覺地使用下面這些詞語:孤僻、不合群、安靜、不善言辭、不喜歡社交 ……
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具備內向和外向的氣質,並會隨著年齡、閱歷甚至是文化的影響,表現出上述的行為。
比如,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在發現自己在許多方面都和周圍人聊不到一起去時,往往會選擇以沉默來面對;一個沉悶的人在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時,可能會一改往日的沉悶,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因此,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關鍵是詢問對方下面這個問題:你在面對壓力或者精疲力盡的時候,會採取怎樣的方法為自己「充電」呢?
這個問題有兩種解答:
第一種通常是「外向型」的解答,透過與朋友出去,或是參加聚會的方式,來達到放鬆的目的;還有一種則是「內向者」的回答,獨自待在家裡,靜靜地閱讀,或是與某位密友單獨見面,在輕鬆的閒聊中恢復能量。
我們從中可以看出:
與外向型相比,內向型由於對外面的刺激會更加地敏感,因而需要大量的時間與自己相處,從中獲取能量。
由於容易把事情與自身聯絡起來,所以內向型在社交中大多會採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儘量不與周圍人發生衝突。
02.安靜的陪伴者:如何與不同型別的伴侶相處?對於內向型而言,外向型雖然會是極富吸引力的伴侶,但是由於兩者恢復能量的方式完全不同,可能會因為需求的差異,產生不小的麻煩。
比如,一位外向的太太可能會很輕鬆地為夫妻兩人規劃、處理與社交有關的大小事宜,並試圖帶著自己的丈夫加入每週一次的聚會;而丈夫可能會因為性格內向,寧願一個人待在家裡看會兒書。
除此以外,兩人發生分歧的時候,內外向伴侶通常會在談話節奏與音量上有差異。
回到上一個例子,丈夫可能會因性格內向,不肯正面解決問題,而是選擇逃避;然後讓這位希望把兩人問題給說開的妻子感到心力交瘁。
因此,內外配的伴侶,若是想要長期相處下去,首先便要認清與瞭解另一半的需求,坦然接受兩人的不同,並以此為前提來規劃兩人的生活。
除此以外,兩人還可以多發揮自己的優勢,幫助對方解決不擅長的事情。
比如,外向型伴侶便可以在家庭聚會中承擔主發言人的角色,替內向型伴侶打點好各種關係;內向型伴侶則可以發揮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來幫助外向型伴侶做出更理智的決定。
如果說,內向型與外向型伴侶間最大的問題,便是一個喜靜,一個喜鬧,那麼,兩個內向型則會出現缺少朋友、缺少共同的美好體驗、缺乏對生活的靈活性等問題。
因此,內向型的你若是選擇了一位內向型伴侶,別忘了多和你的伴侶談論彼此的需求,然後創造你們的共同回憶,如:
每年培養一種新的愛好;每兩週外出一次;每月認識一位有意思的人;由自己或是另一半輪流,每兩月給對方安排一個驚喜,等等。
相信這一定會讓你們的生活過得更有意思~
03.溫暖的共情者:如何將性格差異轉為團隊優勢?在職場中,你大概只有在很有限的情況下,才能夠挑選與你共事的人。領導、同事、客戶,這些人各有各的風格、目標、情感、利益與特質。
這樣的情況有時會讓人心力交瘁,尤其是對那些只有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才能夠把工作做到最好的內向者。
那麼,內向者該如何做,才能夠在職場上發揮自己的優勢呢?
首先,你要做的便是創造互動的常規計劃。
這一來讓你和他人皆有規則可循;二來是擁有你所必需的自由工作空間,讓你能夠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三來能讓對方對專案的進展情況心中有數,自然就不會來給你施壓了。
具體來說,你可以:
在會議結束時稍作逗留,與他人做些交談;每日都與同事協調出一段時間,用以不受干擾地專注工作;將整塊工作細化成每日進度,工作一段時間後便稍作休息,與他人做些交流;遇到臨時找你的同事,主動告知對方你手裡有工作要忙,可以另約時間。然後,是積極應對沖突。
衝突是很正常的,因為無論是在情感、願望、行為、習慣或是特質方面,每個人都不盡相同。特別是在與不同年齡、不同學歷、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客戶共事時,你將發現衝突無處不在。
更糟糕的是,這些衝突若是沒有得到妥善解決,不但不會自動消失,反而會愈演愈烈,連帶情緒負擔一起阻礙工作的程序。而在衝突十分嚴重的情況下,團隊的運轉甚至可能會完全崩塌。
因此,你應該用好你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共情能力,去與同事真誠談話,主動詢問對方對某件事的看法,並與他們達成新的共識。
畢竟,迴避從來就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04.社社交圈建設者如何得到你想要的資訊?善用社交場合,發揮擅長閒聊以及建立社交網路的能力,對外向者和內向者來說都很重要。
特別是對於內向者,如果能夠用讓自己舒適的方式來經營社交網路,不僅能從中獲得關鍵資訊,還能汲取能量,豐富自己的生活。
那麼,身為一個內向者,我們該如何建立適合自己,並讓自己發揮優勢的社交網路呢?
首先,你需要的是設定具體的社交目標,明確自己的社交目的是為了:
愛好;減輕負擔;個人成長;資訊交流;進修;新的事業展望等等。
明確這些事物的優先順序,能夠讓你理清楚應該將心力與資源投放到哪裡。
其次,是定義你的資源。
每個人能夠運用到社交上的資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這要求我們做出選擇,把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到最有價值的事情上去。將這一點與第一步結合起來,能讓你在社交時更有針對性。
然後,是讓你的朋友為你引薦。
由於大部分內向者都喜歡與兩三個人深入交流勝過團體交談。圈子小雖然是內向者的弱項,但是,有針對性的、多次交流反而能讓你有機會與朋友建立起親密聯絡。
因此,你不妨發揮這個優勢,讓熟悉你的朋友幫你引薦,這樣既有助於你緩解結識生人的恐懼與不安,還能讓你在社交時不會因為過度緊張,與機會擦肩而過。
最後,是透過多聽少說,來營造輕鬆的氛圍。
傾聽,是內向者在與人交流中格外擅長的事情之一。你的慢條斯理與耐心,是給予對話者最好的禮物,能夠讓兩個人都卸下心中的壓力,營造出輕鬆愉悅的聊天氛圍。
因此,你在與別人社交時,若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便微笑著看著說話的人,然後不斷提出對方感興趣的問題,從傾聽中學習吧~
以上,便是今天的內容。
下一篇裡,靈遙將繼續為你帶來內向者的生存指南。
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