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遇見了你,就像森林遇到了四季,飛鳥遇到了大海。我享受遇到你的喜悅與感傷,至少在此之前,我的心從未如此動盪。
——題記
從前聽梁靜茹的這首《勇氣》時,一直在想,愛一個人為什麼要勇氣了。因為愛了,直接告訴對方便是,這不是需要勇氣的事,而是你是不是真的愛對方。
但是,後來親眼看著我一位大學同學的經歷,我便知道,有時候,愛真的需要勇氣。沒有那份勇氣,兩個相愛的人真的走不到一起。
我的那位大同學算是位宜室宜家的女孩,無論做什麼,都能做得很好。人很溫柔,做事也麻利,也不像有些女孩那樣小家子氣,更沒有那些嬌柔做作。那時候我曾想,如果我是男孩子,我一定會喜歡像她那樣的女孩。所以,我希望她這輩子能遇到一個特別好的男孩,幸福一輩子。
大學的時候,我們曾經與另一所大學搞過宿舍聯誼,這種聯誼活動有點像相親,只不過那時候大家都是鬧著玩,想著人多熱鬧,結實新朋友而已。
而主導這次聯誼的就是我的這位大學同學,與我們聯誼的是她高中同學所在的一個男生宿舍。
那時候,我們都覺得,他們兩個老同學組織這種聯誼活動,是為了解決我們兩個宿舍的單身狗,畢竟大家都是光棍。但後來我們卻發現,這次聯誼活動,其實是那個男孩為了想跟她在一起。
他們是高中同學,但好像高中的時候沒有那麼熟,只是後來剛好在同個城市上大學,這才親近起來。而在那一次聯誼之後,他們的關係越發近了,兩個宿舍的其他單身狗都還是單著,他們之間似乎有點那個意思。
那個男孩什麼都好,嘴很會說,做事也很周到,但最大的問題是個子太矮。我的這位同學身高165,而那個男孩只有158,他們走在一起,怎麼看都不搭。
曾經有同學背地裡玩笑說,他們倆走在一起,就像是一個女孩帶著弟弟的感覺。
是的,身高上的差距,這是一目瞭然的,也是被所有人詬病的。其實,她自己也知道,也煩惱過。所以,當男孩用了各種方法追她,她都沒有點頭,畢竟人言可畏。
其實,愛情的世界裡,需要那麼在意別人的目光嗎?可能有了一定的經歷之後,不會那樣在意,但在二十來歲的年紀,真的很在意。
她也曾與我們聊過,我們也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最終,問題還是歸結到身高上。她說,一起出去,總會有人看他們,就像小丑一樣。她甚至都不敢與他走太近,好像別人那些目光都像刀子一樣落在她身上。
但問及她喜歡那個男孩嗎,她沒有否認。
她喜歡他,他也喜歡她,而且很喜歡。但是,她確實也受不了別人的目光。所以,她不能答應那個男孩。
於是,她拒絕了男孩。拒絕之後,她自己回到宿舍哭了一晚上,哭紅了眼。
她明明愛著,卻又無奈於愛。
作為旁觀者來說,我們能給的安慰大抵就是,只要他對你好,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也不要在意別人說什麼。但是,我們終究不是她,並不能瞭解她所承受的那些事。
她說,他們之前偶爾出去,便會有人對他們指指點點,大抵是說,女孩還不錯,怎麼找個那麼矮的男朋友,一點都不配。還有說得更難聽的,什麼是不是找不到男人了,這種男人也要。這種話,就那樣不經意地傳進她的耳朵,她想不在意,其實很難。
有人說,如果真愛,那些都不是問題。但這些都是旁觀者的角度,不是自己親身經歷,又如何知道自己不會在意。
他們分開了,不聯絡了。即便男孩打電話來,她也不接,人也消瘦了好多。
愛情這回事,終究是要自己想明白的,別人說什麼都沒有用。而在他們的故事裡,更多的是緣於男孩的不放棄,即便她不接電話,男孩也沒有放棄過。不上課的時候就跑到我們學校來,在宿舍樓下,一站就半天,她終於還是被感動了。
那一天,他們倆在宿舍樓下擁抱的時候,整棟樓都在為他們歡呼。
愛,確實需要一點勇氣,才會相信彼此能一直在一起。
她後來說,她一直不接他的電話,不是真的那麼狠心,是怕自己接受了,但最後又放棄了,那才是對他最大的傷害。
原來,愛一個人是這樣為對方著想的。
當然,故事的結局很美好。
雖然大多數看到他們手牽手一起的人都會回頭看一眼,然後說,他們倆真不配。但是,她沒有放開他的手,而他也一直對她很好。大學畢業後,他們倆就結婚了,而他也給了她一個幸福美滿的家。
愛,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愛也真的需要勇氣,來相信我們會永遠在一起。所以,祝福他們,也祝福所有為愛勇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