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還有半個月就要跨入新的一年了,以前每到這個時間節點,內心就會生出無端的惶恐,思來想去都覺得在匆匆流逝的光陰裡什麼收穫也沒有,但是此刻,我的情緒跟平日沒什麼不同,很平靜,也很穩定。

梳理過去的一年,沒賺到什麼錢,收支基本平衡,可我卻從未有過的安心和踏實,心情的愉悅,健康的身體,比一切物質都重要得多,這一點,在三十歲之前是根本體會不到的。

也開始感覺到父母曾經說過的很多話都是極具生活哲理的,譬如最重要的其實就這幾樣東西:

真摯的感情,和睦的家庭,強健的體格,健全的人格,而想得到這些的前提就是,一個人不能太自私……

但人總是需要經過漫長的困惑掙扎期,摔過跤傷過痛過之後才能領悟到這些。

今年最大的收穫就是在情緒上平穩了,在慾望上降低了,在感知微小幸福的觸覺上相對敏感了。

這一年,最大的變化就是,聽從內心的聲音從省會城市搬遷至一個暖和的小地方生活,不管外界如何評價我是瘋了還是腦筋缺根弦了,於我而言這都不重要,我自己的感受才是第一的,當我把自己放在首位的時候,內心很多的不愉快就都自動消失了。

當然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父母對我所選擇生活方式的支援。對於我的生活,他們始終保持這樣的態度:會從長輩的角度提出相應的建議,但最終還是尊重你自己的決定。

開始懂得把生活的節奏稍稍放慢。

每天工作之餘,都要做一點絲毫產生不了效益、但跟心情有關的事情,譬如種點小菜,買幾本書讀讀看看,學著做孩子喜歡吃的菜……

以前認為把時間花在這些事情上面太浪費,只想拼命趕路,如今意識到,一個人要接地氣地生活才能體味到更真實、更純粹的幸福。

日子,不是一天天地快速翻頁,因為它不單單是一本靜態的日曆,而要一寸寸動態地去過,才有細細地品咂出深蘊其中的味道。

其次,自我療愈的能量比以前稍稍強了,極少跟什麼人傾訴,對於自己的情緒問題基本能自我消化。

學會了自己去尋找生活中隱藏的樂趣,不再把快樂的源泉寄託在任何人身上。

昨天跟我爸影片聊天,我爸跟我說:

“我現在挺好的,脾氣也更收著了,每天買菜做飯接送小孫女,生活挺充實的,沒事的時候就坐地鐵去以前老房子旁邊的超市逛逛,感受一下熟悉的氛圍,心裡一下就開朗了,以前老期待別人給我關注,希望別人主動注意到我的需求,現在發現人不管到什麼年紀都得學會自己找樂子才行。”

一個人的快樂與不快樂,總是相對的。

對於人生中的一些瑕疵和必需的壓力,相比曾經的怨憤不平和焦慮不堪,我選擇了面對、接受與承擔。

不再計較於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學會了看整體,看主流,不看支流,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不快也基本能放下姿態去化解,不再像以前固執到非要分個你對我錯。

吵個架,幾分鐘竟然就能自動消氣,因為發現刻意擰著,除了兩敗俱傷,損人不利己,什麼也得不到。

感情上越來越松馳,不再糾結於得到或失去,只關注自己是否有所成長,有所進階。

生活是一面極其容易扭曲的鏡子,但當你自己不扭曲、不矯情的時候,它也就光滑如平面了。

更深層的感悟就是,付出其實遠比得到更幸福。

因為能夠付出代表一種能力,一種自信,一種底氣。

往深了說,代表的是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那麼,就算有任何變數,又何懼之有?懼的應該是得到的那一個啊!

當然我也不再忌諱承認自己需要感情,需要愛。

以前不太好意思承認,因為做了太多年的女漢子,一想到展示自己的脆弱就覺得會被人看不起,於是總想給自己套上一身刀槍不入的堅硬外殼,一副“離了誰,誰怕誰啊”的樣子,其實內心又是期待愛也願意去愛。

現在回過頭去看過去的自己,一個女人,非要把自己的性別模糊成男性,繃得那麼緊幹嘛呢?別人看著彆扭,自己也並不舒服。

承認一下又不會死。本是女兒身,何苦裝男兒。

我們可以在工作上及經濟上把自己當成男人,但在生活上,感情上,迴歸到本原的性別中,做一個外剛內柔(在外面打拼時該硬時硬,退回家中該軟時軟),張馳有度的女人,生活給出的笑臉一定會更多。

北方不少地區已是大雪紛飛,我這裡暖風拂面,陽光正好。

相信空調(暖氣)房裡的你,跟我一樣,在這樣的時刻都能感受到,只要健康地活著,看這世界的花開花落,冬去春來,就是得到了老天的眷顧啊!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記錄|獨居5、6年,以前害怕一個人睡,現在害怕獨居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