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許多年前,有一陣子在家呆了幾個月了,每天看書,寫稿投稿,抱著電腦跟朋友網友聊天,手機不響,也沒朋友找上門。

母親覺得詫異,總是問:“男朋友呢?沒聯絡嗎?分手了嗎?同學朋友呢?都不聯絡了啊?你們年輕人怎麼這麼人情淡薄啊……”

我從電腦屏上抬起頭來對母親說:“我們都在網上聯絡了,每天都有聊天呢……”

母親半信半疑地探頭看了看我的電腦說:“這樣不出聲怎麼行啊,以後小心變啞巴了!”

我力圖解釋網上聯絡也一樣,母親卻搖著頭表示這樣不好,責怪我這樣太不真實了。

因為她認為,人與人之間不出聲的交流會缺少真情實感。

我以前對母親這種想法持不以為然的態度,甚至覺得她有點“事多”。

比如她會計較小輩節日沒有打電話,這個小輩主要還是指我的或我姐的男朋友……

會委屈地覺得:我對他不夠好嗎?走了都不聯絡?都沒個電話?是我哪裡做得不夠好嗎?

聽起來也是有理,但是這看法明顯是有偏差的,他們想不通,為什麼會有人害怕接打電話?

要不是我親身經歷,我可能也不理解,但我還真是對接打電話自然地抗拒,抑或是覺得跟長輩電話聯絡更有壓力。

我本來就是個不擅長跟長輩聊的人,不會說好聽的話,接通後一本正經不知道說什麼,拿著電話便是語無倫次。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交際障礙,大部分時候跟合適的朋友在一起,聊天說話又會相對正常。

當時也想要體會一下母親那代人的立場和感受,所以在母親的質疑裡,我思考了一下自己的“默聲生活”行為,覺得自己這樣的確有些越來越孤僻。

或者說從小自己就這樣,不喜歡跟人說話交流,有些人情淡漠的樣子,給長輩們的印象也是老實木訥,不怎麼討人喜歡一般。

剛開始寫作那些年,更是封閉,現實中幾乎不跟人來往,不喜歡見人,更怕跟長輩沒完沒了地聊天或回答他們的提問。

後來連同齡人或朋友的打電話都怕,接起來會失語,或是經常覺得沒啥事就掛了吧,網上說好了。

越到後面越嚴重,開始直接怕電話鈴聲響,響了能不接的就儘量不接,有種心理障礙了一般。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平時用手打字聊天時,一會就是一大段文字,可是在電話裡,卻常常前言不搭後語,沉默又尷尬。

其實這種情況無處不在,上班時,同事間怕驚動上司或打擾其他同事,所以只能小聲說話,後來便換成網路交流。

過節時問候朋友,不想打電話,就網上發個祝福的訊息。

工作彙報時不用紙張,也不用去看老闆臉色,發一個電子郵件到郵箱就可以了。

甚至有些人分手,也為了避免最後見面的傷心尷尬或麻煩,只需在網上通知一下對方分手,要哭要吵也聽不見對方的聲音,典型的不敢面對行為……

這樣的默聲,有好處也有壞處。特別是相對孤僻內向的人,更喜歡默聲交流,他們會發揮的更好。

一次兩次或許還有人覺得新鮮,每次都這樣,就會產生看都不想看的心態,自然也記不住是誰發來的祝福了,或是記住了也是壞印象。

這樣的時候,打個電話對人說聲“節日快樂”,想必馬上會讓對方記住你的心意和熱忱。

當然,這個也分人,如果是打給我這種人、還會更有壓力。打給老一輩的人,他們會更在意更喜歡這樣的方式。

如果在網上談情說愛,只是發文字,沒有語音,沒有影片,那麼的確沒有聽到對方的聲音有親近感。

文字表達的是書面的東西,有時候會有虛無感,就算幽默,也只是會心一笑。

而聲音裡的語氣,卻會讓你真正感受到對方的心意。

當然,面對面交流溝通,就更能表達情意了。

因為語調和表情配合使用,才會讓彼此更完整的表達資訊,聲音,形體,行為或氣味等資訊越清晰,才會讓人產生更深刻的印象。

而印象,就是增進感情的一種最要方式。

所以,當你感覺自己很久沒有跟親朋好友透過電話或見過面,那麼現在就拿起電話聯絡他們。

見個面,吃個飯,聊個天、有聲有色地增進一下感情吧。

不過不管是哪種方式,還是要看聯絡的物件是誰,只要你們的方式能達成共識,那就是極好的。

只是對於老人長輩,既然他們在意有聲音的聯絡,那也得克服一下自己的不適。

習慣和記得給他們一個可以陪他們“聊”一會的問候和祝福,如果是實在做不到和不喜歡,那也就只能請他們諒解理解了。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