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很多人說多生孩子是為了晚年有多個孩子可以輪流照顧自己,這樣真的可行嘛?感覺周圍好多的多子女家庭在贍養老人方面相互推諉,老人沒人管。好多多子女家庭的老人為子女花光積蓄,有的甚至負債,到最後老無所依。感覺獨生子女家庭,老人自身的經濟實力相對會好一些,有房有錢,獨生子女贍養老人也無可推卸,反而好像情況更好。

王媽媽今年68歲了,他的情況應該屬於前者,他只有一個女兒,但過得比誰都幸福。在他當時那個年代,只生一個女兒很容易被人看不起,且不說農村普遍存在著重男輕女的現象,就只是只有一個孩子,還是個女兒,就足夠令人說閒話了。

因為當時很多人都信奉著“養兒防老”這一理念,認為只有兒子多,自己的晚年才會有更多的保障,如果只有一個兒子,這種保障也就相對少了很多。可是,如果一個兒子都沒有,只有女兒,那麼將來女兒出嫁了,成了別人家的人,自己老了誰來管?

人們對“養兒防老”這一理念深信不疑,跟我國自古以來的社會構造和文化構造息息相關,而且這種理念一旦形成,很容易就根深蒂固。但周爺爺並不在乎這一點,不管別人怎麼說,他依然覺得女兒不比兒子差。

他們夫妻倆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女兒身上,女兒也的確不負所望,現在的她是大學教授,備受愛戴,而他們的女婿同樣也是大學教授,而且他也是獨生子,父母都曾在體制內上班,現在有退休金,基本不用擔心養老的問題。

周爺爺和老伴兒也是如此,他們也是靠退休金生活,基本不用女兒和女婿操心,但他們特別孝順,沒事就回來陪他們。

他們一家人從來沒有吵過架,也沒有發生過矛盾,他們沒有經濟上的負擔,日子過得隨心又舒適。因為思想觀念相對開放,所以對很多事都看得很開,有事都是商量著來,怎能不讓人羨慕呢。相比而言,獨生子家庭則相對好得多,因為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沒有兄弟姐妹,所以沒有那麼多複雜的家庭關係需要處理,壓力也會相對小很多。

也有人認為兄弟姐妹越多,可能日子就過得越好。因為家人之間可以相互幫襯,一旦遇上困難,就有很多人願意伸出援手,多子女贍養老人並不一定勝過獨生子女。

多子女意味著家庭矛盾多。這種矛盾通常是由於偏心引起的,可能是不平等教育機會,可能是重男輕女,可能是對孫輩的男孩偏好,可能是子女配偶因為偏心——包括事實上的偏心和該配偶認為的偏心——心懷不滿,或者是老人的財產分配不公。

在重重矛盾下,自認為吃虧的一方,或者長期被寵愛的一方,很可能採取行動報復這種偏心,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推諉、不作為、拒絕履行義務。

還有一種情況,子女及其配偶認為反正兄弟姐妹多,自己不履行義務還有兄弟姐妹會履行義務,或是認為自己贍養老人的義務應當排在別人後面。

劉爺爺今年73歲,他屬於典型的多子女家庭,他有五個兒女,但是現在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給他養老。

不僅如此,五個兒女還在老伴兒生病住院的時候,不願意前來照顧,生怕讓他們出錢。透過這件事,劉爺爺就徹底看清了,他們眼裡只有利益,沒有親情,更不懂得什麼是感恩,指望他們養老,不可能了。

現在,劉爺爺和老伴兒的身體還算硬朗,他們時常出去鍛鍊身體,在生活上相互扶持,凡事看開了,也就沒有太大的期待了,自然也不會有失望。

他們說,等老兩口的身體健健不好的時候,就去養老院,子女如果不願意出錢,就去告他們,反正以後只想為自己而活,別的什麼都不在意了。

劉爺爺時常感慨: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不會再生那麼多孩子,而是把心思放在教育上。不是生的孩子多,晚年就有保障,如果他們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孝順,就算孩子再多也是無用的。

那麼,獨生子女的家庭和子女多的家庭誰更容易過得幸福呢?似乎也有了答案:這跟子女的多少沒有關係,主要是看一個家庭的精氣神,是靠後天經營的,這通常跟家人之間的相處、狀態、心性等息息相關。如果家人之間彼此愛護,相互幫助且始終三觀正,拎得清,那麼不管兄弟姐妹多或者少,日子都不會過得太差,因為他們心裡裝著彼此,懂得時刻為對方考慮。

如果家人之間不懂得感恩,沒有任何的親情,且父母的夫妻感情不好,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那麼即便只有一個子女,也未必懂得孝順,未必有孝心和愛心

所以,請不要再去糾結生幾個孩子的問題,也不要覺得“養兒防老”有絕對的保障,現在這個時代早已跟過去不同,如果生而不養,那麼孩子未必懂得感恩,不管你生多少個,晚年都未必幸福,反之亦然。

最後,希望所有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活出屬於自己的幸福的晚年生活,同時也希望所有老人多為自己考慮和打算,可以幫襯孩子,但更要懂得為自己而活。

7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28歲單親母親遇到真愛,想要結婚,遭父親反對:你是在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