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結婚,生子,看著孩子長大,自己老去離開這個世界。這是國人普遍的生存狀態。如果你有一天老去,你會如何處置自己不能帶走的財產?就給自己的孩子?還是捐助了?
近日,上海一名67歲的醫生選擇立遺囑,將自己所有的遺產就給一個曾經就過自己命的朋友。而不是就給自己的孩子。
除去這位老人的醫生身份,他首先是個父親。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本應該比絕大多數同齡人更應該活的自在逍遙又幸福的老人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老人說,自己親手將女兒送出國去留學,從此再無聯絡,最後一次聯絡是個2014年,當他打電話給女兒時,對方說你打錯了。
這位父親錯了嗎?他送孩子出國學習的初衷應該還是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來。只是這個結果讓人心情複雜。至於其中還有什麼緣由,我們不得而知。只是做為一個父親,內心必然是痛苦的。
放下社會,子女無法在父母身邊成了社會常態,父母在,不遠遊也只存在於文字中。很多人是沒得選,不背井離鄉就很難生存,而生活離他們很遠很遠。可是對於這對父女而言,生活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他們擁有了很多人追尋一輩子的,可是也失去了最基本的親情。
老人做出這樣的覺定,必然是痛苦的。可這樣的結果又何嘗沒有自己的問題存在?
教育,教育,也許這位父親給了女兒最好的教,但是卻缺失了對女兒的育。
人世間,是非曲直有時候就是這麼讓人無法明辨。只願所有人平安喜樂,安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