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更是一種難得的品性。人生在世,難免會有需要他人伸出援手的時候,但哪怕對方只是舉手之勞,我們也應該懷著感恩的心去儘可能地回饋。只有這樣,才能讓善良和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永遠傳遞和迴圈。正如王符曾說:“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

常懷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感恩的心,不僅要對陌生人或者對同事朋友,對於親人也不能忘記感恩。因為即使血脈相連,也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如果你不懂得心懷感恩,時常回饋,只會寒了愛你的人的心。

齊昕就是如此,比較特殊的是,另一個物件,是她的婆婆。

齊昕是獨生女,家裡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從小到大,只要是她想要的,父母都會盡可能地滿足她。也因此,齊昕難免有些嬌氣,有的時候會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常常忽略身邊人的感受。

齊昕的老公陳杰和齊昕相比,家境就差得多了。陳杰是在農村長大的,父母也都是農民,小時候家庭條件十分艱苦,但也因此塑造了陳杰吃苦耐勞、努力上進的性格。齊昕之所以嫁給他,也是因為性格上的互補。無論發生什麼,陳杰對齊昕一直都很包容忍讓,讓齊昕覺得自己被寵愛和呵護。

但是人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一直被保護的齊昕,有些過於自我,做事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很多時候都在有意無意地傷害別人。最重要的是,因為從小到大的教育和這些年身邊環境的影響,齊昕常常會覺得別人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對別人的好不懂得珍惜,更別說感激和回報了。

這樣的脾氣,別人或許可以忍受一時,但必然無法長久忍受,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也會被這樣的自私越推越遠。

結婚之後,就光是陳杰工作忙碌,經常加班,沒有時間陪齊昕這件事,兩個人就吵了無數次架。

其實,陳杰已經儘可能地權衡好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畢竟齊昕這樣的性格,工作也是得過且過,他如果不認真一點,又拿什麼養活一家子呢?

但是,不管他再怎麼努力,也換不回齊昕的理解,時間一久,他也難免有些疲憊。但即使如此,他也還是儘可能給了齊昕最大的溫柔,哪怕工作競爭壓力大,他也從來沒有和齊昕抱怨過一句。

後來,齊昕懷孕了。即將為人父的喜悅,讓陳杰對齊昕更是溫柔體貼,百般呵護。

齊昕身體不錯,懷孕期間也沒有什麼負面的症狀,十個月之後,成功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孩子。

但到了坐月子,必然就需要有人搭把手。因為工作方面自顧不暇,所以陳杰立刻給自己的母親打了電話,讓母親大老遠地輾轉坐了很久的車,來他們所在的城市照顧。

剛開始一切都挺平靜,至少從表面上來看是這樣的。而且齊昕的婆婆廚藝不錯,陳杰每天下班回來,不必再買菜做飯,直接就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這讓陳杰也輕鬆了很多。

但誰知,沒過幾天,正在上班的陳杰接到了母親的電話,母親在電話那頭十分生氣,說:“我已經回老家了,你的媳婦,我伺候不起。”

陳杰趕忙問了其中的原因,聽完之後,他只覺得氣血上湧,心裡的火氣怎麼也壓不下去。

原來今天陳杰的母親在做家務時,偶然路過臥室,聽到齊昕在和自己的父母打電話。陳杰的母親本也無心偷聽,但是齊昕不管不顧慣了,聲音十分洪亮,陳杰的母親隔著門也能聽得一清二楚。

齊昕說:“媽你是不知道,我這個婆婆是從鄉下來的。我以前還沒覺得有什麼,見到才覺得真的和我們很不一樣。我感覺她的衣服都是髒兮兮的,而且品味也很差。做飯呀?味道是還不錯,但是她做的都是很普通的菜,我感覺沒有什麼營養,不是說坐月子最需要補充營養嗎?她什麼都不懂,會不會照顧不好我和寶寶呀?”

不聽還好,聽了之後,陳杰的母親瞬間變了臉色,翻湧而上的怒氣讓她甚至有些站不住,她還是第一次見過如此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其實作為婆婆,她本來就沒有照顧兒坐月子的義務,她之所以願意前來,也是看在陳杰的面子上,不想已經為工作折磨的兒子再那麼辛苦。這樣的付出,是出於愛,齊昕怎麼能如此心安理得地揮霍呢?

而且,她千里迢迢地奔波過來,忍受著自己水土不服的痛苦,盡心盡力地做家務,照顧兒媳和孫子,做好的一日三餐,也不求齊昕怎麼回報,但至少應該心懷感激吧。

可是齊昕這一番言論,著實讓她心寒。她的衣服破舊怎麼了?她一輩子勤儉節約慣了,衣服縫縫補補還能穿,不然能有現在越來越好的生活嗎?

而且每天準備的飯菜,也都是和醫生諮詢過,適合坐月子期間食用的,她盡心盡力地生怕委屈了兒媳,可是兒媳在背後,卻對她如此嫌棄,根本不把她的付出甚至她這個人當回事,那她留在這裡還有什麼意義呢?

不僅陳杰的母親,陳杰也十分生氣,他可以容忍齊昕對自己耍性子,但他無法接受齊昕這樣不知輕重,不懂感恩,對待長輩也如此不尊重。而且,是他讓母親大老遠來的,如今這樣的局面,對他又何嘗不是一種傷害和諷刺呢?

等陳杰回到家之後,母親果然已經收拾好行李離開,齊昕見他回來,還無所謂地和他抱怨說:“媽是怎麼回事,一聲不吭地就走了。”

陳杰再也壓抑不住怒氣,衝齊昕吼道:“還不是因為你!你再這樣下去,我也不伺候了!”

那個晚上,他們大吵一架。考慮到剛出生的孩子以及齊昕為了生孩子也確實受了不少苦,所以陳杰也沒有做出什麼衝動的行為。

因為母親的離開,齊昕只能讓自己的親生母親前來照顧。齊昕的親生母親身體本就不好,照顧齊昕也挺波折的,如果齊昕沒有那麼任性,也就不會有之後這麼多事。

事情似乎得到了暫時的解決,但陳杰也知道,齊昕這樣的性格,註定會影響兩個人的未來。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只會把別人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要求他人為自己犧牲,不考慮回報,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人,只會把身邊的人越推越遠。

仔細想想,齊昕的人緣確實不好,除了親生父母和陳杰,身邊也確實沒有可以親近的人。

陳杰曾經只覺得女生驕縱點也沒什麼不好,何況還有他來保護和照顧。但是從這件事上他也逐漸明白,越是縱容其實越是在害她,因為其他人必然無法給予齊昕同樣的溫柔和耐心,只會選擇默默地遠離。

所以呀,一個不懂得感恩和回報的人,只會在未來需要幫助的時候孤立無援。要知道,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對於他人的善良和付出,我們能做的是,是滿懷感激,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回饋。

即使對親人也應該如此,因為任何單方面的給予,都是有限度的。不能因為對方的主動付出,我們就也接受得心安理得。

這個道理,希望不要到了無法挽回的時候,你才明白。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婆婆有義務照顧兒媳嗎?如果你遇到了不懂感恩的兒媳,會怎麼做呢?

9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為了孩子”將就的婚姻,都逃不過這3種結局!真的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