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誰說我結不了婚》作者 | 林立晴審校 | 酷炫腦主創美工 | 雪今金編輯 | 小注害怕社交,害怕主動,害怕被拒絕,有時候阻礙我們與人交往的不是那些被用來當藉口的客觀條件,而是心裡的莫名冒出的恐懼。01.害怕失敗,所以主動迴避了關係曾經看過一部名為《我害怕》的短片:像所有浪漫愛情故事的開頭一樣,男生在街頭遇見了一個令他心動的女生,而女生髮現他和自己佩戴著一樣的項鍊,對他報之以害羞的一笑。

本來這個時候,男生要是主動上前去搭話,一段美好的邂逅就此開啟,可偏偏他裝作若無其事走開了。原因是因為,他在假想中看到,自己上前向女生問好之後,被對方冷漠地拒絕和無視。

這個預想中的場景讓他焦慮不安,他只好選擇逃離。第二次,他在公園裡再次偶遇她,這回是對方主動過來打招呼。可男生的內心戲再次上演:這次他看到自己上前和對方問好時,因為太緊張而把手裡的奶茶打翻在地,窘態畢現的他因而被對方嫌棄,還是把認識對方的機會搞砸了。

於是,他再次冷漠地別過臉去,女生也只好無奈地離開。第三次…他看到女生在咖啡館裡,雖然內心很想要進去和她聊天,但另一面卻在掙扎著想要走開,他的腦海裡看到的是女生因為不喜歡他而轉身離去的畫面。但這次,那面不斷播放著“想象中的結局”的鏡子,被打破了。

於是他放下了所有糾結、焦慮,大膽地走進了咖啡廳,也有了一次愉快的約會。片子的結尾說,恐懼是會說謊的,因而我們需要學著去克服它。底下很多網友留言,自己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害怕跟人接觸,總會覺得恐懼、不自在,內心總在腦補著糟糕的劇情,久而久之就變得和片子裡的男生一樣,習慣性迴避社交,成為別人眼中很難接近的人。

其實,這一切都是「社交焦慮」在作怪。如果我們能打破這面「社交焦慮」的鏡子,就會看到,和別人社會交往,並沒有那麼可怕。02.“社交一分鐘,充電兩小時”「社恐」(也即是“社交恐懼症”)這個詞這幾年熱度越來越高,但多數情況下,很多人並非得了「社恐」,而是「社交焦慮」在影響著。這是因為,真正的「社交恐懼症」是比較嚴重的精神病症,不僅僅是排斥社交這麼簡單。而「社交焦慮」,則包含社交回避和苦惱。社交回避是指回避社會交往的傾向,它是一種行為表現;社交苦惱則指個體身處社交場景中有不舒服、緊張、焦慮等的消極體驗,它是一種情感體驗。就好像短片中的男生,他其實有社交的慾望和能力,但因為社交讓他覺得緊張不安,因為主動選擇迴避。很多時候,我們也會遭遇類似的困境:明明感覺到孤獨,但卻很難邁出社交的第一步,甚至朋友主動約吃飯,也會下意識想拒絕,內心愈發討厭這樣的自己;在需要和不太熟的人打交道的場合裡,會覺得非常不自然,總擔心自己會不會出糗,越想越煩躁,只想快點逃離現場。這些都是社交焦慮程度較高的表現,如果不去找到與這些焦慮和解的方式,一方面它會阻礙我們更好地享受社交本身的愉悅,另一方面,社交焦慮程度越高,越有可能會演變為「社恐」,也即是更為嚴重的精神障礙。人是社會性動物,無法脫離社交離群索居。況且我們很多時候不是討厭社交,而是被社交過程中不太好的情緒感受所支配,被恐懼所操縱,所以,正確認識自己的社交焦慮,有利於更好的調整自身的社交狀態。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總是因為情緒影響做事效率,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