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彩禮本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風俗習慣,但在如今的社會上卻成了壓倒很多人的一座大山。有些情侶有著幾年的感情,就因為彩禮無法談和而分開,本來多麼美好的一樁婚事,就這樣散夥了。
那麼結婚,到底給不給彩禮?男女雙方各執一詞。
在女方眼裡,彩禮並不是一心想佔男方便宜,而是想看對方家裡的態度,畢竟女方是嫁過去的,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被重視,在婚後不受委屈。如果剛開始連這點誠意都拿不出,又怎麼能讓別人信任帶給自己女兒幸福?
但男方卻認為,彩禮只是為了滿足她們的“虛榮心”,似乎彩禮要價越高,就嫁得越好一樣。忽略了婚後兩個人把日子過好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太把這個形式當回事,那麼對我們來說壓力實在承受不起。
先撇開各自的擔憂不說,先談談不要彩禮和要彩禮的女人,結婚以後的生活,又有多大分別呢?
然而你細細想一想,其實女人婚後能不能過得好,和彩禮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02
說說兩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單單,當時結婚的時候,開口就和婆家要15萬彩禮,而且還說在她們那邊,這個數已經不高了,有些給二三十萬的。
可彩禮越多,婚後日子一定會過得好嗎?這誰也不能打保票。
而且單單的婆家並不是很有錢的家庭,對於他們而言,15萬彩禮確實是太多了。加上剛買下來婚房,實在沒有太多存款了,只能去找朋友借錢結婚。
後來在朋友幫忙下,婚是圓滿的結了,但單單的老公卻背了不少債務。本來工資就不高的他,每個月不僅要還房貸,又要還借的彩禮錢,可以說過得很悲催。
但單單可不管這麼多,她認為給彩禮就是應該的,況且在她眼裡彩禮本來給的就不多。就緊緊握著這15萬塊錢不放手,把她當作自己的錢。
就因為這件事,她老公覺得她太自私了,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在他眼裡,既然都結婚了那就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可她這樣完全只顧自己。
不僅她的老公對她有意見,婆婆更是看不慣她,處處給她作對,總覺得是因為她自己家才背了這麼多債務,覺得她剋夫。
03
就因為這件事,單單婚後生活過得和自己想的差太多,動不動就吵架,一吵架就回家。
大家也看到了,像她這種情況,明明要了不少彩禮,本來應該受到婆家人的重視,可事實上因為她的自私,導致婆家人沒一個人給她好臉色的。
所以彩禮要得多,並不一定婚後生活過得好。反而彩禮要的少的也未必就過得差。
和單單有所不同的是,秀豔結婚的時候,直接不要彩禮。由於婆家剛買房不久,也實在拿不出別的錢了,況且和男友在一起都好幾年了,兩個人知根知底的,對他們來說彩禮只是個形式而已。
而秀豔的父母,也是通情達理之人,信得過男方的人品,於是對他們說:“彩禮有沒有都沒多大關係,只要婚後兩個人好生生的過日子比什麼都重要。”
女方家庭的體諒,可以說幫了婆家很大的忙。也因為這樣婆婆對秀豔一直都很好,甚至把她當做親女兒一樣。
每一個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得好。對於秀豔的婆婆來講,只有對兒媳婦好了,讓她感受到家的感覺,才能和兒子把日子過好,這也是自己想看到的。
04
可能有人會說了,結婚時候女方不要彩禮,會被婆家人看不起。但事實上,要了彩禮也就未必能被婆家看得起。問題在哪看出來了吧?問題在於你是否嫁給了對的人,對的家庭。
只要你找對人了,就算沒有一分錢彩禮,對方依然會對你很好。但如果不幸嫁錯了,就算你要再多彩禮,婆家人也不會把你當自己人看。
女人嫁人,不單單要看男方的人品,更要看男方父母是怎樣的,家風是怎麼樣的。
所以與其在婚前和“彩禮”的多少較真,不如仔細分析分析男方家庭如何,如果都是三觀正品行端的人,那麼即使你不說他們也不會少給你,讓你委屈。
希望每一位看完文章的姑娘都能認識到這一點,嫁人之前一定要睜大眼睛看人,找個真正能託付一生的男人。
END
今日話題:
你當時結婚的時候,要了多少彩禮?現在婚後過得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