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要求女人新鮮,女人要求男人保鮮
不結婚沒人理,叫做淒涼;結了婚沒人理,叫做自由”
香港紅磡體育館內,一位身穿黑色西裝的男子,拿著話筒站在臺上侃侃而談,時不時來一兩句金句,引得全場爆笑,掌聲此起彼伏。
這位男子便是黃子華,他有多個稱號,例如喜劇鬼才、棟篤笑始祖、中國最通曉“說話之道”的明星之一,而粉絲更喜歡尊稱他“子華神”。
他所創作“棟篤笑”,與脫口秀、單口相聲很相似,看似點小眾,但獨特的港式幽默,喜歡的人特別喜歡,甚至說他的喜劇才華,足以媲美周星馳。
每一位成功者,背後都有一段血淚史,在臺上談笑風生的黃子華,曾經也經歷過心酸,破碎的家庭,演戲被封票房毒藥,患過抑鬱症,情史坎坷,承受過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與痛苦。
從籍籍無名,無人問津,到一炮走紅,赫赫有名,黃子華的成名史,是一段血淚心酸史。
一、家庭破碎,演戲多年依舊無名黃子華雖終日與喜劇為伍,但他的生活過得並不快樂,童年時就感知到世間冷暖。
出生在香港九龍的他,家庭條件不錯,但父母感情不和離婚了,母親帶著他改嫁。
親生父親對他關心甚少,更別說後爸,雖多了三個弟弟妹妹,但因年齡差距過大,很少溝通,關係平淡。
在這樣缺乏愛的環境下長大,讓黃子華的性格孤寡,想法負面,很容易做出一些劍走偏鋒的事。
在小學三年級時,他壯著膽子逃課,跑到外面玩,又一時衝動,去偷人家的東西,被繼父得知後,直接給他一頓打。
中學時期,他膽子更大了,不僅不顧危險和同學到海邊玩,還未經同意,擅自開走別人的船,船主發現後立馬報警,黃子華進了監獄,在裡面待了兩年,留下案底。
家庭破碎,父母不愛,兄妹疏遠,年少無知犯事坐牢,這一切似乎與喜劇毫無關聯,反而是悲劇連連,黃子華卻說:我看到的世界充滿痛苦,或者因為這樣,世界才充滿好笑。
雖然生活動盪,但讓他學會了思考,在學習上有點天分,順利考上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標新立異”的選擇哲學專業,想做一些另類的事,但現實不允許。
畢業之後,他沒能成為思想深邃的哲學家,而是進入娛樂圈,加入無線的編劇班,做過編劇,當過主持,助理、資料蒐集員這樣雜工也幹過,可惜沒激起任何水花。
當初他進娛樂圈,本是想當一名出色的演員,現實卻不斷的給他潑冷水。
在這個看臉看背景的圈子,長相普通,實力平庸的黃子華,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但他付出過努力的。
為了能有機會出圈,他什麼戲都接,什麼角色都演,敬業的精神,讓他演戲時很容易代入其中,在拍《非常公民》時,他飾演溥儀,先是拼命減肥,後又因深陷角色的坎坷經歷,一時走不出來,患上抑鬱症,甚至想到自殺,好在有朋友相助與安慰,才逐漸走出來。
除了當演員演戲,他還與好友合作,執導過電影,但作品都反響平平,似乎凡是他參演過的電影,票房口碑都不佳,所以被稱“票房毒藥”。
演戲一直火不起來的黃子華,心裡不免有些著急,因為他快三十了,一個演員到三十歲還默默無聞,那基本上是沒希望。
事業上的接連打擊,讓這位年輕人停下腳步,開始思考人生方向,也許當時誰也想不到,一場命運的饋贈,即將降臨到他身上。
二、絕處逢生,一場表演改變境遇人生是酸甜苦辣各種滋味都有,很多人最怕“苦”,但所謂“良藥苦口”,一頓猛藥下去,可能會絕處逢生,浴火重生,尋找到新的際遇。
演戲路上處處碰壁,那乾脆暫時放棄吧,試試其他領域。黃子華給自己安排九個月時間,去回憶以前的各種心酸事,透過自嘲的方式,將它們通通寫進故事裡,並取名《娛樂圈血肉史》,“棟篤笑”就此誕生。
在演出前,黃子華沒太多把握,全當是最後一次演出,勝與敗全看觀眾的反應,大有破釜沉舟之勢。
知道來的觀眾不多,黃子華選擇一個容納三百人的小場館,當做演出場地。演出開始後,他從容的走上舞臺,底下觀眾的眼神,有好奇的,有滿懷期待的,也有質疑的。黃子華管不了這麼多,在簡單的問好後,他便開始講述故事。
九十分鐘的獨白,聽上去感覺有點無聊,但曲折的故事情節,生動有趣的語言,頻頻出現的金句,成功贏得滿堂喝彩,觀眾掌聲不斷,笑聲不絕。
到這裡,我們可以說,黃子華成功了,他為自己開拓了一片新的領域,棟篤笑這三個字由此傳開,黃子華這個名字,在圈內也越來越響亮。
在之後的日子裡,黃子華充分發揮才華,各種段子金句,手到拈來,臺上的他,越講越激情,越講越自信。
抓到機會還不夠,要將機會利用好才是關鍵,檢驗黃子華才華的時候到了。
與純粹的喜劇不同,哲學出身的黃子華,更想給觀眾帶來思考,他所說的每一個故事,都非常嚴謹,以自嘲或是嘲笑他人的方式,逗笑觀眾,同時又以“怒罵”的方式,針砭時弊,諷刺社會現象,表達內心情感,引發觀眾思考。
黃子華看似在說笑話,實則是在揭示香港社會荒謬與美好的兩面。他從不站隊,既嘲諷富人,又指責窮人,既批評領導官員,也揭穿市民的各種不是,哲學的思維,讓他看待問題,能一直保持客觀的態度,很多人稱讚他是“香江蘇格拉底”。
這個世界不缺盲從,缺少的是獨立思考的人,黃子華雖走的是喜劇路線,但他能把喜劇上升到哲學領域,實在太難得,有深度有維度,或許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三、江郎才盡,選擇封麥黃子華在香港火了,成為大紅人,無數位觀眾與明星藝人,紛紛前來聆聽他的故事,對他各種誇讚與追捧,然而,英雄總有遲暮的一天。
2018年7月31日晚,在表演完《金盆啷口》最後一場,他便與舞臺告別,與“棟篤笑”說再見,結束28年的喜劇生涯。
關於為何封麥,黃子華表示,早在2003年便有此想法,2014年做決定,但一拖再拖,2018年才正式收山,他覺得自己已經老了,才華再多,也有江郎才盡的時候。
黃子華的封麥,讓粉絲深感惋惜,依依不捨,在他結束演出離開的那晚,有三百多名粉絲守在門口,大呼“等你反口”。
圈內敢說真話的人太少了,黃子華的離開,無疑是一個損失,但我們也尊重他,真正愛一個人,就要尊重他的選擇,控制與佔有,只會讓雙方都很痛苦。
四、情史坎坷,堅持不婚主義如今六十歲的黃子華,生活上愈加安穩,時常陪伴年邁的母親,但在感情上有些遺憾,入行的這些年裡,他沒有過分的緋聞,親口承認的女友只有三個。
在24歲時,他與tvb藝人潘芳芳戀愛,但後來因為第三者的介入分手,第二任女友是模特劉婉君,遭到劉婉君家人的反對,二人顧不上這些,堅持在一起,後來黃子華因拍戲傳出緋聞,劉婉君一時想不開,吞安眠藥自殺,幸好被及時發現救了過來,可二人的感情還是走向結束。
第三任女友是小16歲的化妝師,兩人戀愛長跑九年,可惜黃子華深受原生家庭影響,始終堅持不婚主義,在多次逼婚未遂的情況下,溫安妮無奈選擇放手。
黃子華雖情史坎坷,多年以後還是一個人,但誰讓他是不婚主義呢,只能說,家庭對他影響太大了。
五、結語在網上,有人曾問如何看待黃子華的棟篤笑與郭德綱的相聲?
底下有條評價說到:一個是哲學家,一個是喜劇人,電影《頭文字d》中有句臺詞:神之所以能被稱為神,那是因為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才被稱為神。
所以人們喊郭德綱是郭老師,喊黃子華是子華神。
這樣的說法,似乎是有點偏向黃子華,其實二位都是喜劇領域的人才,做出過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二人的實力不分上下,要說區別,那便是黃子華的思考更有哲學性與社會性。
搞笑又殘酷,這是棟篤笑給觀眾最大的感受,在大笑的同時,也引領著觀眾思考,智慧與責任,是黃子華作品的最大魔力,讓我們在看透世態炎涼的同時,也能感到一絲絲溫暖。
我只是一支沒什麼用的火柴,但如果我不燃燒,那我就是一支廢柴。
縱觀黃子華的一生,有過輝煌,有過低谷,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經歷過,即便是無名的平庸之輩,只要不放棄自己,奮力燃燒,也有希望成為赫赫有名的大才。
生活深陷低谷之後,還能熬出頭,走上巔峰,便是人生最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