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我是大秦,電影迷,說實話這個電影從釋出開始,到影院上線,有想去看看的衝動,畢竟自己40多的年紀,這個題材的新電影本身也不多,但是我覺得始終不如美國大片快感來的直爽,所以就等著平臺處免費的,沒去院線看,前天剛在平臺上看完 。那就說下我的觀影感受。

1953 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為在指定時間到達,向 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 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徐徐展開......

上面這是電影劇情簡介,題材沒問題,政審也合格,就是覺得有點劇情老套畫面重複,有營造大片的想法,畫面感不錯,但場面上還是差點意思。

例如:人物刻畫也不夠立體,放入濃墨重彩的煽情篇幅突出表現的張譯,反正沒太感動我。如果拍攝週期拉長3倍,把這座橋關係到每個人物背後的故事增加一些篇幅,他們從各地陸續匯合於此,有先後有節奏地奔赴目的地,也許會讓電影更深刻、更好看,也會加深觀眾對人物的認識層次;其次缺失了一個重要的視角:即喀秋莎,它是如何團滅美軍炮陣地的,這個故事值得講一講,喀秋莎名字這大殺器為什麼會在這裡重點突出而又全無半點介紹,既然敵我雙方都知道此橋意義重大,為何派出的飛機這麼少,美軍完全具備飽和攻擊的能力,可每次來襲這架次和彈藥明顯不夠,我看紀錄片中,黑夜是一直被美軍的彈藥照亮的,轟炸就沒停過,不知道真實戰例是什麼?我覺得影片應該在這個問題上給予合理的解釋;最後應該把此橋關係到整個大局的戰略意義說明清楚,士兵、軍官、指揮員如何因此橋形成的某種內在聯絡。

這個影片的旁白一直在重複和強調沒有一個人怕死,但這種力量來自哪裡?卻說不清道不明,難道是自發的?這場立國戰爭的重大意義,基層黨組織發揮的作用和我軍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卻隻字不提,我認為支部建在連上就是這個力量的源泉,也是落實戰略意志最後一公里的終端,導演們居然故意隱去,讓金剛川成了無主之地,志願軍成了無組織的勇士,這不是幻想出來的美式超級英雄的故事!第二個問題:個人自由主義。美國朝鮮戰爭記者所著的《寒冷的冬天》,把志願軍描述成了最可怕的對手,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志願軍如何令行禁止,面對任何致命危險都不畏懼、不躲避,組織性極高,這準確地反映了我軍打贏美軍的核心本質。而影片中,不管是被貶的高炮連長還是受領偵查任務的步兵班長,都目無組織紀律、越俎代庖、擅離職守,這樣的一群充斥著個人自由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的臉譜,絕不是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部隊,也絕對出不了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

再有,來了四個導演,結果是命題作文,每人寫一篇。關鍵就在於不是每人寫一段分個上中下把故事說完,而是隻有上,輪著給觀眾讀一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那中和下呢?沒有。所以故事只有一個,分成幾個視角來呈現,劇情是沒有推進的。全片僅圍繞“護橋”展開,故事性本就稍弱,劇本一單薄,人物就立不住了。一晚上的事情一樣的故事內容和敘事順序只是換個主角來講,感覺就是用不一樣的場景來告訴觀眾這不是重播。略顯失望。亮點是攝影和調色,風景片級別,就是影片段落有要人感覺跳格了,斷斷續續,有點混亂。

真切希望國產影片不斷最佳化,越來越好,質量越來越高,也希望從敘事的完整度上,精細打磨劇本,真實的給老百姓賞心悅目的觀影體驗和內心的觸動,不走心的電影看了也是白看,只不過浪費電影票錢和大家的時間。

我們現在就來聊聊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有多猛,這大殺器遠比電影中的可怕!這種火箭炮專業學名叫做“BM-13多管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

是前蘇聯在二戰時期的產物,不同於榴彈炮需要用汽車拉,這種火炮完全就是裝在車上的,這就使得他們擁有超強的機動性,不僅如此,喀秋莎火箭炮的射速還非常快,一共擁有8條發射架,一共可以裝填16發火箭炮,火箭炮還是大口徑,口徑在132毫米左右,16發132毫米的火箭炮在10秒內就發射完畢!要知道在短短10秒內一個區域被16發火箭炮幾乎同時覆蓋是多恐怖的事情,但這火箭炮也有他的缺點,首先是裝彈時間非常慢不同於榴彈炮,打一發裝一發,16發火箭炮要想完全裝填完畢需要10分鐘左右。喀秋莎功勞最大的戰役就是上甘嶺戰役,24門喀秋莎火箭炮齊射幾乎瞬間打垮了美軍兩個營的部隊,從此威名遠揚!這就看出來這種火箭炮的威力了!

29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白衣不沾土,水中不溼鞋”《終極筆記》再登髮膠劇熒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