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很難想象,中國觀眾對羅馬尼亞電影裡的“莫多萬”警長系列,會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至今只要提到“莫多萬”,仍有很多觀眾都如數家珍,耳熟能詳。

筆者為此查證了一下,驚訝地發現,“莫多萬”警長系列以及相關的“羅曼”警長系列,幾乎所有的影片都曾引進國內,分別由長影、上譯輪番譯製。

從中可以看出,八十年代,的確是羅馬尼亞電影大行其道的年代。幾乎每隔幾月,就能看到有羅馬尼亞電影的公映。

但有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就是當時國內引進的“莫多萬”警長系列,並不是按時間順序逐一在國內公映的,而是打亂了時間順序,顛三倒四,就像剪輯錯了的故事,也像意識流電影的隨心所欲,所以,導致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連貫,陰錯陽差的印象是這些影片留在中國觀眾心目中的記憶。

“莫多萬”警長系列裡最早引進的是《復仇》,放映時間在1980年。

這也是“莫多萬”警長系列裡令觀眾留下最深刻記憶的一部電影,很多觀眾都稱該片為“經典”。

這與當時電影放映的時間有關。八十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正徐徐拉開,國外影片進口尚少,《復仇》恰到好處地處於友好國家電影與娛樂電影的交界處,一時成為中國觀眾能夠一窺西洋風景的奇觀視窗,“莫多萬”警長系列也因為它的奇貨可居性質,把它的系列之一的《復仇》如入無人之境地推到中國觀眾的面前。

但實際上《復仇》的前面還有一部前作,名叫《一個警官的控訴》,但這部電影,一直到八十年代的最後一年也就是89年,才譯製後在中國公映。

所以,《復仇》裡的很多人物,都讓人看了一頭霧水,莫名其妙,而結合《一個警官的控訴》裡的鋪墊,才能明確各自的身份。

《一個警官的控訴》的結尾部分,“莫多萬”警長被鐵衛軍的槍手,四面包剿,中了數槍,彈如蝟集,看上去必死無疑,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復仇》裡,他竟然復活了。

《復仇》裡,“莫多萬”警長把上一集中置他於死地的對手,逐一收拾乾淨,如果沒有上集的鋪墊,很難明白“莫多萬”警長為何在身上雲集瞭如此眾多的國仇家恨,為何如此與他的對手不共戴天,一決雌雄。

扮演“莫多萬”警長的是羅馬尼亞的著名導演。他導演的《勇敢的米哈依》,堪稱沒有特效時代電影的一個劃時代的古典戰爭大片,的確顯示出導演的無可匹敵的片場操縱能力。

具備這種操縱萬馬奔騰場面的導演,竟然還擔任動作片的主演,在電影裡騰挪跳躍,披亢搗虛,實屬罕見,也沒有必要。

導演名叫塞爾玖·尼古萊耶斯庫,崔永元《電影傳奇》裡譯成:塞爾裘·尼古萊斯庫。

他的最早出身是搞的攝影,而且搞的是潛水攝影及微觀攝影,也沒有經過演藝訓練,但後來不僅當了導演,還主演了多部警匪片裡的動作主演,堪稱奇蹟。但筆者也許因為先入為主的緣故,總覺得他的表演比較僵硬,假作深沉,缺乏底蘊。

《電影傳奇》欄目2005年採訪導演塞爾玖·尼古萊耶斯庫的時候,這位導演自視甚高,說他電影裡的動作鏡頭,都是他一手演繹的,根本沒有用替身。

其實從今天我們習慣了成龍的龍飛鳳舞的動作模式再來看塞爾玖·尼古萊耶斯庫的動作表演,確實難以讓我們覺得心服口服。

因為塞爾玖出演的“莫多萬”警長雖然也表現出了各身形式的跌打滾爬的敏捷身手,但在咱們習慣於東方的武功矯健身姿的行家裡手看來,他的動作無論是從速度還是從彈性力道來看,都有一種難入法眼的慢一拍的遲滯性,一句話,至少在筆者看來,覺得“不爽”。

比如《復仇》開頭,“莫多萬”被子彈擊中,滾下斜坡,那動作在咱們看來,既稱不上帥,也談不上酷,只覺得導演兼主演賣力了,但賣力的效果,並不給人以驚豔。

在接受《電影傳奇》採訪時,他也提到他在拍攝《勇敢的米哈依》過程中,指揮成千上萬的群眾演員,演繹浩大的古代戰爭場面,動作設計也是他一手操辦,而他強調的是,在展現電影裡的刀光劍影的時候,並沒有一個人員傷亡,這的確是拍攝如此浩大的冷兵器時代大戰的電影中的一個值得稱道的奇蹟。

《勇敢的米哈依》劇照

塞爾玖腳踩影視製作的多隻船,我們不得不問是否有必要?

難道這個國家真的沒有人了,必須依靠他一個人獨挑大樑?

而奇怪的是,越是小國家,越喜歡在電影製作中一人身兼數任。

塞爾玖在出演“莫多萬”警長中的《一個警官的控訴》、《復仇》兩片的時候,之前還導演與出演過一個“羅曼”警長系列。

在這一個系列中,第一部影片是拍攝於1973年的《清白的手》,而這部電影直到89年才在中國公映。

在《清白的手》中,導演塞爾玖出演了一個名叫米克洛萬的警察,幾乎就是後來的“莫多萬”警長的初始形象,因為兩個角色的身份設定乃至造型、氣質、性格都如同一個模子裡脫出來的。

這就是涉及到這一警長系列裡由塞爾玖主演的警察角色,其實都有著相似的身份設定。

集中表現在“莫多萬”警長身上,就是他是一個無黨派的警察,但思想上傾向進步,為人也很正派,最終與地下黨組織站到了一起。

而因為他的無黨派身份,他可以在電影裡無忌地展現他對瘋狂暴力的演繹,這就形成了《復仇》一系列影片中他的不守常規、以暴抗暴的個性風格。

而他的這種劍走偏鋒的痴迷於暴力的行為準則,也影響到了影片裡的黨組織成員。

因此,“莫多萬”警長代表的是一個行使著“黑暗中的公正”權力的特殊人物,他蔑視法律,相信暴力,從而使得“莫多萬”警長系列的基本格調,遊走在正統與邊緣的陰陽水處,可以讓導演展現出人物的這種帶有個人英雄主義氣質的獨狼風格,它可能不匹合羅馬尼亞當時的主導的意識形態,但卻巧妙地將故事選擇在二戰期間而使得人物有了大顯身手、脫罪避過的藉口與契機。

“莫多萬”警長系列,對中國八十年代娛樂片趨之若鶩的主題選擇,應該有著相當的啟發性。當年中國導演模仿拍攝的警長系列,可以從“莫多萬”警長系列裡找到源頭上的蛛絲馬跡。

《清白的手》中,主角是羅曼警長,他恪守的原則,是堅持在辦案的過程中,保持“清白的手”這一信條,而米克洛萬則不擇手段,為了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實際上,就是“莫多萬”警長系列中的以暴抗暴的風格。

後來羅曼也受到米克洛萬的影響,覺得米克洛萬的原則是唯一在實踐中見效的。這正是人殺紅了眼之後,覺得世界上的最有效的話語就是暴力力量。宣揚暴力,就是以這種唯有暴力才能伸張自我存在的潛意識而支撐的。文藝作品,發展到最後,都把暴力作為自我吟味的一針興奮劑。

《清白的手》中的米克洛萬警長最終死去,他留下了一顆子彈,而這顆子彈,在續集《最後一顆子彈》裡派上了用場,用這顆子彈,消滅了上集裡的匪徒。

《最後一顆子彈》是1981年在國內公映的,而它的前集《清白的手》,則是1989年才在國內放映。與《復仇》及它的前傳《一個警官的控訴》之間相差了幾年如出一轍,又是一組前後顛倒引入國內的電影。

而“莫多萬”警長系列的另一部影片《較量》,則是在1990年公映的。

這個年代,也是羅馬尼亞電影消失在中國影壇上的最後邊界線。之後,很少有大規模的羅馬尼亞電影在中國公映了,甚至可以說是絕跡了。

這一方面是羅馬尼亞發生了深刻的轉型,而另一方面,中國影壇也即將迎來了好萊塢的大片時代,羅馬尼亞電影無論是視效還是在內容上,所透出的揮之不去的侷促氣息,已勿庸置疑地受到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排斥與冷對。

塞爾玖導演在羅馬尼亞轉型後的2008年,又拍攝了一部“莫多萬”警長系列影片,名叫《倖存者》。

《倖存者》劇照

羅馬尼亞轉型期間,塞爾玖導演積極投身政治風暴,也算是一個推進國家轉型的風雲人物。所以,《電影傳奇》2005年採訪的時候,塞導演的話題,總是離不開政治話語,說當時在拍攝《沸騰的生活》的時候,拍攝的工廠裡有一天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反對當時國家領導人的標語。

《電影傳奇》節目的解說詞中,說“我們對這一點不感興趣”,最終整個節目,就是圍繞電影裡的花邊緋聞聊了聊,這也是《電影傳奇》節目終覺淺顯蒼白的原因。

羅曼系列中,還有一部仍是以羅曼為主角的電影,但導演不是塞爾玖,名叫《單獨行動》,應該稱得上是一部蹭熱度的電影,國內也曾放映過。可見,當時羅馬尼亞電影中的這類警長系列,未免太受國內引進電影的那幫人的青睞了。

這樣,我們可以大致地羅列一下“莫多萬”警長及之前的隱約有著關聯的“羅曼”警長系列在拍攝的前後順序及國內放映的先後關係。我們羅列出下面這一張表,僅供參考。其中除了最後一部《倖存者》之外,所有的電影故事都曾經刊登在《電影故事》雜誌上,本文中的圖片,我們均將《電影故事》中的相關故事介紹雜揉其中,以讓我們更好地看清羅馬尼亞電影與我們中國人的娛樂生活曾經達到什麼樣的深度融入狀態。

羅馬尼亞電影相關連結:

16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金晨開啟第三段“戀情”,與男嘉賓趣味聊天超嗨,原來是熟悉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