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剛聽到《裝臺》這個劇名,還以為講的是CCTV的故事。
一路看下來,原來說的是月可支配收入僅千元的底層勞動人民的故事。
沒在劇中人物生活的地方生活過,但仍能強烈感受到那一股真實氣息撲面而來。
個人執念:在所有藝術創作領域,在描繪平凡生活真實度方面,傳統作家幾乎是最頂尖的,沒有之一。強調一下,是傳統作家,是經常在《收穫》、《十月》、《當代》以及《中篇小說選刊》上露面的那些,網路上日更萬字的不算,原來中國作協旗下的都算來著,後來郭敬明也成為作協會員之後,也未必了。
《裝臺》是流量橫行妖孽當道的混亂時代的一股清流,儘管跟原作小說相比,也有一些改編的瑕疵,但紮實的文學底子擺在那裡,註定了這些小瑕疵改變不了其電視劇精品的位置。
張嘉益(改字兒了)、閆妮兩位主角演技精湛細膩動人無懈可擊;配角孫浩、陳小藝等人形神兼備舉重若輕;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張嘉益的七八個手下以及城中村的各色小人物,那些演員幾乎沒有一個能被觀眾叫得出名字,但個個鮮活生動光彩照人,這一點太牛逼了。
我們看過太多男女主表現尚可,而一些小配角漏洞百出的劇集,其實導演最大的本事是讓劇中的那些小角色鮮活起來,這非常重要。這個道理就好比,一個大場面歌舞表演,觀眾的視線未必一直盯在中間的演唱者身上,螢幕邊角處一個不起眼兒的舞蹈演員,哪怕他只有一個微表情比較特別,都會輕易地把觀眾的目光吸引過來。
陳佩斯用毛巾在身上拍拍打打這個碎動作,把朱時茂這位男一號的戲給搶過來,這是喜劇小品的戲劇設定,是舞臺效果,事實上陳佩斯才是小品的真正主角,這一點觀眾都知道。但在正常的影視劇中,一個小角色表演合格未必能讓這個劇馬上升到什麼檔次,但一個小角色表演低劣所帶給影視劇的傷害可太大了,因為觀眾會立刻出戲,不再相信——這是一部影視劇最大的災難。
說句題外話:相聲界有“三分逗七分捧”的說法,也有以此為內容的著名段子《論捧逗》,同樣道理,那也是本子設定是節目效果,真實情況下,你不會真的以為捧逗平分甚至三七開吧?
我覺得,《裝臺》裡這些其貌不揚的叫不上演員名字的眾多小人物小角色,才是這部劇最強悍最吸引人的地方。
多說一句:
多年來,有很多嘲諷調侃中央電視臺的文章、影片以及各種小段子,因為它地位特殊,最權威最龐大覆蓋最廣影響力最大,而調侃權威,這是平凡的普通人的娛樂剛需,世界人民都是這個樣子。
換個角度,意識形態宣傳需要、新聞紀律規則繁冗、體態臃腫思維僵化……等等這些先暫且不談,單說創造類內容,無論電視劇、體育專題、紀錄片、專題片以及各種文化文藝類節目,CCTV出品的品質仍然是最精緻最嚴謹最豐富最值得尊敬的,是諸多地方臺、網路平臺以及多如牛毛的自媒體所遠遠無法比擬的,這一點必須承認,而且很多時候,這還真的不全是資金投入多少能決定的。
我也調侃過CCTV,但以《裝臺》為例,借用大鵬的句式:這次,我站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