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易小星藉著爭議的話題又炒了一波熱度。
本來以為《萬萬沒想到》的慘敗能讓易小星這些網劇出身的野路子退出國內電影圈,誰知易小星鹹魚翻身,拿到了投資,還把自己的新片《沐浴之王》提高到新高6.1分,妥妥地打了個翻身仗。
同比之下,那些拍爛片的導演們,大鵬已經拿到了金馬獎最佳短片獎,郭敬明的新片也有翻盤的勢頭……
難道他們學會拍電影了,難道他們不再用流量吸引觀眾了,難道他們改邪歸正了?
並沒有。
主人公從天堂掉入人間,人生的大起大落,從不可一世到返璞歸真。
隨著中韓關係的日況愈下,本來的中韓影視界合作一個個終止合約。這幾年,你看不到新的內地小青年去韓國練習生混了一圈之後成為大明星的案例,使得吳亦凡張藝興們比想象中紅了更久。
這些出爐於韓國的明星們從唱歌開演唱會到拍綜藝,再來演電視劇演電影。電影徹底消耗人氣之後,他們又回到練習生綜藝來炒熱度。
《創造101》、《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中國有嘻哈》……
練習生沒紅幾個,導師們吳亦凡張藝興們倒是持續保持熱度。
韓國同行們有時候會使用法律手段,由於中韓關係的僵局,中國的司法並不會充分保護韓國綜藝的製作方們。
韓國同行們有的選擇了忍氣吞聲,寄期望於中國內地廣闊的市場。但他們發現“限韓令”連朴槿惠下臺了也沒實質性取消,再也沒有韓國的偶像明星們到內地開過演唱會,綜藝就更別談合作了。
韓國同行們有的選擇了堅決地抗議,但臉皮厚的中國同行們無視抗議,甚至用水軍來還擊。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電影界。
由於這些年韓國電影的崛起,奉俊昊的《寄生蟲》拿到了戛納金棕櫚和奧斯卡最佳電影,國內的電影人你很難忽視韓國電影的存在。
由於東亞文化的相似性,韓國電影的改編可能性要比好萊塢電影的改編大很多。
在“限韓令”之前,很多過氣的韓國電影人和韓國偶像一樣紛紛到內地來淘金,比如宋承憲、金喜善、張娜拉、宋慧喬。
到“限韓令”一出,這些韓國電影人只能回國拍片了,機會也沒有多很多。
創作層面的合作還在繼續,比如2016年上映的《捉迷藏》、《火鍋英雄》。
同樣的劇本,同樣的電影名字,換了中國演員,或多或少會有些水土不服……
上述電影票房沒有那十億的成功範例,只是有一些小驚喜而已。
但投資方還在嘗試,嘗試著讓國內的犯罪懸疑電影有所突破。
導演們嘗試著本土化,在廣電的領導們剪刀手的邊緣們不斷地試探。
曹保平的《烈日灼心》是成功的範例,而《風平浪靜》則失敗了。
與犯罪懸疑片相比,韓國喜劇片《色即是空》等也有很多受眾,只不過現實題材的犯罪嫌疑片光芒太盛,把喜劇片的光彩掩蓋了而已。
一切都是那麼地perfect.
結果萬達電影作為上市公司,這幾年績效很差,即將有退市風險。他們得控制風險和成本,見專案危險,果斷突然撤資,給了製作方當頭一棒。
易小星們動用水軍,誣陷韓方妄稱“什麼都是韓國的,端午節是,《沐浴之王》也是”,動輒以民族主義的高度來打壓那些想說真話的人,這更加讓人討厭。
對於無恥的人,用法律的手段來回應,這是正確的方法。
只有這樣,國內的創作環境才能改善,才會有更多的韓國製作方願意跟中國人合作,創作出更多的更好看的作品,到大銀幕上跟我們見面。
我們也希望電影上映的時候,那些製作方能理直氣壯地放上“此片改編於韓國電影《XX》”,你得支付費用,這並不丟人。
蘇有朋的《嫌疑人X的獻身》就是很好的例子,得到原著東野圭吾的官方背書,也請了合適的演員張魯一。可惜導演蘇有朋的天資一般,電影改編並不能超越韓版和日版,這是蘇有朋的遺憾,這也是我們觀眾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