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當你全心全意愛著一個人的時候,你盼著他好的願望可能比他自己還強烈。
這種心情只有深愛的時候才能夠體會到,比起來得到那個人,他卻並不愛你,可能你更願意看到你向著幸福走去。
《今夕何夕》一劇講述的是馮夕與冬月的三生愛戀,兩人千轉百回卻始終糾葛在一起。馮夕和冬月的愛情感動了很多人,然而卻有一個人的愛,讓人感覺最意難平。
她就是馮貴妃,在劇中所出現的次數並不多,但也正是她,幫馮夕鋪平前面的道路,達成自己復仇的心願。
馮貴妃和馮夕,一個在後宮,一個在朝堂,兩個人相依為命,相互幫襯,配合十分默契。
馮貴妃是馮夕的姐姐,從皇上送她一支先後的鳳釵開始,她在後宮之中平步青雲,成為皇上的寵妃。
她溫柔漂亮,並且父母早逝,因此不會對皇上造成權力威脅,因此獨得寵愛。然而馮貴妃入宮多年,卻一直沒有孩子,這在很多人看來是極不正常的事情。
當馮夕對冬月展開追求攻勢,冬月搬進馮府與馮夕朝夕相處,兩人上演了浪漫的月下之吻後,沒想到第一時間站出來反對的竟然是馮貴妃。
自己的弟弟有了喜歡的女子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何況兩人雙親已逝,彼此是這世上唯一的親人。
冬月正迷惑不知為何觸犯了馮貴妃,卻聽她說:“朝中眾人皆稱,馮夕色令智昏,因迷戀於你,做出了不少的荒唐舉動!”
馮貴妃提醒冬月要記住自己所說的話,不要有逾越之舉,別對馮夕有什麼非分之想。
雖然馮貴妃的行為從明面上看是對馮夕的保護,覺得別的女子配不上馮夕,怕耽擱了馮夕的大好前程,但卻無形之中暴露出她的私心。
其實她和馮夕並非親生姐弟,只不過是馮家當年偷偷收養了馮夕,在馮家衰落之後,馮貴妃與馮夕相依為命,患難之中她愛上了馮夕。
只不過這份愛情她埋得比較深,因為她懂得馮夕揹負的家仇,而馮夕想要達成自己的願望,就需要有人為他鋪出來一條路。
那個人只能是馮貴妃,所以她知道自己難逃選妃命運,沒有因為自己的愛而給家族帶來災難,順從了命運的安排,並且為馮夕擴大勢力創造了極有力的條件。
馮貴妃不愛皇上,要不然也不會揹著皇上吃避子丸,不想生下皇上的孩子。
女人只有在深愛一個人的時候,才會心甘情願地為她生孩子,婢女可能不理解,她以為女人在皇宮內,就要有自己的子嗣才能穩保地位。
馮貴妃一直對皇上千依百順,但骨子裡卻始終淡淡的。
皇上人至中年,一心追求丹藥,除了所擁有的至高無上權力之外,也並無多大魅力。
所以馮貴妃不可能把心交給了皇上,否則以她的恩寵,可能會得到的更多。
她的愛早已都放在了馮夕身上,但卻把他當成心底的秘密,一藏多年,即便是馮夕本人也不知道。
倘若不是馮貴妃送給馮夕一個荷包,被左相當作打擊馮夕的突破口。
要知道在古代,荷包即是男女愛情的信物,女子送荷包給男子,代表的是自己的愛情。也正是因為此,才暴露出了馮貴妃和馮夕並非是親生姐弟的真相。
馮夕因此被關進大牢,而馮貴妃為了表明自己和馮夕的清白,飲下了毒酒。
她用自己的生命,給了馮夕扳倒左相的機會。馮夕就是她的全部,是她拼死都要保護的人。
其實以馮夕的聰明才智,他應該能夠化險為夷的。但馮貴妃不願意馮夕冒險,她情願拿自己的命來換馮夕的命。
嫁給皇上並非自己所願,明明有心愛的男人卻還要去取悅不愛的人,更是可悲。
可是馮貴妃卻什麼都不能說,也沒有人可以訴說。她活著的唯一願望就是看馮夕安好,這便已經足夠。
愛而不得,是人生最大的遺憾。但馮貴妃卻是比較理智的。
這麼多年來,她時刻謹記著自己的身份,與馮夕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只不過這一次她送馮夕荷包這件事有些過於冒險了。
大概是因為看到馮夕對一個女子動心,自己難免亂了陣腳。
也能夠理解,如果自己所愛的那個人不愛自己,但身邊也沒有別的女人,想來馮貴妃還能做到鎮定自若,至少馮夕的心還沒有分給別人。
可是馮夕愛上了冬月,馮貴妃深深地愛過一個人,她太明白這其中的感受。
所以她才會有些亂了方寸,做出了逾越之舉動,沒想到這卻把她推向死亡的深淵。
但即使是死,她還是成全了馮夕。
只是,這樣愛一個人,值得麼。那麼痛苦的愛,卻只能一個人來揹負,甚至連自己深愛的人都不知道。
可能對於馮貴妃來說,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糾結的,一面要強迫自己和不愛的人在一起,一面為所愛的人沒完沒了地擔憂。
伴君如伴虎,不但要揣測聖意,擔心自己不願給皇上生孩子被人發現;一方面還要為馮夕復仇的事進行周全。
可是她卻從來沒有任何的怨言,也從未自私到拿愛來要挾馮夕,讓他回報自己。
然而她向馮夕表白了自己的感情後,卻得到他的拒絕,馮夕心中沒有她。如果馮夕也對她有情,哪怕生活再苦再難,或許她都會去努力。
就算不能在一起,那麼知道自己心中的那個人心中也有自己,後半生也會是幸福的,不會再像前半生那麼苦。
可是馮夕給不了她這個希望,而她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難怪她死前告訴馮夕“自己太累了”,是的,這份沉重的愛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也許,只有她的離開,才是對馮夕最大的成全,也是對自己最大的解脫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