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冠軍之後的阿寶正式進入大眾視野,在演藝市場上紅得一塌糊塗,商演邀約紛至沓來,甚至還登上了春晚舞臺。
“陝北放羊娃阿寶”搖身一變成為了被大眾喜愛,被商家搶奪的娛樂明星。
最初登上舞臺時的阿寶,讓大家最為意外和印象深刻的,就是他那一身“陝北放羊娃”的裝扮。而當阿寶向評委和觀眾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之後,更讓觀眾和評委為他感動落淚。
在自我陳述中,阿寶自述自己出生於山西一個小山村,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好,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家裡也經常揭不開鍋,自己還經常給家裡放羊維持生計。
由於自己的形象太過老土,又只會唱民歌,因此很長時間裡阿寶想憑藉唱歌走紅改變生活的想法都無從實現,有一段時間甚至窮得走投無路睡馬路。
觀眾和評委聽了阿寶的自我陳述後,紛紛被他的經歷和堅持打動,再加上他的嗓音和演唱的確超過其他選手,因此阿寶在《星光大道》一路高歌猛進,一直到獲得了2005年年度總冠軍。
當時著名歌唱家郭蘭英老師也被阿寶的遭遇和堅持感動,將他收為門下關門弟子。至此,阿寶從一個普通放羊娃,完成了華麗逆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表面上,這是一個讓人感動並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故事。但誰知,這個勵志故事其實是娛樂公司的策劃包裝,一個為推出紅歌手而精心炮製的騙局。
阿寶成名之後,關於他的真實身份被扒了出來。大眾由此才得知:
1. 阿寶本人根本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放羊娃;
2. 本人是企業的職工,喜歡唱歌,參加過比賽但都沒能走紅;
3. 娛樂策劃公司根據他的外形和歌唱型別,對其進行了身份人設設定,根據大眾喜好打造了“放羊娃”這一討好大眾質樸審美觀的形象;
4. 他本人的好嗓音也並非節目中所說的天然天生,而是參加過系統聲樂培訓的。
訊息一經爆出,輿論一片譁然。
原先喜愛他質樸歌聲,為他的成長成名經歷感動的觀眾大罵他是騙子,欺騙大家的感情和信任。一時間,廣告代言撤退,商演取消,演藝圈內對他的評價也由從前的盛讚變成了避之不及。
阿寶一夜之間就消失在了大眾視野中,因為,沒有人願意看到一個為了成名不惜炮製騙局而獲取大眾好感度的汙點藝人。
事情過去至今,阿寶在人們的印象中已經逐漸淡化,雖然近期在其個人社交平臺上,也能看見他發了一些自己的影片與粉絲互動,但今時不同於往日,昔日那個火遍大江南北,被無數人視為勵志楷模的陝北民歌手,早已不再。
如今的阿寶,雖然衣食無憂也有車有房,也曾經成名過。但若想起當年的經歷與反轉,不知他是會後悔於沒有將身份隱藏好,還是會後悔自己為了功成名就,而選擇了欺騙大眾這一方式?無論哪一種,都是當事人自己的選擇,都是他們自己應該揹負的命運。
阿寶“現出原形”後身敗名裂,為什麼我們難以原諒說謊的人?
其實無論是演藝圈還是政商,無論是上至廟堂之高,還是下至江湖之遠,欺瞞、造假、虛構無處不在,無一不是。
或許我們必須承認,真與假,虛與實,幻與境原本就是這個世界的構成部分,存在的理所當然。
雖如此,我們仍然追求事物美好的那一面,而忽略或避免事物不那麼好的一面。
這種主觀慾望,使得人們會在日常生活中產生自我偏差,並在主觀上傾向於相信眼前所看到的直觀符號,而不是理性的去分析和辨別,更不會去溯源資訊的客觀與真實性。
我們像動物一樣動情,很少像理性人一樣客觀理性地去思考,尤其對於那些不怎麼重要的事情。這是人們會被資訊矇蔽和欺騙的部分原因,也是現代營銷學最容易鑽空子的地方。
所以,並非“阿寶”以一己之力,騙了所有觀眾,而是其背後的運作機制,為了盈利的目的合力運作了一出騙局。
當一個騙局有足夠多的人參與和運營其中,分散的普通人,根本難以辨別它的真假。
正因為騙局的構造如此精巧、宏大,所以人們發現真相之後,很難原諒自己被白白當傻瓜矇在鼓裡,這種局勢。
試問,誰會願意永遠被人在幕後操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