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作者 | kiki

首發 | skill成長課堂(ID:skill-up)

《我們離婚了》火了。

我是真的沒想到一部韓國綜藝能在我國引發這麼大的爭議。

按照以往慣例,我國關注韓國影視劇的群體大多偏年輕。

更別說是韓國的綜藝了,這根本就不是中年人的菜。

直到前兩天我看到我媽抱著電腦淚眼婆娑地正在看著這部綜藝,我才意識到它的影響力。

《我們離婚了》到底在講些什麼呢?

一部韓綜為什麼能引發這麼大的熱議?

這些年輕或中年的觀眾群體,因什麼被打動?

我們一起看看。

01對於女人懷孕的辛苦男人都不懂

不得不說《我們離婚了》的節目組實在非常擅長搞事情。

婚都離了那麼久了,曾經的愛人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往日的愛恨情仇是消磨已盡還是依舊耿耿於懷?

光想想那個場景,就讓我尷尬得腳趾捲縮。

不過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節目最大的亮點,並不是明星八卦的看頭。

反而是這些離婚夫妻過於真實的相處細節,戳痛了許多人的心。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英河和鮮于銀淑這對昔日老夫妻。

他們有過26年的婚史,現在已經離婚15年了。

節目一開始就能看出,銀淑非常看重這次重聚。

她不但化了妝、做了頭髮,昨天晚上也沒睡好。

但兩人剛見面那一刻,銀淑就迎來了第一次心碎。

李英河迴避了銀淑的眼神,甚至都沒有好好打招呼,而是藉口說要上廁所逃離尷尬。

在銀淑滿心歡喜地給李英河送禮的時候,驚喜地看到李英河也準備了禮物。

但他卻說這是給鄰居準備的,因為這幾天拍攝要叨擾他們了。

“能夠貼心地為素未謀面的鄰居準備禮物,為什麼就不能為前妻也帶一份?”

這個失落的瞬間讓銀淑想起了以前的心酸往事。

銀淑和李英河結婚時工作都非常繁忙,當時他們好不容易有一天新婚蜜月假期。

但李英河選擇陪朋友喝酒尋歡,讓銀淑回去休息。

那晚銀淑在車上等他等到凌晨4點。

在李英河結束回到車裡時,銀淑想要跟她說些什麼,卻發現他已經呼呼大睡了。

這種生氣又無奈的時刻還有很多,例如在銀淑懷孕的時候,李英河忙著工作一次都沒來陪過床。

但李英河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對於女人懷孕的辛苦,男人們都不懂。”

因為大家都不懂,所以你就可以理所當然地忽視我的感受嗎?

雖然銀淑心裡感到委屈,但每次都選擇當個“賢妻”默默忍受。

或許她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好好交流來解決問題。

但從李英河跟銀淑的相處中,我們會發現他是個經常逃避問題的人。

在銀淑談起以前曾看到李英河和別的女人有親密的肢體接觸時。

李英河不但沒有正面迴應,還看著窗外的風景說:“這樣能看到水很好呢。”

要知道,當時就連主持人都為他找好了藉口。

很顯然,因為難以磨合以及溝通,即使在離婚15年後,銀淑依舊對往事耿耿於懷。

銀淑說自己曾患上社交恐懼和睡眠障礙,工作生活都沒辦法繼續,壓抑地一度想要自殺。

這個糟糕的狀況源於一個謠言。

有人造謠銀淑被一個會長包養了,實際是銀淑僅僅擁有了那家店的會員,連那什麼會長的面都沒見過。

外面的風風雨雨對銀淑的傷害已經夠大了,沒想到,就連身邊最親近的人也不信任她。

有次銀淑讓兒子跟李英河說她需要用車,李英河說了一句讓銀淑徹底崩潰的話。

“她怎麼不找有錢那位,讓他給買?”

太令人窒息了。

情緒和需求不斷被忽視,自己的付出被當作理所當然,最後就連該有的尊重和信任都沒有......

每一點,都那麼殘忍又真實地喚醒了觀眾心裡那份埋藏已久的心酸和委屈。

02“我是工具人嗎?”

女性很容易在這部綜藝中找到共鳴。

她們會聯想到自身,想不明白明明是最親近的人,為什麼對自己卻從來都不肯用點心。

我發現,在中國很多家庭中,即便是血濃於水的親人之間也都非常缺乏這種情感連結。

就算是在我國的影視劇裡,妻子和媽媽也大多都是擅於隱忍、默默付出的形象。

“就像一個工具人一樣。”

被理所當然地讓自己幹這幹那,一有點不開心就會被當作矯情。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在b站很火的蘇敏。

蘇敏已經56歲了,在她決定獨自自駕遊環遊中國的時候,她知道自己已經“逃離”了那個讓她感到痛苦的家庭。

“在家裡,蘇敏不敢多說話。因為丈夫最大的樂趣就是挑刺,就連帶孫子,丈夫都要挑出毛病來。她在外孫臉上親一下,丈夫說,口水有毒。”

她和丈夫分床睡很久了,互相之間幾乎沒有交流。

丈夫脾氣不好,常常對她惡語相向,唯一的自由是每晚丈夫回房間後。

蘇敏擁有短暫的沙發和電視的使用權。

蘇敏的情況並不是個例,在中國,這種家庭反而是太普遍了。

普遍到你在人海里隨便拉一個已婚女性出來,她都能跟你三天三夜不間斷地大倒苦水。

在傳統家庭中,女性角色被預設需要負擔更多家庭責任。

以往女性習慣於犧牲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去成就家庭,儘管心裡感到委屈,也會選擇不說。

加上男性無法切身體會,很難共情,以至於造成了這種局面。

我知道還有很多未婚的人看完這個綜藝最大的感受是恐婚。

會因為銀淑的遭遇和身邊類似蘇敏的例子,對婚姻和感情失去信心。

03不要恐婚

“期待後期可以融入更多對離婚去汙名化,以及離婚後如何維持父母子女之間健康關係的探討。”

離婚的汙名,健康關係的探討。

是啊,我們看到的只是婚姻的負面不是嗎?

不是說《我們離婚了》這個綜藝不好。

相反,它其實很有價值。

它讓我們看見了兩性在婚姻中許多現實的問題以及女性在家庭中艱難的處境。

但我不希望到最後,它給大家帶來最大的影響是每個人都不相信感情了。

婚姻於我們而言,只是一個負擔嗎?

那人們一開始為什麼要結婚呢?

一定是有美好的東西存在,相愛的人才會互相許諾,相伴一生不是嗎?

如果因為對未來一個糟糕結局的可能性而完全否定婚姻。

也意味著我們否定了自己愛的那個人以及人擁有的改變現實的能力。

我真心希望,這個綜藝給大家帶來的思考是——

我們要如何建立良好健康的關係。

建立健康的關係,首先就是要相信任何一段關係都是可以被改變的。

就像銀淑堆積了幾十年的問題,在離婚多年後仍然無法釋懷。

她的問題就真的無法被解決嗎?

如果當時每次矛盾後,她都能明確自己的需求,勇於表露自己內心的想法。

現在會不會就有不一樣的局面?

在李英河和銀淑的相處過程中,我發現因為銀淑源源不斷的輸出,我們很容易就站在女性的視角。

但對於李英河來說,他為什麼不直接回應,為什麼逃避問題,也是需要我們去探討的話題。

舉個例子,事實上,很多男性會認為表露內心於他們而言代表著一種懦弱。

那麼這種邏輯,可不可以被改變呢?

在發現問題的源頭前,我們先不要全然地否定。

因為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對原本美好的人和事灰心。

而是透過解決問題來變好。

在這個時代,相愛的確變得越來越難了。

但婚姻不必為此承擔汙名。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就一起點個吧。

22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繼王櫟鑫後,娛樂圈又有一對明星夫妻離婚,鄧倫還曾經擔任過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