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間,「林超賢」三個字已經自成一塊金字招牌。2016年,《湄公河行動》以黑馬之姿彎道超車,斬獲了國慶檔的票房冠軍。
《湄公河行動》2018年,《紅海行動》出乎意料地口碑炸裂,超越《唐探2》拿下春節檔票房冠軍。
《紅海行動》這位在香港成熟的電影工業環境中薰陶成長的導演,拍警匪題材的動作片,從不令人失望。早年間,他就在嘉禾電影公司師從導演陳嘉上,擔任過《逃學威龍》和《霹靂火》的副導演。並憑藉與陳嘉上聯合執導的警匪片《野獸刑警》,獲得了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野獸刑警》之後獨立導演的《證人》《破風》《激戰》等電影,也都是充滿暴力美學、令人熱血沸騰的型別動作片。與此同時,他還極其會調教演員。力推張家輝斬獲兩個金像獎影帝(《證人》《激戰》)和一個金馬獎影帝。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渣渣輝,一直都只在配角獎項裡陪跑。一定程度上說,是林超賢成就了今天的他。
《激戰》之後,隨著香港電影市場日漸式微,許多香港導演紛紛北上。當其他人普遍面臨「水土不服」的尷尬處境時,林超賢卻後來居上,獨樹一幟。將自己生猛的影像風格與內地的主旋律題材相結合,生生殺出了一條血路。目前,他的幾部導演作品在內地的累積總票房已經超過51億。
注意,是導演。目前全國上下,導演作品累積總票房能超過他的,屈指可數。時隔兩年多,林超賢攜新作再次迴歸。依然是熟悉的動作型別大片。《湄公河行動》根據湄公河慘案改編,《紅海行動》根據葉門撤僑事件改編。《緊急救援》同樣取材自真實的救援事件。
它是第一部「海上救援」題材的華語電影,聚焦中國救撈隊的英雄事蹟。其實早在2015年,林超賢就已經有了拍攝這一題材的想法。但由於當時華語電影從未有人涉獵這個領域,硬性技術條件與型別片市場尚未成熟,因此專案沉澱了五年。如今想法終於能付諸現實。
在《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金牌製作班底的基礎上,《緊急救援》的卡司進一步升級。包括老搭檔金牌監製梁鳳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破風》《激戰》);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得主鮑德熹(《臥虎藏龍》《如果·愛》《喋血雙雄》《笑傲江湖》);以及好萊塢美術指導馬丁·萊恩(《泰坦尼克號》《珍珠港》《終結者2018》)。
幕後班底實力強勁,演員卡司也依舊亮眼。彭于晏飾演隊長高謙。擔任團隊核心骨,掌控大局,在關鍵時刻做出抉擇。
辛芷蕾飾演機長方宇凌。負責救援飛機的駕駛操控,有著極強的沉著理智與危機應變能力。
王彥霖飾演絞車手趙呈。需要深入災難第一現場,以搏命的姿態施展救援。
當然,除他們之外的每一位配角隊員,同樣也是團隊不可缺少的血肉。只有齊心協力,互助協作,才能凝聚最大力量對抗天災人禍。在儘量不多劇透的前提下,香玉簡單鋪墊一下故事的主線。整部電影主要由四場救援活動組成。第一場,海上鑽井平臺傾覆。隨著火焰越燒越猛,油井開始向海面上大幅度傾斜。尚未撤離的工人能否逃生,全看救援隊如何展開營救。
第二場,峽谷山體滑坡。一輛運油車眼看就要墜入湍急的河流,而司機卻還被困車頭。由於地勢險惡,救援隊需要在峽谷中俯衝穿行。不僅隨時可能碰壁墜機,更要面臨油罐爆炸的風險。
第三場,國際客機墜機。因為機頭破損開裂,海水大量灌入,飛機很快就將沉入海底。上百名乘客命懸一線,救援隊必須爭分奪秒,從死神手中搶奪生命。
第四場,巨型遊輪海上爆炸。在800度高溫,仍在持續爆炸的火場中,隊員們必須深入險境,找到被圍困的多名船員。
一場比一場難度升級。從極低溫的水下,到極高溫的火海,再到危險的峽谷半空,覆蓋了海陸空各種不同的情形。單拎任何一場救援戲,都足以展開成為一部單獨的電影。但林超賢表示,「這個題材我不會拍第二遍了,如果只有一兩場救援戲,我覺得可能不夠好看,所以最後決定做四場」。果然硬漢風格。既然做了,就要做足做滿,做到極致。
林超賢也不愛玩那些花裡胡哨的電腦特效,直接就來真的。實景拍攝是基本操作。拍水戲,是真正地深潛水下拍攝。單說客機失事的那場戲。林超賢用一架真飛機在海上搭建實景,讓演員在水下40尺深的地方進行高難度表演。鏡頭一開拍,海水直接湧進機艙。演員隨時會被洶湧的海水淹沒,緊張和恐懼都是切切實實的。
拍火戲,也是真正地踏入高溫火場。有「魔鬼林」和「爆炸林」之稱的林超賢,最喜歡拍的就是燃爆動作大場面。演員可不是站在綠幕前擺擺造型就夠了;
而是得親臨感受高溫火焰,克服現場濃烈的硝煙,以及四面八方咆哮的爆炸聲。
要在種種極限環境下保持冷靜,把戲演好,把臺詞記清,演員必然需要大量的前期訓練。這就得說到林超賢「禽獸導演」這個外號了。他是出了名地喜歡「虐人」。拍《紅海行動》時,他要求所有演員都要經歷軍事化的專業訓練。不僅真槍實彈上陣拍戲,還要深入演繹協同作戰思維和技巧。從裡到外把演員磨礪成真正的軍人。
《緊急救援》也是如此。每一個演員在開拍之前,都要透過林超賢定製的魔鬼訓練。不僅要根據技術顧問學習文化課,瞭解基礎的救撈知識與安全防範意識。還要穿著每套重達15公斤,造價8-10萬的專業救援服訓練。用繩索考驗高空攀爬的力量,在充滿冰塊的水池裡極限體能訓練,在水下幾十尺考驗耳壓平衡。
據說,辛芷蕾練出了腹肌,王彥霖則練到耳膜破裂失聰兩週。之所以進行這麼高強度的訓練,是為了讓他們身體和心理的反應,能儘可能地接近真正的救撈隊員。只有角色真了,觀眾才能信。「當你訓練的程度是五級,拍攝的時候是五級以下的程度,就能夠自如地展現」。
一般演員和林超賢合作過一次都會叫苦不迭,但老搭檔彭于晏,已經是第四次合作了。當然每一次都會被虐到極致。為了演繹《激戰》中的拳擊手,彭于晏節食長達三個月,學會泰拳、巴西柔術、鎖技等技能,體脂降到逆天的3%。
《激戰》為了演繹《破風》中的腳踏車選手,他每天騎行6、7個小時,幾乎把全香港的山都騎遍了,還考下了場地專業賽車手證。
《破風》為了演繹《湄公河行動》的緝毒臥底,他接受嚴格的槍械訓練,學習與緝毒犬相處,苦練泰文和緬甸語。
《湄公河行動》他是拍一部戲,習得一項技能。並因此培養出了嚴格的自律與自我管理。經驗多了,《緊急救援》對他而言反倒顯得輕鬆。已經有潛水證的彭于晏又進行了兩個月的水下訓練,不用替身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救撈隊長,此次彭于晏還有另一個重要身份——一名年輕的單親爸爸。由於妻子早逝,他需要在高強度工作的同時,獨自撫養兒子長大成人。有了兒子這個軟肋,在每一次生死存亡的關頭,他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恐懼。但這份恐懼也恰恰是他最強大的力量。不準失敗,必須成功。
在一貫高密度的動作轟炸之外,林超賢此次挪出了更多筆墨去鋪展開救援隊長的親情與生活。為什麼這麼處理?「我想讓大家知道,他們也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有自己的生活,也揹負了自己的責任」。英雄不是因為無畏無敵而偉大;而恰恰是他們也會恐懼和受傷,但仍義無反顧地前進。現實中的救援隊,沒有主角光環,不能上天入地,更不能保證每一次行動都能安然脫險。他們不過是有著血肉之軀的普通人,也會恐懼和彷徨,會身負重傷,甚至犧牲生命。卻仍義無反顧地選擇在刀刃上行走,從死神手裡爭取生的希望。生死一線,他們寧可把把氧氣瓶推給對方,想把生的機會留給他人。是什麼支撐他們堅守自己的崗位?大概就是心底那股無堅不摧的信念感。「每當救到一個人,所有的疲憊感和辛苦都消失了」。
對於無數倖存者而言,「救撈員是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的人」。在許多真實影像中,記錄了人們得知自己安全後的第一反應。有人與救撈員激烈地相擁,慶祝自己終於可以平安地回家了。
有人在意識不清晰的半昏迷狀態,還對救撈員不停地道謝。
還有人激動到痛哭流涕,那是一種體驗過劫後餘生的人才懂得的感覺。
中國救撈隊,是中國唯一一支國家專業救助打撈力量。承擔著海上事故的應急反應、人命救生、船舶和財產救助、沉船沉物打撈、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汙染等多項使命。讓我們來看一組資料。2007年,廣東省湛江市遭暴雨襲擊,中國救撈在惡劣天氣中連續3次起飛,為災區空投900公斤賑災物資。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國救撈第一時間派出四架直升機實施救援,在15天內執行救援任務36起,運送救災物資13.9噸。自1951年8月24日成立以來,中國救撈共救助遇險人員81607人,救助遇險船舶5375艘,打撈沉船1825艘...人民日報發文稱他們為「14億中國人的海上守護神」。他們用性命護我們周全,我們卻對他們知之甚少。《緊急救援》的誕生,就是為了讓我們看見這樣一群奮不顧身的無名英雄。當海難發生的時候, 很少有人能夠自救。幸好,能有這樣一支隊伍,甘願為我們赴湯蹈火、劈波斬浪。但是永遠要記住,這份安全感不是白白得來的。而是有人願意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去換取我們活下來的可能。尤其是2020年,讓人更有感觸。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數平凡的人,挺身而出。有捨生忘死的醫護人員,有前赴後繼的志願者,還有運送救命物資的外賣員…他們原本都是生活中「沉默的大多數」,但就是危難時刻,成了英雄。願這不平凡的一年,不再有意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