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之所以給予《大秦賦》極高的評價,因為《大秦賦》不像很多歷史劇一樣“戲說”歷史。當下熒屏中很多古裝劇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群現代人穿著不倫不類的古裝,演繹著現代的故事罷了。
而《大秦賦》在細節方面很有亮點,特別是在服裝道具方面,劇組可以說是對歷史上的大秦將士的髮飾、甲冑、兵器等進行了充分還原。彷彿西安秦陵的兵馬俑復活了一般。
《大秦賦》的熱播,讓我們深情回顧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風雲湧動,同時又百花爭鳴、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歐洲數十個小國林立,而我們中國之所以幾千年來一直以華夏帝國的形式屹立於國家之林,必須歸功於秦始皇兼併六國一統天下,讓大秦以後的歷朝歷代都有一箇中國“大一統”的國家模式,也就是說一統天下成了歷朝歷代的“及格線”。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華夏,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帝王,對未來中國的走勢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完全 可以這麼說秦始皇對華夏民族的貢獻,超越了後世歷代帝王。
就是這樣一位開創了華夏大一統的始皇帝,卻被人罵了幾千年,真的好冤枉。
我們的敬愛的毛澤東主席,不僅僅是一名偉大的人民領袖、戰略軍事家,同時也是一名博古通今的文學家。毛主席喜歡研究中國歷史,他曾經對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十大帝王做過很中肯、深刻的評價。其見解獨到,令人受益匪淺,且發人深省。
對於秦始皇,毛主席是這樣說的,“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秦始皇是一個暴戾成性的皇帝,因為他焚書坑儒;同時秦始皇還是一個勞民傷財的昏君,因為他修築了萬里長城,因為他開鑿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人工運河(之一)——靈渠。
關於這幾點兒,我要逐一反駁。
一、關於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
長城並非是秦始皇第一個開始修建的,為了抵禦匈奴,原來的秦國、趙國、燕國都修建了自己的長城。
秦始皇統一華夏後,將原有的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線起來,並在此基礎上建起了一道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碣石,東西橫貫西吉、固原、彭陽三縣蜿蜒萬餘里的巨龍。
在秦朝以後的幾千年,萬里長城對於保護邊疆百姓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現如今秦長城更是被國家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當代視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二、關於秦始皇開鑿靈渠。
靈渠的開鑿成功,使得秦國國力迅速提升,同時憑藉著靈渠秦國得以快速運載糧餉,迅速統一嶺南,並設立了桂林、象郡、南海3郡,正式將將嶺南之地大秦帝國的版圖。
並在此後的2000多年裡,靈渠之水由東向西將湘江和灕江相連,連線了中原地區和嶺南地區,構成了遍佈華東、華南的水路網,同都江堰一起被現代人尊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
三、秦始皇暴戾成性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這一點也是秦始皇被後世詬病最嚴重的一點,頻頻被拿出來鞭屍。實際上“焚書”和“坑儒”是兩碼事。
“焚書”發生在在公元前213年,嬴政47歲時。而大秦帝國的建立是在公元前221年,這中間足足有8年的時間,秦始皇為什麼要在大一統後的八年後“焚書”?
秦始皇嬴政深知民心的統一才是國家真正的統一,國家需要一套完善的行政體制,可當時秦王朝的大臣們都是來自六國的學士,他們自視甚高屬於煮熟的鴨子“肉爛嘴不爛”。雖然失敗了但是依然不認可秦始皇的郡縣制。
最終,秦始皇採納了丞相李斯的建議,燒燬了 一些無關緊要的書籍以示懲戒。而一些重要典籍都儲存在了秦朝宮殿裡。這些書後來是被項羽一把火燒燬的。
“坑儒”事件,發生在公元前212年,而且被坑的並不是儒生們,而是一些術士,神棍。這些術士從秦始皇這裡騙走大量金銀財寶,去尋找並不存在的長生不老之藥。最後被發現上當受騙的秦始皇殺掉的,數量大概三四百人。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的。假如你被人欺騙買了幾百塊沒有任何作用的所謂保健品,是不是也會氣得七竅生煙?何況一代帝王了。
為什麼一統天下的秦始皇會被後人如此詬病?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曾經轟轟烈烈的大秦帝國二代而亡,失去了話語權。新王朝的文人們為了向新主子邀功,自然會賣力的貶低前朝。
魯迅先生在他的《華德焚書異同論》這篇文章裡,也為秦始皇鳴不平,說秦始皇“冤枉得很”,抨擊了一些喜歡像村婦一樣搬弄是非的文人。
魯迅是這麼說的:“德國的希特勒先生們一燒書,中國和日本的論者們都比之於秦始皇。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
他還說,“不錯,秦始皇燒過書,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他收羅許多別國的“客卿”,並不專重“秦的思想”,倒是博採各種的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