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些特別有意思的文章,是關於德雲社于謙老師的。
這些文章中心意思就一個,那就是“于謙不在臺上打快板是因為輩分問題”,具體來說就是由於他快板是跟高鳳山學的,而高鳳山是于謙相聲門的師爺,一旦他打了快板就變成石富寬同輩了,舞臺上打快板是對師父石富寬的不尊重云云。
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的謠言,有多滑稽呢,比上次綱絲節郭德綱親自闢謠的“他只喝燒餅給他拿的水”還滑稽,郭德綱自己都忍俊不禁:“我一年和燒餅就同臺三回,沒他給我拿水我得渴死!”
此外,連帶著很多文章中還對郭德綱為什麼不經常打快板做了“說明”,一是郭德綱于謙認為快板是要飯的玩意兒,不屑於打。二是快板已經沒落了,打也沒意思。筆者對於這種空碼的文章簡直是叔叔大爺都不能忍。
筆者就以上三個奇葩的觀點一一聊一下。
一、于謙為什麼在舞臺上從來不打快板呢?
首先說,于謙在坐科的時候,教他的老師裡確實有高鳳山,跟著高鳳山學過是沒問題的。但是,高鳳山只是曲藝團老師之一,同時教於謙的還有趙世忠等前輩呢,這怎麼算?
相聲界裡學生和徒弟是涇渭分明的,沒有拜師的,哪怕學再多也是學生,學生只是跟著學過,沒有師承就不在乎輩分。最典型的如趙佩茹,他師父是焦壽海,但他很多時候是在焦家跟焦德海學藝,你不能說他一上臺說相聲就和師父焦壽海同輩了吧。還有趙津生,他相聲啟蒙是王鳳山,也跟馬三立學過,但他師父是範振鈺,如果學過就算輩分,那趙津生一上臺說相聲豈不就成了範振鈺的師叔?所以說是滑天下之大稽的觀點。
其次,于謙為何在舞臺上不打快板的原因他自己說過。應該是在德雲社十五週年演出時說的,他當時原話大概是這樣的:拜師石富寬之後他覺得作為高門再傳弟子也得精通快板才行,於是他想找石富寬要副快板跟著學,石富寬當年是先學快板後學的相聲,等於他是高鳳山兩門的弟子。但石富寬告訴于謙,你就別學這個了,我都不說快板了,你就好好說相聲吧,再說我家裡就一副板是高鳳山給的,不能給你。於是于謙就回家買副板自己練,但按他自己說法是對樂器不太精通,一直沒練成,能打快板但是水平不行,所以從來不去舞臺上獻醜。
簡單說就是,謙哥不在臺上打快板不是因為輩分,除了自己打不好之外,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師父和師爺的面子問題,一個正宗高門弟子如果把快板打得稀碎這有辱師門啊。
于謙曾經在臺上由高峰和郭德綱貼板說過高派快板代表作《同仁堂》,從錄影上看他確實沒怎麼練過,會說但節奏不好,跟郭德綱說貫口一樣聽著累。可見他說的不願上臺獻醜是實話,謙哥這也是坦坦蕩蕩光明磊落。
二、 郭德綱不經常打快板是認為快板是要飯的玩意兒?
筆者敢肯定,郭德綱肯定沒說過這話。很簡單,數來寶在舊社會確實是要飯的玩意兒,但經過王鳳山、高鳳山改良之後在舊社會時快板藝人就能進入戲園子表演了。解放以後快板更是成為曲藝形式之一,和相聲地位差不多,郭德綱西河門師父金文聲就是王派快板傳人,高峰是王鳳山再傳弟子,老郭怎麼也不可能詆譭快板行業的,傳這種謠言的可以休息了。
郭德綱之所以不經常打快板,一方面是他確實不擅長這個,從一些錄影上看他打板確實比高峰和李菁有明顯差距,他沒必要非得拿自己的短板去表演吧。另一方面術業有專攻,相聲演員沒必要門門精通,你見侯寶林和馬三立經常打快板嗎?
三、 快板沒落了嗎?
說快板沒落的人可能確實對快板了解太少了。快板藝術不僅沒沒落,相反其發展還越來越好。
首先是在部隊裡快板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上溯到紅軍時期,解放後更是和山東快書一樣成為部隊文工團裡的保留節目,來寶剛、李立山都是代表人物。有這麼一塊穩如磐石的陣地存在,快板藝術從來不缺人才和地位。
其次必須要提張志寬,在張志寬以及李立山等前輩努力下,快板藝術現在正經開始走向正規化開始和其他樂器接軌,現在快板行業有專門的教材,有考級委員會,也就是說人家快板都像鋼琴一樣有考級,每年參加考級的學員人山人海。在這一點上,連相聲行業自嘆弗如。
那些說快板藝術沒落了,沒地位的人,你就不怕燕雙鷹給你警告嗎?
快板,相當於中國傳統說唱,古典RAP,民族嘻哈,怎麼可能過時和沒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