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電影《神奇女俠1984》院線上映。該片相對第一部而言,可謂是差之千里。首先是故事絮絮叨叨,不夠精彩。其次是打鬥太水,有效的場面戲份非常有限。一併,該片的故事核心過分陳舊,說教痕跡太重。與此同時,神奇女俠的新裝備也不好看等等。當然,該片引發影迷熱議的,還有神奇女俠奔跑起來,竟然神似楊穎。
因為神奇女俠的很多奔跑瞬間非常神似楊穎,而《神奇女俠》第二部的故事內容又過分簡單,像一部綜藝真人秀鬧劇,所以,這部電影更是被不少影迷調侃為《神奇女俠之奔跑吧楊穎》。顯然,和首部《神奇女俠》相比,第二部確實放水嚴重。我們不妨細緻分析一下,這部新片,到底在哪些方面放水了。
首先,故事放水。這部新片的故事,在邏輯上,是無法自圓其說的。尤其是大反派方面,為何要魔石附體,為何要滿足全世界的願望,為何要如此瘋狂等等,整部電影,一直沒有找到一個足以說服觀眾的理由。如果說這個大反派為了金錢的話,其實他的瘋狂舉動,在第一次害人之後,便已經得到滿足了。稍後的大瘋狂,引發世界級大戰等等,都已經屬於強行推進了,反派人物已經行為動機完全缺失。
另一層故事邏輯上,神奇女俠戰鬥力也是時高時低的。觀看過首部《神奇女俠》的觀眾,一定對這位女俠的戰鬥力有所瞭解。而在這部電影當中,只要神奇女俠消滅大反派,就意味著整個災難的結束。可是,在沙漠追車的戲份當中,以神奇女俠的戰鬥力,那幾輛敵方戰車明明都是小菜一碟,卻打的異常艱苦,更是讓神奇女俠負傷了。第二部的神奇女俠,比首部當中,戰鬥力出現了天壤之別。
這部新片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反派行為動機不夠明確的前提下,各種橋段胡亂疊加,想一出是一出,每一出都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也正是因為這種橋段邏輯的缺失,這部電影才被不少影迷調侃為綜藝真人秀一般。很多奔跑類的真人秀確實不講什麼劇情邏輯。而作為電影出現,如果連這種基本的邏輯都不講的話,那影片一定只能在爛片當中遊走了。
其次,打鬥放水,有效的場面戲少得可憐。對於《神奇女俠》系列電影而言,真正懂行的影迷,也不會苛責它的橋段邏輯,因為大家都知道,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本身就是沒文化的代名詞,無法期許它們能夠帶來有效的故事內容。對於絕大多數的影迷而言,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爽脆即可。然而,反觀這部《神奇女俠1984》,在打鬥場面上,實在稱不上爽脆了。
一邊是打鬥場面太少,一邊是有限的打鬥場面當中,竟然沒有什麼場面戲份可言,畫面質感不足,動作設計也沒有新意。這部電影當中,雖然總片長150分鐘,但真正稱得上打鬥的片長,不足30分鐘。而真正高燃的場面,可能只有開區域性分的小神奇女俠競賽射箭的內容了。這種局面,實在尷尬。
而打鬥不足的同時,該片文戲部分,又是絮絮叨叨的。開局一個小時,沒有確立一個有效的故事推動力。這個本來可以十分鐘講清楚的事兒(大反派偷了許願石),卻被絮絮叨叨成了一個小時以上的內容,影迷不昏昏欲睡才怪。然而,當影迷覺得稍後即將打鬥了之後,真正出現的打鬥,卻都是隔靴搔癢的。故事總攻階段,神奇女俠竟然不打鬥了,而是和大反派聊天了,滑天下之大稽。
第三點放水,這部電影的故事核心太差,流於說教。《神奇女俠1984》比以往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有一點好處,知道無論是不是爆米花電影,都得追求一點故事內涵了。然而,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已經在故事核心上沒文化習慣了,略有追求內涵的心思,呈現出來的作品,就更顯得沒文化了。這是典型的溪水旁邊捧著胸脯子裝疼痛。
整部電影,囉裡囉嗦,實際上只是想證明“克己復禮”四個字。這四個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常識,估計上過中學的孩子都明晰的很。但到了這部好萊塢電影當中,絮絮叨叨了兩個多小時,故事無法自圓其說,最終不得不按著寫作文最後寫中心思想的方式,讓女主角跟大反派對話,絮叨出來。這種創作,更像是生拉硬拽了。還不如大大方方承認自己沒文化,直接製作爆米花電影來得實在。
第四點放水,神奇女俠的大翅膀新裝備,真的太醜了。首部當中,神奇女俠開掛之後,霸氣的紅色裝備,獲得了影迷的讚譽。而在第二部作品當中,神奇女俠在故事總攻階段,為了戰勝女反派,竟然穿了新的大翅膀裝備。這個大翅膀裝備在大螢幕當中,粗糙過度,而且缺少基本的美感。憑藉顏值取勝的神奇女俠,竟然在裝備上突然掉隊了,這也是讓影迷詫異的地方。
綜上,《神奇女俠1984》屬於典型的好萊塢式的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