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唯一的電影評價平臺,豆瓣一直以客觀公正而受影迷信賴,是最受網友重視的電影口碑指南針。
影評人評價點映口碑,豆瓣評分是最重要的口碑指標;
觀眾花錢買電影票,第一時間參考豆瓣評分;
網站機構評價佳片經典,豆瓣評分亦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
以上都是豆瓣曾經的輝煌。
然而這幾年豆瓣評價體系備受網友質疑,不少業內人士也曾公開發聲,質疑評分之不公,比如《尋找羅麥》的導演王超就曾怒斥豆瓣評分不公正,說該網站充斥偽文青,評分就是個笑話。
《流浪地球》《攀登者》上映的時候也遭遇過豆瓣惡評,有些人甚至追著《攀登者》罵了大半年。
很多人對此很困惑,曾經無比輝煌的豆瓣到底經歷了什麼,怎麼就變成這樣了?
道理很簡單:一個平臺只要具備了足夠的商業價值就會被利益群體盯上,比如資本方;具備了足夠的輿論導向性就會被特殊群體盯上,比如飯圈。
電影評價體系演變毫無疑問,豆瓣很早就被資本盯上了。
內地電影口碑參考體系的演變簡單粗暴,最開始是業內名人評價,尤其大導名導,但這些群體過於“利益相關”很快就被拋棄。
接著是專業影評人,影迷根據所信賴的影評人評價決定買不買票。
電影是大工業而影評人也得恰飯,所以結果可想而知,“影評人體系”維持了一段時間也out了。
這個時候,豆瓣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人們相信豆瓣,是因為豆瓣是觀眾評價。
這種評價體系最大的好處就是資本不好滲透:幾萬幾十萬的網友評價,你怎麼收買?
觀眾來自四面八方“無名無姓”,找都找不著,怎麼操作?
水軍橫行然而看似“固若金湯”的評價體系,還是被資本找到了破綻。
經過十幾年的野蠻生長,電影人發現一個規律,即一部電影只能維持三天的熱度,網友關注電影口碑的熱情也就兩三天,而這兩三天恰恰是資本可以參與甚至控制的。
於是,水軍就來了!
不少人都吐槽過一個問題,自己的賬號莫名其妙評價了某部電影:
有人甚至收到了“內部郵件”要她加群做水軍:
2017年鍾漢良baby主演的《孤芳不自賞》因拖欠水軍錢被網友罵上熱搜:
2018年,人民日報曝光水軍內幕,數量之龐大金額之高企觸目驚心,豆瓣大名赫然在榜: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證據,實錘的不能再實錘了。
估計大多數網友都有類似經驗,衝豆瓣評分買的電影票,出來後罵罵咧咧直呼上當,就說明水軍橫行,十分猖狂。
黑粉盤踞這裡分兩個部分,“黑”和“粉”,這兩點往往是一體兩面。
飯圈入侵豆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到現在基本把豆瓣打成了篩子。
前段時間王一博粉絲被曝惡意評價某部小說,只為增加豆瓣權重。
雖然都是5星好評,人家作者也受不了,希望粉絲不要汙染自己作品。
王一博粉絲做得不對,但養號的只有王一博一家嗎?
但凡混飯圈的,誰家不在豆瓣人五人六的?
只要自己家愛豆電影/電視劇上映,粉絲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5星好評,這已經是飯圈不必言說的秘密了吧。
《我們的樂隊》開播的時候,丁太升怒斥王俊凱粉絲刷豆瓣評分:
人民日報點名豆瓣涉嫌引導粉絲互撕,這些人盤踞豆瓣就是為了互撕嗎?
現在還在上映的郭敬明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豆瓣評分只有4.1:
電影之爛甚至激怒了抑鬱症患者,喊話劇組向他們道歉。
就是這種電影還有一堆人打5星好評:
點開一看,全是某家粉絲......
紙裡總是包不住火的,有些粉絲直接承認故意打5星,但原因是為了“中和”黑粉的1星差評!
黑粉容易理解,現在飯圈互撕太嚴重,一家粉絲同時有五六個對家很正常,他們給自己愛豆作品打高分,自然會給對家打低分。
其他群體除了飯圈、水軍,還有其他群體也入侵了豆瓣,試圖佔領輿論高低,是誰我不多說,上圖您自己看:
這些人對影視劇口碑評價的影響甚至超過了飯圈。
這就是豆瓣的“悲慘”現狀,亂象叢生,胡作非為,這種情況下它的評分還有什麼公正性可言呢?